外賣破壁人

前段時間蠔腩和李斌見面,他說我們公司一向很會省錢,今年要更省一點,當時只當他講笑話。
前幾天,他突然在午飯時間跑到劉強東辦公室,問人家搞外賣是不是認真的。京東外賣是兩天後的411日早上8點宣佈百億補貼的,每天都給使用者發券,覆蓋京東外賣平臺所有餐飲門店。
萬萬沒想到,第一個提前“零元購”的是李斌。話都說到這兒了,那就留下來一起嚐嚐京東外賣吧。
吃完外賣,李斌還順手賣給東哥一輛ET9,在東哥開心的笑聲裡,賓主盡歡。蔚來的員工們,知道你們老闆為啥能把企業數次從生死線上拉回來嗎?看看他把股東哄得這麼開心,能力之外的資本絕不等於零。
京東外賣是31日上線的,三個星期後,日均單量就突破了一百萬單。前天和京東CEO許冉聊了聊,她說下週的日均單量估計能到

500萬。

說實話,這個資料有點嚇人了。最近京東宣佈百億補貼外賣使用者,拼多多宣佈千億補貼工廠,說起拼刺刀,O2O行業在電商行業面前還真是弟弟。
1
20168月,王興預測說,外賣戰爭將在半年到一年內結束。那時美團點評剛剛合併,百度遭遇魏則西事件導致無心戀戰,小小餓了麼已經不足為懼了。經歷過燒錢、補貼和價格戰的王興認為,一個市場只要有一定網路效應,無論強弱,經過長時間競爭和整合,將會逐漸形成7:2:1的格局。
2018年,餓了麼併入口碑,外賣市場上只剩下了兩個玩家。當時很多媒體的標題是:
外賣戰爭結束了。
到了今天,美團和餓了麼的市佔率大概是73
這和王興當年的預測基本一致。對於這個局面,大家也都習慣了。消費者反正已經沒得選,投資人更是誇張,說美團完全可以做到91的市場佔有率。但怕被說壟斷,有意抑制了市場份額。
都已經這樣了,劉強東還是義無反顧地帶著京東殺進來了。很多人說沒必要,也沒機會了,蠔腩倒是覺得,如果大家足夠了解劉強東,就會發現他的思維模式一直沒有變過。
就是在大家認為外賣戰爭已經結束的2018年,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有個演講。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用現成的物流而要搞自建物流時,他說過這麼一段話——如果你發現一個行業太亂、太糟糕,那就是巨大的機會:
一定要進去。
前天許冉告訴我,中國有六億人吃外賣,但大家普遍反應行業還存在很多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存在隱患、對商家的抽傭太高,行業不是一個很健康的狀態。
《孫子兵法·形篇》裡面開篇就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意思是會打仗的人都是先保證自己不敗,然後等待敵人犯錯。
是有人犯錯了嗎?
2
去年,美團披露過一次拼好飯日均單量接近500萬單。作為2020年開始試點的新業務,拼好飯用了兩年多達到了這個單量。
這在當時佔美團外賣日均單量的10%,內部希望將其佔比提升至20%。美團當時選擇這麼做的原因是外賣市場的天花板已經很明顯了,而且因為大家都精打細算的原因,點便宜外賣的使用者也在變多。
年輕人們選擇拼好飯,原因他們心知肚明,就是便宜。大家甚至在社交平臺上玩梗,把拼好飯和自己窮抽象聯絡。蠔腩見過最一見血的評論是:
鍋裡是堂食,鍋邊是外賣,地上的是拼好飯。
如果按照美團的模型,那麼京東外賣是絕對沒有機會的。因為京東只和有實體店面能堂食的商戶合作,強調自己做的是品質外賣。
為了強化品質這個點,他們直接接入各個省市的監管部門的餐飲業資料庫,對入駐商戶的稽核較為苛刻,成功率只有四成。而且還會透過照片驗真、影片巡查、人工複核等多種方式再進行稽核,如果商家願意直播後廚,還會給流量加成。
再加上0佣金”政策,短短一個多月,京東外賣已經在142座城市吸引了45萬家餐廳入駐。
這還不是最狠的。
31日上線時起,劉強東就說全職騎手的五險一金連同個人部分,京東全給交,即便是兼職騎手也給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
這和有編制也差不多了吧事情都是好事情,可京東外賣靠什麼賺錢呢?
3
昨天早上,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社交媒體上說,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家,阿里、滴滴、位元組不是都做過,滴滴目前在海外也還在做呢。在他的發言裡,還出現了八個字:
狗急跳牆、圍魏救趙。
在和許冉聊的時候,記者們反覆問想怎麼打贏對手,許冉都溫柔且堅定的說,我們做好自己。昨天劉強東也和下屬說,要是有空就趕緊去加入“小哥應急小組”,看看有沒有外賣或者快遞兄弟在大風中遇到困難的!或者去參與出口受阻企業的採購小組工作,儘快給他們提供幫助。
他還勸下屬,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
蠔腩理解王莆中,一個看似格局已定的市場,被人這麼容易撕開一個口子,實在是太氣人了。迫切希望把京東趕出這個賽道,求戰心態躍然指下。
《孫子兵法·形篇》裡面說,不要莽撞地走向戰場然後希望獲得僥倖的勝利。外賣市場很大,你忍一下,完全容得下多個玩家的。
許冉說京東進入外賣賽道是很嚴肅的,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這個我信,你就說食品安全、降低佣金、補貼使用者、騎手保障這幾個點,哪些不是天下苦秦久矣?是不是輿論三番五次熱烈討論?
蠔腩覺得,美團千萬不要小看京東這次進軍外賣賽道。劉強東很早就說過,在使用者體驗、成本或者效率三者之中,至少做到一點,同時另外兩點又沒有減損,基本上就能成功。
但這不足以讓京東外賣取得現在的成績。使用者需要拼好飯的價格,但是鄙視拼好飯的品質,現在有人站出來說:
我讓你用拼好飯的價格吃上堂食的品質。
這聽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很多媒體在問京東外賣倡導品質,還要降低佣金提高騎手保障,盈利怎麼平衡?
劉強東是人大社會學系畢業的,這種專業的人善於做宏觀思考,許冉是財務出身,善於計算,這種配置在戰鬥中是有點嚇人的。戰爭不是打打殺殺,戰爭是精密計算。
2023年京東的京喜業務,劉強東親自帶隊做了第一個產品:
襪子。
二三十個人買了一大堆襪子放在京東大樓裡一間辦公室,悶著頭拆了一個月,為的就是算原料成本、物流成本、工藝成本等等。
劉強東說你們算的不對,計算的基礎是人,工序上的人,產線上的人,每個人的工資均攤在襪子上是多少?為了算清楚,他讓團隊去了浙江諸暨一家老襪子廠,廠長說我做了20年襪子,成本最佳化到極致了。
劉強東透過影片仔細看了所有環節後說,還是有機會最佳化的。配送單上的字小一些,一單省三分;貼面單動作拆成三步,配一個撐口機,工人打包效率可以提升一倍;生產線末端加張桌子,工人不用搬到別處打包,可以省幾分錢。
諸暨每年生產250億雙襪子,都按劉強東這麼摳,每雙成本最佳化3毛,一年摳出:

75億。

這樣的例子很多,京東在電商領域反覆試驗過品質和低價完全可以並行。而且京東做事非常有耐心,他們會等待集約效應那個爆發點。
看下來,商業上其實沒有什麼牢不可破,不可戰勝,關鍵問題是看出發點和公司格局。還有,非常精細的計算能力。
雙方的計算能力看起來都不弱,但劉強東還有一個王興沒有的重要履歷:

他是真的開過飯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