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快科技
微軟資深工程師雷蒙德·陳(Raymond Chen)在其部落格《The Old New Thing》中解釋了Windows系統中一個有趣的現象:
為什麼Windows偶爾會在“設定”的“系統”“關於”頁面中顯示兩次處理器速度,且數值略有不同,就比如下圖這樣。

雷蒙德·陳指出,上圖實際上顯示的是兩段資訊,其中處理器品牌字串來自“不可靠”的CPUID函式程式碼0x80000002至0x80000004。
其中包含處理器廠商設定的固定顯示內容,例如“Intel(R) Core(TM) i7-4790 CPU @ 3.60GHz”,這個字串中的速度值是廠商設定的基準速度或加速速度,是一個靜態值,不會改變。
而Windows系統顯示的第二個速度值(如3.71GHz)則是系統對處理器當前執行速度的估算值。

其表示,Windows系統並不即時監測CPU的真實速度,而是透過估算來顯示一個大致的頻率值,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有些硬體在任務管理器中顯示的規格與實際不符的原因。
他提到,如果系統顯示的速度高於處理器的基準速度,可能是因為該裝置進行了超頻,例如,文中提到的3.71GHz比3.60GHz高出約3%,這表明該系統可能進行了超頻。
網友表示:
“所以這就是你軟體跑小核不跑大核的理由?”
“不是吧。CPU微核有監控程式啊,監控程式把數值存到記憶體特定位置,BIOS讀取即時資料,與標準值做對比,決定是否採取保護機制(包括指示電源晶片限制電壓等)。監控程式儲存即時資料的這個記憶體位置,WINDOWS是可以訪問的,WINDOWS的動態數值來自於這裡。”
“windows本普遍續航不行的根本原因。眼盲,瞎排程。”
想要學習Linux系統的讀者可以點選"閱讀原文"按鈕來了解書籍《Linux就該這麼學》,同時也非常適合專業的運維人員閱讀,成為輔助您工作的高價值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