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 張歡歡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及國家生育政策的放開,懷孕的產婦數量可能會增加,有些孕婦在妊娠晚期仰臥位時可能會出現頭暈、心慌、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那麼此時孕婦發生了什麼情況呢?
一、什麼是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是指妊娠晚期孕婦處於仰臥位時,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迴心血量不足,孕婦表現出頭暈、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胸悶、面色蒼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壓下降,此時孕婦轉變體位為側臥位後,上述症狀即減輕或消失的一組臨床綜合徵。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體位性低血壓,嚴重的仰臥位低血壓可導致母體缺血、缺氧,繼而引發胎兒缺氧和酸中毒,嚴重威脅母體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有研究指出,我國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發生率約30%。
二、引起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原因
人體的血壓高低,與心臟排出血量、迴圈血容量、外周血管阻力、血液粘稠度、血管彈性等因素有關。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常見於妊娠晚期孕婦,偶見於腹腔巨大卵巢腫瘤患者,一般認為主要與體位有關,隨著妊娠孕周的增加,胎兒也在不斷增大,孕婦處於仰臥姿勢時,增大的妊娠子宮可壓迫下腔靜脈,使下腔及盆腔內靜脈迴流受影響,迴心血量減少,右心房壓下降、心搏出量隨之減少,從而引起血壓下降出現休克的一系列表現。臨床發現多胎妊娠、羊水過多症等子宮異常增大的孕婦更易患本徵,也提示其發生與下腔靜脈受壓有關。
在妊娠晚期,橫膈也會因子宮增大而受到壓迫,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心跳減慢,心臟血管擴張,同樣引發血壓下降。因子宮在妊娠晚期的供血量非常大,可能會達全身血容量的16%,故也可能會導致流回心臟的血量減少,繼而出現血壓下降情況。

有人認為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發生還與精神、神經性因素以及神經叢受刺激有關。研究指出,同為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在局麻下施行手術的患者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發病率約為2%,而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術的患者則高達20%,分析其原因,發現硬膜外麻醉能阻斷交感神經節前纖維,使麻醉平面以內的血管發生擴張,血液淤滯,從而減少迴心血量和心排出量,成為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也說明神經反射也能影響心臟功能和血壓變化。孕婦在妊娠晚期的神經調節心血管功能紊亂,故可能會出現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
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表現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症狀表現為妊娠晚期孕婦處於仰臥位數分鐘後,部分孕晚期孕婦即出現休克症狀。表現頭暈、胸悶、噁心、嘔吐,檢查可發現患者頻頻打哈欠、全身出冷汗、脈搏加快、血壓下降,收縮壓下降,隨血壓下降胎兒也受影響,表現胎心率加快,胎動增強,繼而胎心率慢,胎動減弱,出現急性胎兒宮內窘迫表現。如長時間仰臥位,下腔靜脈受壓過久,還能使下腔靜脈壓升高,絨毛間腔內壓力也升高,經動物實驗證明,可因此引起胎盤早期剝離及出血,最終嚴重的孕婦可能會威脅母嬰安全。

四、可能的處理措施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處理措施包括變換體位、調整飲食、補液及其它等。
變換體位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患者平時要變換體位,晚上睡覺時儘量不要採取仰臥位,可以選擇左側臥位或者是右側臥位,透過變換體位有利於血液的流通,從而使血液的迴流量逐漸增加,緩解低血壓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妊娠晚期有此徵發生的孕婦,在椎管內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時,手術時應使產婦向左側傾斜10度~15度或右臀部墊高,以便能夠解決巨大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恢復正常的迴心血量,避免仰臥位低血壓的發生。
調整飲食
發生過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患者還要及時調整自身的飲食結構,可以多攝入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維生素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比如魚肉、瘦肉、牛奶等,每天還要適當增加飲水量以及鈉鹽的攝入,可以改善低血壓引起的不適症狀。
補液
因上肢靜脈輸液不受下腔靜脈壓迫的影響,液體可直接經上腔靜脈迴心而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有研究發現,在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中上肢靜脈快速輸液能夠降低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發生率,說明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中上肢靜脈快速輸液確有預防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的作用。
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壓力襪使用、腹帶包紮等。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