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國債資金下達,廣州一地買房送公辦學位|財經日日評

點選按鈕▲預約直播
支援以舊換新特別國債資金下達
4月29日訊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通知,會同財政部及時向地方追加下達今年第二批81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繼續大力支援消費品以舊換新。1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向地方下達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援地方做好跨年政策銜接和資金接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4月27日24時,全國汽車以舊換新281.4萬輛,12類家電以舊換新4941.6萬臺,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3785.5萬件,家裝廚衛“煥新”4090.6萬件,電動腳踏車以舊換新超420萬臺,帶動相關消費品銷售額約7200億元,支撐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國家發展改革委)
|點評|以舊換新補貼,確實為當下促消費提供了重要動力。對於消費者來說,政策期內購物可以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價格優惠,在“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下,置換需求得到了有效釋放。目前,外部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第二批資金接續,能為消費市場及時補充火力。消費側繁榮,才能帶動企業生產投資復甦,進而以內需支撐起經濟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現行補貼政策更多激發的或還是存量置換需求,在新增需求上的刺激作用有限。同時,儘管此前補貼政策擴容,但還是限制了一定領域。未來要以政策撬動更多消費潛力、提高政策效果的可持續性,可能還需要進一步開啟補貼的規模和範圍,將更多選擇權交到消費者手中。
廣州南沙區開啟買房送公辦學位
4月29日訊息,廣州南沙區近日釋出通知,落實《南沙區關於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有關精神。通知明確指出,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自2025年1月10日(含2025年1月10日,下同)起在南沙區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且滿足擁有該房產100%份額或者和子女共同擁有該房產100%份額的;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和子女在本市無房產,但適齡兒童、少年祖父母自2025年1月10日起在南沙區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且同時滿足祖父母擁有該房產100%份額,隨祖父母同戶同住三年以上,均可實現申請入讀南沙區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區屬公辦學位。
據悉,這是當前一線城市中,首個落地買房送學位的區域。1月10日,南沙區住建局印發《南沙區關於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將研究推進“購房入學”政策等。(綜合財聯社)
|點評|買房送公辦學位,廣州南沙的新政直擊不少購房者的教育需求。此前,廣州的公辦學位分配主要以“人戶一致”優先。雖然購房新政仍有不少限制,實際統籌可能還存在傾斜,但無論如何,都為非戶籍家庭申請公辦學位打開了一扇窗。從這點出發,新政不僅能啟用樓市,也有望透過住房和教育的連線,吸引更多外來人口安居立業。
南沙開啟政策切口後,伴隨其影響釋放,可能會有更多地方跟進。從長期來看,鬆綁戶籍限制、促進人口自由流動是大勢所趨。一線城市具有較強的人口吸引力,將住房與教育資源掛鉤,更能夠在短期內啟用樓市。而要儘可能實現稀缺資源的均衡分配,恐怕還需要持續的投入,很難一步到位。
監管部門整治個人養老金“被開戶”問題
4月29日訊息,山東金融監管局近日發文稱,針對個人養老金業務中存在的“被開戶”“銷戶難”“空戶率”偏高等問題,開展專項行動,督促轄區銀行保險機構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個人養老金業務穩健發展。據悉,山東是年內首個明確發文就養老金“被開戶”開展整治的地方監管局。
此前,陝西曾有居民就個人養老金賬戶被莫名開通的問題起訴當地銀行。該居民表示,2022年期間,其所在社群曾收集近萬名居民個人資訊。2024年5月9日,其發現被工行太華北路支行批次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從2024年年報來看,儘管很多銀行沒有披露具體資料,但開戶數的增速相當可觀。(財聯社)
|點評|養老市場潛力巨大,加上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立具有唯一性,更加劇了銀行爭奪客源的激烈程度。不少銀行透過下發指標和獎懲掛鉤的辦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這種單純追求增量的粗放模式,難以避免滋生違規開戶行為,確實需要監管出面規範。除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戶”,被銀行各式營銷吸引而主動開立的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真正在使用的也是少數。
高增速的開戶數背後,居民配置個人養老金的意願其實並不強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個人養老金要等到退休後才能支取,在當下更像是一筆額外支出。加上權益投資的波動性較大,個人養老金能否取得預期收益也不好說。要提升個人養老金的吸引力,根本上還是需提升其收入屬性,擴充老百姓的“錢袋子”。
阿里開源首個混合推理模型Qwen3
4月29日凌晨,阿里巴巴宣佈開源新一代通義千問模型Qwen3(簡稱千問3),包含兩款引數規模分別為30B和235B的混合專家(MoE)模型,以及大小從0.6B到32B的六款密集模型。據介紹,千問3模型家族是國內首個混合推理模型系列,235B模型的引數量僅為DeepSeek-R1的三分之一,成本大幅下降,效能全面超越R1、OpenAI-o1等全球頂尖模型,登頂全球最強開源模型。阿里表示,Qwen3無縫整合兩種思考模式,支援119種語言,便於Agent呼叫。
今年以來,通義千問團隊表現活躍,先後開源釋出旗艦模型Qwen2.5-Max、推理模型QwQ-32B和首個全模態大模型Qwen2.5-Omni。目前,阿里通義已開源200餘個模型,全球下載量超3億次;千問衍生模型數超10萬個,已超越美國Llama,成為全球第一開源模型。(綜合華爾街見聞)
|點評|大模型領域你追我趕,新模型湧現並重新整理效能紀錄幾乎成為常態。在AI上砸下重金的阿里,今年釋出開源模型的頻率明顯加快。值得一提的是,新發布的Qwen3系列除去進一步降低成本門檻,還是首個開源的混合推理模型。不同於從外部切換普通思考和長思考模式,混合推理模型在內部架構上實現了兩種模式的融合,能夠以更低成本實現更好效能,也是未來大模型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年初DeepSeek一鳴驚人後,大模型賽道越來越“卷”。不過,和複雜的引數競爭相比,現階段大模型背後的商業路徑同樣緊要。以阿里為例,其開源模型矩陣不斷壯大,加上對開發者需求的把握,已經形成活躍的開發者生態。這些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AI應用落地,還有望為阿里雲服務開拓更多市場。
西班牙葡萄牙突發全國大停電
4月29日訊息,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國部分地區近日突發罕見的大規模停電,數百萬人受到影響。停電導致上述地區陷入黑暗,交通和通訊服務直接癱瘓,許多民眾不得不透過收音機來了解狀況,並湧向超市搶購食品和飲用水,馬德里網球公開賽也被迫叫停。這是歐洲近年來最為嚴重的停電事故。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電網高度一體化,作為能源孤島執行,透過少數跨境互聯線路與法國相連,進而與歐洲其他地區相連。歐洲電網系統正承受著日益增長的可再生能源帶來的壓力。雖然尚不清楚具體的事故原因,但此次大停電發生在西班牙電網首次實現全天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執行的十餘天后。(澎湃新聞)
|點評|西葡大停電再次引發世界對於歐洲電網穩定性的擔憂,儘管歐洲電網一體化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在突發停電事故時,由於缺少統一排程和及時隔離措施,電網互聯似乎反倒加劇了故障的蔓延。同時,由於電網互聯結構複雜,涉及多個環節,也使得排查故障源頭的難度大增。加上歐洲在能源轉型上的態度較為激進,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也進一步推升電網振盪風險。
大規模停電無疑將為經濟帶來重創,企業生產經營受影響,社會日常活動更是陷入停滯與混亂。近年來極端天氣增加,也為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帶來挑戰。基建不足、儲能技術有限,多重因素疊加,短期內僅靠可再生能源,恐怕還是難以撐起穩定供電的重任。
港交所將為中概股迴流提供指引協助
4月29日訊息,針對全球最新變化,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已根據特區政府的指示做好準備,並已與部分相關企業接觸。若仍未在香港市場上市的“中概股”希望迴流,會為其香港上市提供適當的指引與協助。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表示,港交所近年推出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截至2025年3月底,已有33家“中概股”發行人迴流香港。
此外,為配合最新經濟趨勢和企業需求,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地區的企業來港上市,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正推進全面的上市制度檢討,其中包括審視上市要求和上市後的持續責任;檢視上市規例和安排,改善審批流程;以及研究最佳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等。相關檢討將進一步便利新興產業公司和海外企業在港上市。(證券時報)
|點評|關稅風暴,再次將中概股的命運推到了浪尖。近年來,中概股一直面臨美國的監管和退市審查壓力,不少企業已選擇在香港二次上市。作為中概股迴流的首選地,港股市場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伴隨制度不斷完善,未來中概股迴流,有望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中概股迴流已是趨勢,只是受政策環境影響,具體程序仍有較多不確定性。目前市場中關於中概股迴流的推演,更多的是基於對潛在極端政策的預設。如果中概股在短期內大量回流,或還是會給港股市場帶來較大的流動性和估值壓力。在此情況下,要擴充市場容量,吸引更多資金入場承接,還是有不小的挑戰。
4月IPO上會數量超過一季度總數
今年以來,擬IPO企業上會“迎考”的節奏明顯提速。年內A股共有17家企業首發上會,稽核結果均為透過,過會率100%。從時間節點來看,其中過半企業集中在4月上會,1月至4月各月的上會企業數量分別為1家、3家、4家和9家,4月單月上會數量超過一季度總數。
與此同時,註冊批文發放週期也有所縮短,有的企業從提交註冊到註冊生效,用時不到十天。從擬IPO企業的行業屬性來看,多家消費類企業上市程序迎來實質性進展。年內已有6家消費類企業取得過會、註冊生效、正式上市等實質性進展。(上海證券報)
|點評|今年A股市場回暖,日均成交額穩定維持在萬億級別,為IPO重回正常化打下基礎。此前大批擬IPO企業主動或被動撤回IPO申請,留下的企業多數都是細分行業內的龍頭或是在技術方面有優勢的優質企業。此類企業上市得到市場更多融資後,有助於鞏固行業地位,還能為市場帶來更多優質投資標的。
此前A股市場對於消費企業的IPO稽核日趨嚴格,消費行業內的企業市場擴張空間始終有限,成長性較弱。不過,近幾年來,國內很多消費行業正在開拓國外市場,企業成長空間更加廣闊,對於融資的需求有所提升。消費類企業IPO的數量增長,也側面反映出國內政策對消費行業的支援。
週二兩市幅震盪滬指跌0.05%
4月29日,市場全天窄幅震盪,三大指數微幅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02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343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500只個股上漲。從板塊來看,PEEK材料概念股再度大漲,化工股表現活躍,機器人概念股展開反彈。下跌方面,電力股集體調整,白酒、可控核聚變、電商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286.65點,跌0.05%,成交額為4309億元;深成指報9849.8點,跌0.05%,成交額為5912億元;創指報1931.94點,跌0.13%,成交額為2707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二兩市早盤低開迅速完成修復後,很快恢復至平穩執行的既定軌道中。指數對於板塊和個股的指引效果越來越弱,市場中的板塊聯動效應不強,主線行情尚未浮現。然而,不少板塊已走出獨立行情,消費板塊中的家電、食品加工等部分板塊反覆活躍,科技方向的AI和機器人等板塊亦有表現。
臨近“五一”長假,近期指數執行過於平穩,再加上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市場整體交易情緒較為平淡,提前進入假期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國債價格再次逼近歷史高位,“股債蹺蹺板”的重心方向再次向債市傾斜。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企業出海如何突破從0到1
企業出海五大必修戰略班
助你看清方向、看穿風險、看懂落地
點選報名▼科學出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