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QS2025大學學科排名更新,
我們也針對藝術設計/建築與建造環境兩大學科分別進行了剖析:
然而還有一個學科排名很容易被藝術生忽略,
它就是從2023年才開始釋出的 藝術史學科排名。
不同於已經連續釋出十年的藝術設計與建築排名,QS藝術史學科排名2023年才第一次正式釋出,參選院校還在慢慢擴充!
2023年的榜單中,僅有20所院校參選;2024年擴充到41所;今年又擴充到了50所!
但也正因如此,很多院校的排名相比去年發生了很大程度的位次變化:
雖然位次變化顯著,但與2024、2023年的名單相比,我們還是可以總結出以下幾條特點:
藝術史專業真是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曾經,該專業一度被認為是“有錢人才敢學的專業”、“最不好找工作的天坑專業之一”;
然而隨著後疫情時期經濟進入存量時代,大家都開始意識到“進體制”的重要性,
而藝術史專業便是一張幫藝術生進入體制內的“通行證”。
藝術史專業,雖然會讓人自然而然聯想到“藝術演變的歷史”,但單純將其拆解為“藝術”和“歷史”兩種概念,不免過於簡單與籠統。
真正的藝術史專業,研究物件既可以是藝術品、藝術物件,也可以是藝術的型別、風格;
亦或是藝術作品在當時、當地的藝術觀和世界觀下的文化意義或藝術家的創作過程。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史的研究主題還包含了從藝術和歷史延伸而來的各種相關議題,
因此可以說這是一門於不斷變動的歷史範疇中研究、理解人類“視覺文化產物”以及自省的學科。
另外,藝術史專業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通常和建築、歷史、地理、考古等學科的聯絡十分緊密,這就意味著該課程可以有不同的分支方向和分類方法:
史前藝術、古典藝術、中世紀藝術、文藝復興時期藝術、近現代藝術、現當代藝術等;
東亞/東南亞藝術史、歐洲藝術史、中東藝術史、撒哈拉以南非洲藝術史、北美-印第安藝術史、南美-加勒比藝術史等。
也正因為藝術史專業涉獵領域眾多,畢業生的跨界思維和整體藝術素養都偏高,因此,
該專業既是藝術考研的重點專業方向,也是事業單位/公務員崗位招收人數最多的藝術專業之一。
皇藝不僅多年穩居“QS藝術設計學科排名”Top1,連藝術史也完成了連冠,
然而皇藝並沒有一個叫做“History of Art”的專業,而是將其拆解成了多個專業,包括:
其中,V&A設計史專業是皇藝與英國最大的藝術設計博物館——V&A博物館的合作專案。
作為一座擁有超過280萬件永久收藏品的藝術收藏館,V&A附屬的設計學院於1837年獨立成為藝術院校,而它便是皇家藝術學院 (RCA) 的前身。
因此,RCA與V&A的合作也十分緊密,特別是在設計史領域共同開辦的研究生課程,提供從15世紀到當代的設計史研究,橫跨紡織品、建築、工藝、攝影等多個方向。
免費領取
A-Level藝術史考綱解讀
本科藝術史必讀書單推薦
作為美國藤校之一,哥倫比亞大學在藝術史領域的造詣在全美範圍首屈一指。
雖然今年哥大的排名在榜單中嚴重受挫,但鑑於2023/2024兩年都穩居Top3,因此其實力依然不可小覷。
該校藝術史專業的研究從史前至19世紀的藝術,旨在幫助打算攻讀博士、及想進入博物館或其他藝術相關組織工作的學生做好科研或職業規劃。
該課程圍繞 2 個主軸構建:課程作業和碩士論文,期間會穿插研究方法座談會、藝術史實踐座談會等學習形式,
由於哥大在藝術史領域的極高聲譽,很多應屆畢業生都在弗裡克收藏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溫哥華美術館等地單位,獲得了全職策展、研究、開發和展覽管理職位。
除了藝術史專業外,哥大還開設有“現當代藝術批判與策展研究(MODA)”專業,
該專業成立於1997年,為有抱負的策展人提供了廣泛的藝術史和批判理論知識,並且引入了更廣泛的當代藝術和策展領域研究相結合的案例學習。
同時,受益於哥大的地緣優勢,學生也可以在紐約全年無數展覽中認識更多的藝術商業資源,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積累人脈。
牛津大學藝術史專業的全稱為“Msc History of Art and Visual Culture”,即 藝術史與視覺文化,
顧名思義,它不同於其他院校的藝術史專業,而是著重從文化和社會層面上擴充套件研究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的視覺風格及其美學知識與思想。
牛津大學的藝術史專業課程並不算緊張,每週大概有兩次大課講座,以及一次導師的輔導課程。
由於參觀展覽及歷史建築本身也是課程的一部分,所以導師經常是在實際的藝術作品面前講課,
而學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中查閱史料,完成論文寫作。
除此之外,牛津還開設了大量的選修課程:從羅馬帝國藝術,到中世紀哥特藝術;從法國視覺藝術,到東亞視覺文化,包羅永珍。
唯一的問題在於,牛津藝術史專業每年僅招收約16名學生,怎樣突出重圍、拿到offer,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