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羅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要點如下:
一、去年工作回顧
1、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
2、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
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
4、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
6、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畝產提升10.1斤
7、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
8、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2.7%,優良天數比例上升至87.2%
9、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7%
10、製造業投資增長9.2%
二、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1、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2、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
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
4、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5、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6、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
7、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三、今年工作任務
1、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2、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3、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4、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5、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
6、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7、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8、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空間格局
9、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10、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近日,艾可薩科技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成都科創投獨家投資。資金將用於宇航級儲存技術研發中心落地和智慧工廠建設。公司計劃2025年完成28nm工藝宇航級SSD控制器晶片流片,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未來,艾可薩科技將加速拓展國際市場,推動商業航天儲存技術革新,助力航天產業發展。
艾可薩科技是一家專注於航天器資料儲存系統研發的高科技企業,成立於2018年,總部位於成都。公司致力於解決航天儲存領域的技術難題,已構建從宇航級SSD控制器晶片、儲存模組到星載儲存系統的全棧技術體系。其核心產品包括基於65nm工藝的宇航級SSD控制器晶片、星載儲存系統AS3和SpaceFS分散式空間雲架構,廣泛應用於國內重大航天任務和國際遙感衛星專案。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38所”)因涉嫌串通投標,已被暫停參與軍隊採購活動的資格。公告如下圖所示:

38所是我國國防高科技電子裝備的重要骨幹研究所之一,長期在雷達、電子對抗、通訊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曾被譽為中國軍工電子國家隊。

沃達豐與AST SpaceMobile簽署協議,建立合資歐洲衛星服務公司SatCo,旨在為歐洲行動網路運營商提供100%地理覆蓋的天基蜂窩寬頻連線。SatCo將整合AST SpaceMobile的衛星技術和沃達豐的網路管理能力,透過地面站網路為歐洲提供回程服務,支援數字主權。2025年1月,沃達豐在無移動覆蓋區域完成首次天基移動視訊通話,計劃於2025至2026年在歐洲商用該技術。此外,雙方與馬拉加大學合作,將於2025年夏季在馬拉加開設研究和驗證中心,開發綜合低軌衛星和陸地移動寬頻服務。AST SpaceMobile也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設立製造和辦公空間,以增強服務能力。

2025年3月5日,Lynk Global與葡萄牙電信運營商MEO合作,在葡萄牙成功演示了手機直連衛星(D2D)技術。此次測試在亞速爾群島的偏遠地區進行,利用MEO的移動頻率連線Lynk的低地球軌道(LEO)衛星,實現了使用普通手機進行緊急廣播、訊息傳遞和語音通話。Lynk的衛星技術如同“太空蜂窩塔”,在傳統通訊受損時提供可靠連線。Lynk首席商務官Daniel Dooley表示,該技術適用於全球任何地方,包括偏遠島嶼。MEO首席技術官José Pedro Nascimento強調,透過部署D2D技術,MEO能夠連線傳統網路覆蓋不足的農村、山區和沿海地區,確保客戶在任何地點都能不間斷通訊。此次合作標誌著MEO在電信創新領域的突破,也推動了Lynk實現全球無處不在的通訊覆蓋目標。

Iridium與Gatehouse Satcom合作推進Iridium NTN Direct服務,旨在透過3GPP標準提供全球覆蓋的衛星直接到裝置(D2D)和窄帶物聯網(NB-IoT)服務。Gatehouse Satcom將為該服務提供關鍵的NodeB元件,支援資料傳輸、調製、編碼等功能。Iridium NTN Direct結合了Iridium的全球LEO衛星星座與3GPP標準物聯網功能,可為偏遠地區裝置(如北極感測器、泵站等)及未來消費裝置提供資料傳輸服務。目前,專案進展順利,預計2026年推出。Iridium的66顆衛星將升級軟體以支援NB-IoT功能,同時保留傳統通訊服務。此次合作將推動衛星行業向標準化NTN物聯網解決方案發展,為全球使用者提供更廣泛的衛星技術應用。

Esper Satellites是一家開發高光譜成像衛星的公司,專注於探測地球礦物資源。2025年3月,該公司完成500萬澳元(約合31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領投方為Hejaz Financial Services和Paspalis Capital。資金將用於擴充套件地面和軌道業務,並推動“四葉草”星座發射計劃。Esper計劃2025年6月發射下一代原型衛星“Over the Rainbow-2”,並在2026年2月發射“四葉草”星座的前兩顆衛星。此外,公司還在達爾文開設新辦公室,以更好地服務礦業客戶。儘管其首顆衛星“Over the Rainbow-1”失聯,但Esper已簽訂價值3100萬美元的合同,並透過合作衛星履行。未來,其衛星將提供更高質量的短波紅外影像,每平方公里成本低於2美元,助力高效、環保的礦產勘探。

2025 全國兩會於今日拉開帷幕,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兼 CEO、金山軟體董事長雷軍公佈了他的 2025 兩會建議:
-
關於加快推進自動駕駛量產的建議
-
關於發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建議
-
關於加快推進人工智慧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
關於最佳化新能源汽車號牌設計的建議
-
關於加強「AI 換臉擬聲」違法侵權重災區治理的建議
雷軍建議,力爭 2025 年建立跨區域、跨省份、一體化的便捷互認機制;力爭 2026 年可支援高速快速路自動駕駛、城市自動駕駛等功能的量產應用;2027 年內初步建成人工智慧終端標準體系,2030 年率先形成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終端標準體系。
在新能源汽車號牌設計方面,雷軍建議在新能源汽車號牌功能設計上進行智慧化嘗試,將車輛交通訊息卡功能內建到號牌中,外觀增加二維碼資訊查詢功能,方便交通管理和應急事項處置。
此外,雷軍表示綠色的號牌與車體顏色的相容性較差,不利於產品外觀設計實現更高突破,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啟動新能源汽車號牌式樣的調研論證,公開徵求意見建議。
宇樹科技王興興釋出了一段宇樹 G1 機器人「720 度迴旋踢」的抗干擾演示影片。在影片中,機器人成功完成了連續武打動作並保持平衡,目前該影片已在 B 站破 300 萬播放量。
這已經是宇樹第二次釋出機器人「秀中國功夫」的影片,而且此次展示的不僅是機器人可以輕鬆自如地實現功夫動作,還能在外界有干擾時做出靈活應對。

宇樹 G1 人形機器人於 2024 年 5 月釋出,定價 9.9 萬元起,官方描述為「人形智慧體、AI 化身」。該機器人體重約 35kg、身高約 127cm,擁有 23~43 個關節電機,關節最大扭矩 120N・m;支援模仿 & 強化學習驅動,「在 AI 加速下的機器人技術,每天都在升級進化」。
據路透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週二透露,字節跳動在本週啟動了針對美國員工的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估值超過了六個月前的水平。
知情人士稱,字節跳動對其美國員工表示,將以每股 189.90 美元的價格回購股票,比一年前的 171 美元回購價上漲 11%,也高於六個月前的 181 美元。
按照最新股票回購價計算,字節跳動的估值將增至大約 3150 億美元,顯示出這家全球最有價值的未上市公司之一正從 2023 年的估值下滑中恢復。
據外媒報道,在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亞馬遜通用人工智慧領域的副總裁 Vishal Sharma 發表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見解。他明確表示,亞馬遜的各個業務部門幾乎無一不受 AI 技術的深遠影響。
Sharma 透露,亞馬遜目前擁有大約 75 萬臺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在倉庫中從事揀貨等多項任務。而 Alexa 則是目前全球最廣泛應用的家庭 AI 產品之一。他強調,亞馬遜的各個業務都已經與生成性 AI 緊密結合。
亞馬遜還與 AI 初創公司 Anthropic 展開了密切合作。這家初創公司獲得了亞馬遜 80 億美元的投資。雙方正攜手基於 Trainium 2 晶片構建大型 AI 計算叢集。與此同時,馬斯克旗下的 xAI 也推出了名為 Grok 3 的新產品,並在孟菲斯建立了一個擁有約 20 萬塊 GPU 的超大資料中心進行訓練。
>End
>>>
太空與網路綜合轉載。來源:參考訊息、光明網、國際火箭發射、國際航天愛好者、微視航天。
支援保護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