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徐魯青
編輯 | 黃月
《更遠之地》

美國作家喬納森·弗蘭岑,以抨擊現代傳媒、書寫普通民眾著稱。在《更遠之地》中,他走出家門,與世界建立真實的關係,前往地中海,去往中國,採訪狩獵與偷獵者,投身鳥類保護行動。這本書收錄了弗蘭岑所撰寫的演講文稿、紀實特稿、書評等文章,涉及閱讀與創作、環境保護、社交媒體成癮與濫用等議題。
“我曾經喜歡理論,我專門挑世上的毛病。最終,我明白痛苦是一回事,讓餘生變得激憤、不快是另一回事,於是我做出一個清醒的決定:我個人是無力拯救地球的,我想要全心全意去做我愛做的事情。”對於弗蘭岑來說,最重要的是真實,是愛,確信自己堅信的,然後去捍衛,確信自己不滿的,然後去反駁。這本文集呈現了一個態度鮮明、滿懷熱愛的人如何介入世界、參與世界。
《803》

《803》是旅美作家胡凌雲的長篇小說,講述了貴州三線工廠的衰敗與上世紀80年代的歷史全景。小說的起點是基地“803”,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代號,代表了父母為之奉獻一生的工作單位,也是主人公船長的故鄉。803不僅是他的出生地,更是他心中永遠無法迴歸的世界。
胡凌雲出生於西南山區的三線雙職工家庭,如今,他生活在大西洋西岸,致力於藥物研發,並主持“掘火網”。儘管小說以“803”為起點,小說的主題是“我”對世界的探索——探索基地,想象世界,離開基地,遊歷世界,回憶基地,尋找逝去的故鄉。“他不確定自己是在探險,還是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家園。”
《時間停止了:父親的戰爭及其遺存》

《時間停止了》是阿里亞娜·諾伊曼的家庭回憶錄,講述了她對父親漢斯神秘過往的探索。阿里亞娜從小就察覺到,父親身上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與他的過去密切相關。儘管她努力揭開謎團,漢斯始終避而不談。幾十年後,阿里亞娜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了一盒舊檔案,漸漸揭開了父親不願回首的家族往事。
這本家庭回憶錄如同一個偵探故事,跨越了近九十年,涉及大洋兩岸的家族歷史,作者刻畫了每個親人的形象,重構了父親在大屠殺中的生活,不僅呈現了猶太家庭在納粹時期的倖存故事,還深入探討了回憶、身份與紀念的主題。
《共同體的基礎理論》

《共同體的基礎理論》是日本著名經濟史學家大塚久雄的作品,最初作為東京大學經濟史課程講義寫成。書中,作者主要基於韋伯與馬克思的理論,梳理並整合了各種共同體學說。大塚透過對共同體問題的探討,試圖為理解資本主義提供理論基礎——資本主義的誕生與發展過程,包含了“共同體的解體”這一重要環節。
大塚久雄是二十世紀日本最傑出的社會科學學者之一,他的學術方法深受韋伯社會學影響,並與馬克思的學說相結合,形成了“大塚史學”體系,與丸山真男的“丸山政治學”並列為戰後日本的代表性學說之一。《共同體的基礎理論》作為其代表作,影響了日本戰後思想的發展。
《什麼是情感史》

儘管歷史學家很早就開始探討歷史人物的感受,但直到最近二十年,他們才找到系統化處理這一話題的方式,即情感史的研究。比如歷史學家伊彥·普蘭普爾透過分析蘇俄士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情感變化,指出某些情感詞彙在檔案中消失並不意味著該情感的消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士兵的恐懼情感被官方記錄下來,為十月革命提供了合法性;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恐懼一詞幾乎未見於官方檔案,但普蘭普爾在醫療記錄中發現大量患病士兵的恐懼情感依然存在,只是未被正式記錄。
情感表達是理解社會權力運作的關鍵,也帶來更多反思。本書介紹了情感史的緣起、理論、方法,不僅說明了情感史的基本研究物件和流派,還討論了情感史與神經醫學、心理學、文學等學科的交叉和應用。
《為動物而戰》

《夢遊者:西方宇宙觀念的變遷》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徐魯青,編輯:黃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