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4月27日報道,本週五,中國第五大模擬晶片廠商、蘇州模擬晶片龍頭納芯微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納芯微成立於2013年5月,圍繞汽車電子、泛能源、消費電子等應用領域,提供豐富、高效能、高可靠性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以2024年模擬晶片收入計,納芯微在中國模擬晶片市場排名中國廠商第五。
截至2024年年底,在2024年以模擬晶片收入計的中國模擬晶片廠商前十名中,納芯微是唯一重點佈局感測器產品、訊號鏈晶片、電源管理晶片三大產品的公司,其三大類產品合計已推出3300餘款可供銷售的產品型號。

▲納芯微產品矩陣
以2024年收入計,納芯微在中國汽車模擬晶片市場中,分別位列中國廠商第一及全部fabless廠商第二;在中國數字隔離類晶片市場位列中國廠商第一及全部廠商第二,市佔率為15.6%;在中國磁感測器市場位列中國廠商第一,市場佔有率為7.1%。
納芯微是國內首批進入汽車電子領域並實現大規模量產出貨的模擬晶片廠商之一,其車規級晶片已在某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的中國新能源車企以及長城、東風、廣汽、吉利、零跑、蔚來、五菱、小鵬汽車及一汽等終端廠商實現批次裝車。截至2024年年底,納芯微已提供超過700款汽車電子產品型號。

▲納芯微汽車電子應用的產品全面概覽
得益於汽車和工業控制等領域的需求的快速增長,磁感測器已成為感測器產品中銷量增速最快的品類之一。
目前納芯微正積極拓展產品在人形機器人、eVTOL載具等新興領域的應用。

▲納芯微產品可以如何用於人形機器人應用的說明
納芯微已於2021年4月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截至今年4月25日休市,其股價為184.90元/股,市值為264億元。

01.
三年累計營收49億,去年賣出14億顆晶片
模擬晶片是積體電路的重要部分,按2024年銷售收入計約佔整體積體電路市場規模的15%。模擬晶片主要可分為訊號鏈晶片及電源管理晶片。

由於中國模擬晶片供應鏈發展相對較晚,市場供應仍嚴重依賴國際供應商。2024年模擬晶片國產化率方案,消費電子領域為40~50%,通訊領域為20~25%,工業領域為10~15%,汽車領域為5%左右。
2022年、2023年、2024年,納芯微的營收分別為16.70億元、13.11億元、19.6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50億元、-3.05億元、-4.03億元,研發開支分別為4.04億元、5.22億元、5.40億元。

▲2022~2024年納芯微營收、淨利潤、研發開支變化(芯東西製圖)
2023年和2024年出現虧損,主要因加大研發及市場拓展投資、調整產品價格、於A股上市或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相關付款。
因市場競爭加劇,其毛利率由2022年的48.5%下降至2023年的33.9%,並於2024年進一步下降至28.0%,主要因定價壓力增加及競爭態勢不斷變化。
納芯微的三大產品構成了從感知、訊號處理到系統供電及功率驅動的完整系統鏈路。

其中,訊號鏈晶片是納芯微最大的收入和銷量支柱,在2024年收入佔比為49.1%。

不同產品的價格有很大差異。

其近三年的毛利及毛利率如下:

從應用領域來看,泛能源領域貢獻了納芯微在2024年一半的收入。

以產品銷量計,消費電子的銷量最多。

02.
中國模擬晶片企業收入排名第五,
數字隔離、汽車模擬晶片國內第一
2024年,中國模擬晶片市場規模達到1953億元。其中,納芯微排名第14,在所有fabless公司中排名第6,在中國公司中排名第5。

▲2024年模擬晶片產品收入計算的中國模擬晶片市場公司排名
2024年,中國數字隔離類晶片市場規模達到71億元。其中,納芯微排名第2,在所有fabless公司中排名第1,在中國公司中排名第1。

▲2024年按隔離類模擬晶片產品收入計算的中國數字隔離類晶片市場公司排名
2024年,中國汽車模擬晶片市場規模達到371億元。其中,納芯微排名第10,在所有fabless公司中排名第2,在中國公司中排名第1。

▲2024年按汽車模擬晶片產品收入計算的中國汽車模擬晶片市場廠商的排名
2024年,中國磁感測器市場規模達到71億元。其中,納芯微排名第5,在中國公司中排名第1。

▲2024年按磁感測器收入劃分的中國磁感測器市場企業排名
03.
五大客戶均為獨立第三方
截至2024年年底,納芯微的員工總數1172人,其中研發人員560人,佔比47.8%。
納芯微已構建四大底層技術能力:1)完善的數模混合電路IP平臺;2)匹配應用的特色工藝平臺;3)全面的產品工程能力;4)功能安全晶片開發體系。
基於這些底層技術能力,納芯微開發了感測器技術、訊號處理技術、隔離與介面技術、電源與功率驅動技術四大方面的技術組合。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五大客戶合共產生收入分別為7.31億元、5.64億元、7.23億元,分別佔其總收入的43.8%、43.0%、36.9%。前五大客戶均為獨立第三方。



模擬晶片的成本主要由晶圓製造、封裝與測試所組成。其中,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各佔成本結構的50%。
通常,消費級模擬晶片的價格較低,工業級模擬晶片屬於中階價格,車規級模擬芯片價格較高。
其供應商主要包括晶圓廠和晶片封測廠。2022年、2023年、2024年,納芯微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的金額分別為10.49億元、8.55億元、9.53億元,分別佔採購總額的90.5%、86.8%、82.3%。


04.
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34.52%
納芯微有4家附屬公司。其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王升楊、盛雲、王一峰,均為執行董事兼單一最大股東集團成員。

▲納芯微股權架構
王升楊和王一峰是碩士同窗,2009年7月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電子與通訊工程專業,今年都40歲。
王升楊是納芯微的董事、董事長、總經理及創始人。王一峰主要負責納芯微的關鍵業務及運營事宜的戰略規劃及決策。
盛雲今年43歲,2008年6月碩士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與固態電子專業,是納芯微的董事、副總經理、研發負責人及創始人。
王升楊直接持股10.87%,透過實際控制人持股平臺瑞矽諮詢間接控制公司4.58%股份對應的表決權,透過三個員工持股平臺——納芯壹號、納芯貳號以及納芯叄號合計間接控制公司5.14%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盛雲直接持股10.13%,王一峰直接持股3.80%。三人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約34.52%。
2022年、2023年、2024年,納芯微的董事及監事薪酬總額分別為1140萬元、900萬元、810萬元。在財務報表列賬的董事及監事薪酬載列如下:

05.
結語:中國模擬晶片自給率不斷提高,
市佔率向頭部企業集中
模擬晶片產業以廣泛的應用和多樣化的產品組合為特點,形成了多元並存的競爭格局。國際公司憑藉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產品組合,在中國市場仍佔據主導地位。
國內企業非常重視研發創新。隨著技術積累和產品效能最佳化,中國模擬晶片企業的全球競爭力顯著提升。頭部企業憑藉價效比優勢和國產化服務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優質資產的整合、產品線的擴充套件、產業鏈佈局的完善、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更多客戶資源的吸引,將加速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


芯圈IPO
深度追蹤國內半導體企業IPO;在國產替代的東風下,一批優秀的國內半導體公司正奔赴資本市場借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