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疫情的下一步演變

文/老C 
拯救歐美國家的,不是防疫措施,不是疫苗,也不是特效藥。而真的是每個人都感染一次的,名副其實的“群體免疫”呀。
1、
最近有些朋友又陷入了新一輪的“疫情焦慮”中,這次,他們倒不是焦慮中國會爆發多少感染,而是焦慮如果全世界除了中國,人人感染一輪,消滅陰性。而只有中國,人人都沒感染過,消滅陽性。我們中國,不就永久性的閉關鎖國,自絕於世界了嗎?西方最終即將在與新冠的賽跑中勝出,中國要完呀。
這位朋友的文章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我覺得,這種擔憂是有其原因的,有些推斷也是正確的。但也不需要杞人憂天。在對抗病毒的戰爭中,全民感染一次,永遠是最懦弱最躺平的選擇,至於死100萬老弱病殘,能降低美國的養老和福利壓力,對美國好處更大,這一點難以苟同。
也不能太雙標呀。中國死一個人,就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美國死100萬人,就是死100萬老弱病殘,降低養老與福利壓力。美國人也是人呀,對美國人,大家還是要有基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死100萬不該死的人,總不是什麼好事情。
今天就簡單聊聊後面疫情的演化吧。
2、
首先,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國家,在今年3月之前全民感染一次Omicron,“消滅陰性”,確實是一個大機率事件。
我們先看看幾個國家的報告感染率(累計報告感染人數/總人口)

美英法三個國家已經超過20%,向25%大踏步前進。看上去離全民普遍感染還有點距離。然而,學界公認,疫情肆虐的西方國家,真實感染人數遠遠大於報告感染人數。
2021年10月美國CDC的估計是在美國大約四分之一的Covid-19感染被報告,即真實感染人數是報告人數的四倍。

最近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很火的 IHME(The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估算Omicron這一波疫情,美國的真實感染人數是報告人數的5-6倍(模型估算真實峰值日感染人數超過600萬人)英國也差不多是5-6倍(估算真實峰值超過100萬人)IHME的Chris Murray認為Omicron在英國應該已經感染了80-90%的人口。
按這個比例,一個國家的累計報告感染率達到25%,基本上就接近全民感染了。按照歐美國家感染人數突飛猛進的速度,到今天3月,人人感染一次Omicron,將會是一個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拯救歐美國家疫情的,不是防疫措施,不是疫苗,也不是特效藥,而真的是每個人都感染一次的,名副其實的“群體免疫”呀。
不過,徹底躺平,讓病毒每個人都感染一次,這能證明歐美國家很牛嗎?
3、
然而,其他國家,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亞洲國家情況完全不同,除了馬來西亞外,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地區)的報告感染率普遍低於5%。(馬來西亞8.5%、新加坡4.9%、泰國3.3%、越南2.1%、印尼1.5%、日本1.5%、韓國1.3%、香港0.17%、臺灣0.07%、中國大陸0.007%)。
這些國家/地區中,新加坡、日本、韓國、臺灣、香港的醫療水準和檢測力度應不低於美國。即使考慮到真實感染案例遠高於報告案例,這些國家(地區)離達到全民至少感染一次,還擁有相當漫長的距離。
加拿大感染率7%、澳大利亞6.6%、墨西哥3.3%、紐西蘭只有0.3%,這幾個國家離全民感染也很遙遠。
Omicron這一波疫情過去,全球也只有美國和歐洲能實現“消滅陰性”,人人感染一次。大部分東亞和東南亞國家,離群體免疫人人感染的距離都還有距離。不過,看日本目前的局勢,估計2022年日本全民感染也很有希望。
4、
有人說,歐美扛過了這場疫情,就是歐美大獲全勝了。
問題是,除了一些很極端的人,本來誰也沒認為歐美扛不過去呀。啥時候瘟疫能消滅一個國家了?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死了幾千萬上億人,有哪個國家沒扛過去,滅國了嗎?
當年黑死病在歐洲蔓延,據說歐洲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好像也沒因此哪個國家都滅國了。
更嚴重的瘟疫,也沒能讓一個國家亡國,更別提新冠了。
我想問問這些朋友?你們心中,啥樣才叫扛不過去疫情呢?像某遊戲一樣,全民死光光,政府崩潰,社會瓦解才算沒扛過去?沒糟糕到這個程度,就算大獲全勝了?
按這個標準,人類和瘟疫的鬥爭歷史,永遠是大獲全勝的。畢竟我們這個種族還存在,而且數量越來越多。沒有任何一次疫情,對人類這個種族的生存造成過任何威脅。
判斷各國應對疫情的能力,只有兩個標準,第一,總人口的死亡率;第二,經濟受到影響的程度。
這兩點,中國截止到今天為止,都是遙遙領先的。百萬分之三的總人口死亡率,兩年累計超過10%的經濟增長。全球沒有一個大國能與之相比。
5、
如果歐美國家,甚至全世界除中國以外,都人人感染一次,群體免疫了,中國是不是要完呢?
這裡面有幾種情形。一種是其他國家真的全民免疫了,新增感染人數也大幅縮小,疫情真的在其他國家都結束了。
那我們就正常開啟國門唄。就算外國人人都感染過新冠,痊癒之後,他們也無法傳染別人了。要是新冠痊癒之後還能傳染,那麼武漢這麼多人都感染過,早出事情了。有傳染力的,是在得病那十幾天的人。要是全都感染全都痊癒了,疫情就結束了,迴歸正常,我們也一樣迴歸正常。
第二個情形,就是其他國家疫情沒結束,每天加起來還是上百萬新增感染。只是死亡率很低,沒人在乎了。這是,我們肯定不敢開啟國門。如果西方國家都完全回覆正常,確實,表面上看我們有麻煩了。
但是,大家想一想,在全民都感染過一次之後,還反覆出現大量新增感染,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感染Omicron,包括打疫苗都根本無法構建免疫屏障。感染完之後會再次感染。發生了這種情況,要麼是出現了更強的新變種,要麼就是感染後的免疫力會快速消退,根本無法構建群體免疫屏障。
這時,在疫苗沒有免疫力,感染也沒有免疫力的前提下,西方國家真的就能完全恢復正常?就算現在死亡率低,要是出現了一個新變種呢?
如果其他國家疫情基本結束,我們應該也可以開放國門,解除隔離。要求入境者測核酸打疫苗就行了。老實說,我並不這麼樂觀。疫情沒這麼容易結束。
如果其他國家疫情沒有結束,我們就繼續動態清零等下去唄。如果Omicron真的是最後一個變種,我們到時候就每人再打一針Omicron的疫苗唄。
6、
最後聊聊群體免疫場景對醫療資源的壓力
先看看其他國家的歷史感染資料
每百萬人口死亡率大致數字如下:
西歐美國大概在 1500-2600(英國2222,美國2621) 
東歐更高,大概在 2500-4500 (保加利亞4696,波黑 4260 匈牙利 4210,捷克 3436,克羅埃西亞 3236,波蘭 2708) 
全球目前最高的是秘魯:6043
東亞國家普遍很低:韓國 123,日本 146,中國3,香港28,臺灣36
中國14億人。按照西歐美國的標準,峰值住院人數將達到60-90萬,峰值ICU住院人數達到8-15萬,累計死亡人數 200-400萬人。如果考慮到中國的醫療水準不如西方,滅活疫苗效能低於MRNA疫苗,曾經感染者的比例低很多,有可能峰值更高。
美國目前入院率低於3%(最近一週超過500萬感染住院15萬),和本輪陝西疫情的重症率差不多。
同時,亞洲國家普遍感染率遠低於歐美國家。因此導致住院人數、ICU和死亡都遠低於歐美國家。按日本的資料,中國峰值住院人數約30萬,ICU峰值人數約3萬,疫情期間累計20萬人死亡。
中國的醫療資源容量目前是醫院總病床910萬,醫院病床700萬。ICU病床有不同說法。按衛健委的說法,大概15萬左右。中金公司的估算是7萬張,但是用的是2015年的資料。(在重症領域,重症醫學科床位佔醫院床位的比例從2014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2.2%,增幅16.4%《2019年國家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安全報告》)
理論上60-90萬峰值住院人員,勉強可以應付,但8-15萬ICU住院人數,以目前的ICU容量,是完全不可能應付的。按日本的比例,峰值住院人數約30萬,ICU峰值人數約3萬,疫情期間累計2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中國的醫療資源勉強可以應付。
所以在特效藥出來前,重症和死亡率再降低一個數量級之前,全民感染,群體免疫是不可能的選項。最多放鬆到目前日本的水平,對外國人入境仍然有限制,要求核酸陰性和一定時間的自我隔離。
大家再熬熬吧。在西方國家疫情消失之前,我們還是得小心謹慎的把病毒擋在國門之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