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3891字,預計閱讀需7分鐘。
1
廣佛依舊同沉
繼去年廣佛同城演變成廣佛同沉後,今年一季度,兩座城市的增速在萬億城市中依舊墊底。
先覆盤一下去年。
從一季度到全年,廣州的GDP增速在頭部經濟十強城市中,均墊底。
與廣州緊密相連的佛山,則在萬億GDP城市中墊底了一年。
2024年一季度GDP為2872.65億元,同比增長1.1%。位居26個萬億GDP城市倒數第一。
2024年上半年佛山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122.89億元,同比增長1.7%。無論較去年上半年的增量,還是實際增速,還是名義增速,在26個萬億GDP城市中均墊底。
2024年前三季度,佛山GDP增速1.6%,同樣如此。
2024全年,隨著唐山的晉級,萬億GDP城市數量增加至27個。佛山全年GDP規模13361.9億元,增量38.13億元,增速1.3%。
無論增量、實際增速還是名義增速,在27個萬億GDP城市中,依舊墊底。
而且,全年排名被濟南、合肥超越,佛山下滑至全國第20位。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各城市統計局
今年一季度,廣州GDP實際增速3%,位居27個萬億城市倒數第二。佛山則以2.3%的實際增速,繼續倒數第一。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各城市統計局
廣州依舊是工業,尤其是汽車工業的問題。
而佛山,出口仍在大幅跳水,儘管降幅比去年縮窄了不少。
2
廣州,深受汽車產業調整影響
關於廣州,在上週寫GDP十強城市時就已分析。
汽車工業調整,讓廣州去年水逆了一年。
2024年一季度,廣州GDP增速3.6%,位居十強城市倒數第一。
2024上半年,廣州GDP增速2.5%,增速在十強城市中倒數第一。
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2%,增量只有380.11億元,增量增速在十強陣容中均倒數第一。
2024全年,仍沒有擺脫。GDP增速2.1%,增量308.94億元,在十強城市中,仍是倒數第一。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各城市統計局
廣州的水逆,是工業失速的結果。
從廣州統計局披露的資料來看:
2024全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
上半年,廣州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就已經下降了0.8%。前三季度下降2.2%。
從趨勢可以看到,廣州的工業頹勢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在加重。
這一工業增速,在十強城市中,同樣位居倒數第一,且是唯一一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負增長的城市。
廣州工業增加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車產業下滑之故。
從工業總產值角度來看,廣州的汽車工業佔其工業總產值25.3%,是廣州的當家產業。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廣州市統計局
而這個當家產業,如今出現了困局。
2024上半年,汽車製造業,增加值下降16.4%。前三季度,下降速度進一步擴大:重點產業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處動能轉換深度調整期。
去年全年,仍處於動能轉換深度調整期的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8.2%
廣州汽車工業下滑,在於其生產、銷售雙殺。
回看過去幾年,廣州的汽車產量已經連續四年增長,2023年產量317.92萬輛位居全國第一。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廣州市統計局
然而,進入2024年,產量和銷量同時下滑,且丟掉了汽車第一城寶座。
根據廣州市統計局披露的資料來看,2024年廣州全年汽車產量253.98萬輛,同比下跌了20%。

來源:廣州統計局
此外,去年全年廣州的汽車製造業總產值5054.3億元,同比下跌了18.2%

來源:廣州統計局
廣州的當家企業廣汽集團,其披露的2024年年度業績公告顯示:
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淨資產下降了1.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了8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下降了221.8%;營業收入下降了17.05%。

來源:廣汽財報
進入2025年,廣州的汽車工業,跌勢依舊。廣州統計局披露的2025年資料顯示:
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9%。三大支柱產業中,仍處於動能轉換深度調整期的汽車製造業增加值下降16.5%。
一季度,規上工業零增長,在十強城市中增速墊底。一季度,廣州的汽車工業同比仍下降6.4%。
一季度,廣州汽車產量53.04萬輛,同比減少7.6%。

來源:廣州統計局
不過,好訊息是,廣州3月份單月,汽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3月份單月汽車產量24.22萬輛,同比增長了14.2%。
這份勢頭能否延續,決定了廣州的經濟能否成功走出水逆週期。
汽車工業與廣州的GDP沉浮,再次佐證了汽車改變城運的論斷。
我在分析各城市產業時,不斷強調過,所有的產業爭奪中,汽車產業最具吸引力,因為它足以改變城運。
當年一汽落戶長春,讓長春在東北到處都是直轄市的年代裡,也獲得了直轄市的頭銜。後來由於國家發展戰略調整,東北所有的直轄市都撤了。
二汽誕生於中蘇關係破裂開啟三線建設時代,落戶在大山深處的湖北十堰。十堰當時還只是一個近百戶居民的小鎮,如今七普時期擁有320.9萬人口。
因為二汽的到來,十堰與其原本所屬的鄖陽地區換了身份,1973年十堰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鄖陽地區則降級為十堰的鄖陽區。
1980年三線建設結束,十堰由於交通不便,二汽決定遷出,先是遷到了襄樊(現在的襄陽)成就了襄陽的湖北第二城的身份。1992年二汽改名東風汽車,2003年遷到武漢,成就了武漢的汽車工業,且是武漢如今的當家工業。
隨著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新興汽車工業,依舊在改變著城市命運。
深圳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城,西安也因為新能源汽車一度風光,去年的重慶和合肥,也迎來了新一輪氣運。
合肥的城運肉眼可見,最典型的指標便是人口。
而廣州,氣運則因汽車工業的式微,一點一點在流失。
不過,廣汽已經覺醒,目前正在加速轉型中,並與華為展開了深度合作。
廣汽與華為聯合成立的華望公司已經成立。
華望汽車的核心使命是打造獨立高階智慧新能源汽車品牌,定位30萬元級市場,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Y、理想L7、問界M5等競品。
華望汽車採用 “華為主導產品定義,廣汽負責生產製造” 的分工模式。華為深度參與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車控等核心技術模組;廣汽則提供製造能力、供應鏈資源及部分渠道支援。
根據規劃,華望汽車2025年計劃推出三款旗艦車型,涵蓋MPV、SUV和轎車,首款車型預計下半年上市,搭載華為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包括華為乾崑ADS 3.0智駕系統。
華為與重慶合作,改變了重慶汽車產業頹勢,並讓重慶的GDP再次超越廣州。
華為與安徽的江淮、奇瑞合作,安徽汽車出口去年超越上海位居第一,今年一季度汽車產量超越廣東位居第一。
以此看來,廣汽與華為深度合作,將成為廣州汽車工業或者說廣州氣運能否改變的關鍵。
3
佛山,出口之困
佛山是製造業強市,同時作為珠江口的城市,外向型也是其標籤之一。
佛山的外貿依賴度2022年為43.8%,排名全國第11位,相當高。因此出口一旦受困,對其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
根據廣州海關披露的資料顯示,2024年佛山進出口規模4996.5億元,同比下降16.2%。其中出口3873.9億元,同比下降了20.5%。

來源:廣州海關
今年一季度,佛山的出口跌幅依舊是兩位數。
廣州海關披露:
2025年一季度,佛山一季度進出口總值1159億元,同比下降11.7%;其中出口910.3億元,同比下降11.8%。

來源:廣州海關
工業方面:
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以下口徑相同)增加值同比下降1.9%。
細化來看,從輕重工業角度來看,重工業下滑是主要因素。2024年,佛山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3%;重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1%。輕、重工業佔全部工業比重分別為50.2%和49.8%。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企業下滑較大,小微企業增長。
2024年,佛山的大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9.3%;中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小微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1.6個百分點。
從產業角度來看,全市在產的34個大類行業中,有1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55.9%;工業增加值總量排名前十的行業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通用裝置製造業、橡膠塑膠製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分別增長20.7%、7.7%、4.4%、2.2%。
2025年一季度,佛山的工業增速依舊夠嗆。
佛山統計局披露: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以下口徑相同)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7%。
從輕重工業角度看,一季度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重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6%。輕、重工業佔全部工業比重分別為53.7%和46.3%。
從企業規模角度看,一季度大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4個百分點;中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2.5%,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8個百分點;小微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5.5%,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8個百分點。
作為一個以製造業為家底的城市,工業受困,經濟很難不失速。
而工業受困的原因,尋根究底,還是得房地產背鍋。
佛山的工業產業與房地產深度繫結。
佛山最著名的產業,就是傢俱產業。
佛山的房地產產業下跌情況如何?
2024年,佛山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941.79億元,同比下降26.3%;其中住宅投資下降27.3%。
分地區看,禪城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0.3%,南海區下降23.2%,順德區下降44.5%,三水區下降48.8%,高明區下降46.2%。
同時,2024 年,佛山全市一手住宅成交約 4.45 萬套(含別墅),同比下跌 18%,為近十年最低;二手住宅網籤共 54979 套,同比下降 6.8%。
今年一季度,佛山的房地產投資繼續下滑。
佛山統計局資料顯示:
一季度,佛山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181.80億元,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投資下降0.6%。
分地區看,禪城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0.4%,南海區增長9.7%,順德區下降18.5%,三水區下降24.2%,高明區下降17.3%。
房地產下滑如斯,與房地產深度繫結的產業,自然好受不到哪兒去。
房地產行業下行與內需不振,是佛山工業下滑的根本邏輯。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點選「推薦❤」,讓更多的人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