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以個稅退稅了!有人可退超萬元

2025.03.1
本文字數:1557,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約一半辦理彙算清繳個人將會退稅,平均金額大概在幾百元,但也有少數人會補稅。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3月1日,2024年個人所得稅(下稱“個稅”)彙算清繳正式啟動。一些人凌晨就申請退稅,並在網路平臺上曬出自己申請的退稅金額,幾百元、幾千元不等,甚至少數人申請退稅金額超萬元。當然也有不少個人彙算後發現既不退稅也不補稅,少數人還需要補稅。
個稅彙算清繳,簡言之就是在前一年已經預繳個稅基礎上,進行“查遺補漏,彙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這是中國2019年以後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後,個稅彙算清繳的第五個年頭。
2024年個稅彙算清繳辦理時間為3月1日至6月30日,多數人會透過國家稅務總局開發的個人所得稅APP辦理。為了避免納稅人扎堆辦理造成網路擁堵,今年3月1日至3月20日期間辦理需要提前進行預約,因此已經提前預約過辦稅的個人在預約當天辦稅即可。而沒有提前預約辦稅的個人也無須擔心,3月2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須預約,可以隨時辦理。
並非所有人都需要辦理個稅彙算清繳。比如一年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收入沒有超過12萬元的個人,就不用辦理,因為基本不用交個稅。
按照此前學者研究,辦理個稅彙算清繳的,差不多近一半享受了退稅。因此對於辦理彙算清繳個人來說,退稅機率比較高,這也是不少打工人積極申報個稅彙算清繳的動力所在。
目前個稅彙算清繳可以自己透過個稅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辦理,稅務機關將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專案預填服務,一般情況下無須納稅人提供其他資料,辦稅比較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年度彙算前,納稅人應確認填報的聯絡電話、銀行賬戶等基礎資訊的有效性,避免稅務部門無法聯絡或稅款繳退庫失敗。目前納稅人提交的銀行卡賬戶資訊不正確或無效是導致退稅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辦理退稅新增的銀行卡應當為本人在中國境內開立的銀行卡,稅務部門建議納稅人填報I類賬戶,並保持銀行卡狀態正常。
目前個稅有七項專項附加扣除,分別是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和嬰幼兒照護x,扣除金額不一。如果符合相關條件,但2024年沒有申報享受,不要忘了在個稅彙算清繳中補報,尤其是隻能在彙算清繳時辦理的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在辦理個稅彙算清繳時,不少有年終獎的個人會碰到一個計稅選擇,即選擇獎金全部併入綜合所得計稅,還是單獨計稅。對多數人來說,選擇單獨計稅這一優惠政策,可以少交個稅。
當然,如果不確定年終獎哪項計稅方式更優惠,你可以先選擇一種計稅方式看看最終需交稅情況,然後不要點“確定”,退出後再選擇另一種計稅方式檢視交稅情況。兩相對比,哪項交稅少,就選擇哪種計稅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納稅人應據實填報相關專項附加扣除等資訊,不要輕信所謂的“退稅秘笈”,即透過虛假申報相關資訊以騙取退稅。在稅收大資料監管下,虛假填報資訊很容易被發現,被追繳稅款和滯納金,而情節嚴重拒不更正,可能被立案稽查,面臨罰款等懲罰。
稅務總局2月26日釋出《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提示案例》,披露了一些個人透過虛報大病醫療、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繼續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因騙取退稅而被查的案例。
今年稅務部門繼續實施優先退稅服務。即對符合彙算退稅條件且生活負擔較重的納稅人,“上有老下有小”、看病負擔較重、收入降幅較大以及年收入額6萬元以下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群體,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提供更便捷的優先退稅服務。
當然,個稅彙算清繳中,也有少部分人需要補稅,金額有時甚至上萬元。退稅意味著去年個人預繳個稅時多交了,所以稅務部門才會退還多交的個稅。而補稅是因為去年預繳個稅時,個人少交了個稅,所以彙算後需要補稅。對於補稅應及時繳納,否則會產生滯納金甚至罰款,得不償失。
微信編輯 | 龍王
推薦閱讀

“非常強勁”!中國霸榜,取代韓國!

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