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V姐。
今天市場不錯,4700多隻票上漲,中位數上漲2.56%,5月開門紅。
假期期間,中美貿易戰傳來緩和的資訊,中國對是否談判表示“正在評估”。
受美元貶值影響,大量外資湧入香港,港股在假期漲了一波。
今天A股開盤也維持了一天中陽線,下午都維持在3315左右高位。
我個人覺得A股今天更多受以下訊息的刺激:

明天又要小喇叭滴滴地吹了。
這次會議特地放在盤前開,9點發布。
你們說走哪個劇本?
是憋個大招,還是拉一坨大的

目前的節奏完全被人為干預,干預的力度和決心前所未有,過往經驗部分失效,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
確定的事情就是A股受增量財政政策的影響最大,其次是貿易戰,最後才是經濟基本面。
如果政策給力到不二次回踩,直接拉上去,那麼就輪到我們老韭菜目瞪口呆了,抓緊時間上倉位。
目前財報季剛過,利空出得差不多了,基本面一般的情況下,增量政策出來,最利好的是泛科技類。
看今天的行情,又到了為夢想窒息撈一筆的時候。

不過成交量沒有放大多少,目前還是低於1.5萬億,很難相信下一次主升浪的氛圍到位了。
現有場內資金還撐不起多個板塊持續大漲,所以我更傾向於是個押大小的遊戲。
撈一筆的重點是看政策,觀察場內氣氛,隨時準備跑路。
人為只許漲不許跌這事,總讓人感覺不踏實。
比較舒服的節奏肯定是5月有機會能夠調整一波,該補的補上,再來迎接降息下的上漲。
當然強政策市,更多還是隨機應變,經驗經常能避免虧損,但是不能保證賺最多。
畢竟924那波,2860和3000的缺口至今沒補,要不是特朗普發瘋,3100的缺口也補不上。
前兩天巴菲特老爺子宣佈要退休了,老頭退休講話有2點大家可以參考:
1、繼續拿著鉅額現金,而不是買入美股。
老頭子判斷美國5年內會有衰退引發的金融危機,那才是買入的時候。
巴菲特這麼多年投資,一直執行的就是買入價格要足夠低,以及不賺最後一個銅板。
不虧,或者說安全邊際比賺多少更重要。
我覺得美國不用等5年,且看川寶在任上加速折騰,搞不好這兩年的事。
老巴95了都能等,我們急啥。
2、未來50年,都不會賣出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
大家看五大商社的核心資產,主要是能源,礦產,農業,基建。

這類核心資產有啥特點呢?
越是世界大亂,逆全球化的時候,越是硬通貨。
我在4月的文章裡有講到:
順境紙幣牛,逆境黃金牛,絕境商品牛。
礦產能源農業都屬於大宗商品,老巴押注未來50年世界不好過。
你死我活的時候,只有商品是真正的剛需,且不受貨幣財政政策的影響。
我還搜了一下國內類似的公司,發現質地都不如日本這五家。
廈門象嶼算大宗產業鏈龍頭,但是淨利潤率低,缺乏對海外硬資產的控制權。
中糧也是國際定價權不足,roe低。
五礦在資源端依賴外部合作,缺乏日本公司直接的海外礦產運營能力。
所以抄巴菲特作業的話,找國內替代不太好使,最好是海外賬戶直接抄。
明天請搬好小板凳吧,坐等425局會的政策落地。
重點關注當時通稿裡說的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這是當時財政貨幣政策裡唯一不確定的增量資訊,且看有沒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