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你看清一個人的,不是面相,而是吃相

餐桌舉止,對映人生態度,一碗煙火氣中透視人心。
富書作者:徐子敏

來源:富小書(ID:fxsfrc)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也有吃相。”
《蔡瀾說美食:學會淺嘗二字》一書中說:
“面相可能看不準,但逃不過吃相這一‘照妖鏡’,想了解一個人,跟對方吃一頓飯,便能窺見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吃飯的樣子,就是一面真實的鏡子。
在一舉一動、一吞一咽之間,細節之處便能照出對方隱藏起來真實的樣子。

吃相,藏著一個人的教養

陳丹青說:“所謂教養,所謂禮貌,全看小事情。”
吃飯這件小事情,就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是什麼事情導致你決定跟物件分手的?”
有個高贊回答:“因為一頓飯。”
答主說,她和男友是相親認識的,兩人相處了大半年,感覺彼此很合適,便決定在假期時帶他回家見見父母,以此推進兩人的關係。
為了這次見面,女孩的父母非常用心,提前一天就開始準備食材,張羅了滿滿一桌好菜。
然而,男友在飯桌上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
飯菜剛上完,還沒等女孩的父母坐下用餐,男友就搶先動筷,迫不及待吃了起來。
嘴裡的菜還沒吃完,就開始夾其他菜,把碗堆得滿滿的。
在吃魚的時候,自顧自地用手挑刺;
在吃鴨骨頭的時候,吮得滋滋作響,最後還毫不在意打了個響亮的飽嗝。
女孩的父母見了直搖頭。
這頓飯吃完,女孩便跟他提出了分手。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需要跟你吃一頓飯,便能瞭解你父母的生活背景、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吃飯,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在一粥一飯、一碗一筷之間,猶如一扇被慢慢開啟的窗戶,從中可以窺見一個人的教養和風度。
之前聽好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他在深圳工作時,單位一個重要崗位招聘新人。
在眾多求職者裡邊,有個新人表現得很突出,985名校畢業,筆試面試成績都位居前三,很優秀。
到了最後一關,單位領導安排新人們參加面試飯局。
飯桌上,其他新人都很謙卑,唯獨只有他,高談闊論,大出風頭,像是飯局的東道主,而領導反倒像是在作陪一樣。
這讓領導非常生氣,飯後直接把他淘汰了。
理由是:“你的能力確實很出眾,但你還沒學會尊重別人,缺乏教養……”
作家張曉梅在《曉梅說禮儀》一書中,說:
“有不少在平日裡很注重舉止修養的人,一旦坐在餐桌前,便會鬆懈下來,忽略了飯桌上應有的風度和禮儀。
不經意間,他們暗藏的毛病和缺陷便會顯露無遺,讓自己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免不了觥籌交錯,少不了推杯換盞。
真正的教養,就藏在小小的餐桌上,藏在平常的一日三餐裡。

吃相,藏著一個人的性情

一直以來,中國人的餐桌,表面上吃的是飯,實際上組的是局,看的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在餐桌上的一言一行之間,不僅僅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還能夠洞察出一個人平日裡深藏不露的真性情。
比如,喜歡品嚐各種美食的人可能具有開放、包容的性情,而偏愛清淡食物的人則可能具有內斂、低調的性情。
一個急躁的人在用餐時可能會狼吞虎嚥、不顧他人,而一個沉穩的人則會慢慢品味食物、注重用餐的氛圍。
在用餐時與親友分享美食、交流感受的人可能具有熱情、友善的性情;而獨自默默用餐、不與他人交流的人則可能具有內向、孤獨的性情。
作家馬未都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兒子帶著他的朋友到家裡吃飯,吃完後,等朋友離開,父親跟兒子說:“你的這個朋友,切記不能跟他深交。”
兒子很疑惑,不懂父親為何這樣說。
父親解釋道:“剛才吃飯時,他每次夾菜都是直接把筷子插進菜裡翻上來,挑自己喜歡的,絲毫不顧及他人,這種人很自私。”
兒子覺得父親說得太嚴重了,每個人的吃飯習慣不同,犯不得這麼小題大做。
父親進一步解釋:“一個人生活窘迫,在可口飯菜面前吃相不雅可以理解。
但你這位朋友是做生意的,生活無憂,這般吃相,實際上就是很自私、很狹隘。
面對一盤菜尚且如此,倘若是在利益面前,他便會毫不猶豫將其佔有。”
兒子半信半疑,還是跟他進行生意合作,不承想最後如同他父親所料,這位朋友因利忘義,在背後“捅”了他一刀。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性情就體現在這些點滴細節上。
人吃飯的時候,往往是最放鬆的時候,這時候呈現出來的樣子,就是真實的樣子。
知名作家林清玄在《從食物看人的性格》一文中提到:
“人的選擇反映其內心的偏好,這些偏好跟人的性格和本質緊密相連。透過觀察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便可以窺見他的個性特點。”
在飯桌上的言談表現,舉手投足之間,一個人的性情在不經意間便會流露出來,折射出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
從吃相,最能看透一個人的性情。

吃相,藏著一個人的生活態度

有句話說得好:“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一碗米飯、一碟小菜,藏著生活的哲理和人間的清歡,都是通人性的東西。”
一個人如何對待一日三餐,便能看出一個人如何對待生活。
有個同事對吃得頗有講究,每天都是自己帶午餐去公司。
精緻的飯盒加上每天不同的食物搭配,讓人看了很有食慾。
每次吃飯的時候,她會先把工位收拾好,然後再開始慢慢吃,細嚼慢嚥,舉止優雅。
如果不是加班得太晚,她下班回去後還會下廚,給自己做飯吃。
我們調侃她,是不是工作不飽和,回去還有精力做飯。
她笑著說:“正是工作得很累,才需要好好做頓美味犒勞自己。”
有次,她邀請我們幾個人去她家做客,在旁邊看著她做飯都會覺得非常享受。
清洗的食材,分門別類放在乾淨的容器中。
用過的餐具,她會隨手清洗乾淨,放回原處。
無論做了多少道菜,她始終保持著乾淨利落的狀態,讓人感到很舒服。
小小的餐桌上鋪著一塊潔淨而好看的桌布,桌角上擺放著一捧鮮豔的鮮花,悠然挺立,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當飯菜上桌時,每一碗、每一筷、每一湯、每一菜都擺放得井井有條,精緻而用心。
整個屋子瀰漫著食物的香氣和生活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
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子,被她過得興致盎然。
蔡瀾在《碗淨福至》裡說:“對生命抱持敬畏之心,對食物滿懷感恩之情,方能以平和的心態,優雅從容度過人生每個階段。”
吃是小事,吃相是大事。
碗小,學問大。
就連一向不羈的著名導演北野武,也說過:
“我吃飯時都慢慢來,不趕時間,就像是身體在和靈魂進行溝通一樣。吃是一種儀式,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滋養心靈。”
人活一世,為了三餐四季忙碌。認真對待每一餐飯,好好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一碗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俗話說:“吃相即福相。”
吃相好的人,心裡時刻裝著別人。
在吃飯時落落大方,包容貼心,懂得為他人著想,照顧他人的感受。
在為人處世當中,深受他人信賴,人生路越走越寬。
很喜歡《深夜食堂》裡的一句話:“食物不僅是滋養身體的能量,更是治癒心靈的靈丹,每一口都是無盡的珍貴與溫情。”
好好吃飯的人,不僅是個可信的人,還會是個幸福的人。
點個在看,請修煉自己,做個擁有好吃相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讓人覺得有品位,有修養,有素質。
《遮蔽力》暢銷2萬冊,加印5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作者簡介:徐子敏富書作者,本文首發公眾號:富小書(ID:fxsfrc)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經授權釋出,本文排版:聞溪
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