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密集開設長壽抗衰門診,富豪扎推的這一賽道成新風口?

長壽抗衰門診的開設,已然成為當下全球範圍內備受矚目的新趨勢。
過去,長壽抗衰門診多集中於富豪匯聚之地,且常運用前沿的黑科技,像比弗利山莊、迪拜、阿布扎比、阿聯酋等地的抗衰老門診便是如此。然而如今,長壽抗衰診所正以循證醫學為引領,在國內公立三甲醫院成為一門新興的科室。
全球頂尖的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於 2023 年推出了長壽醫學臨床服務。在國內,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湘雅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多家三甲公立醫院也紛紛開設了長壽抗衰門診。
民營機構中,匯海國際醫療中心、復星健康集團旗下的高階綜合門診部卓爾薈也開設了長壽抗衰門診。
全球頂尖醫院、國內公立醫院的認可和民營機構的投入,印證了長壽抗衰的臨床科學性和市場潛力。
長壽抗衰診療並非養生概念的泛泛而談,也並非侷限於面部年輕化。在《中國衰老與抗衰老專家共識(2019年)》中,抗衰老的循證醫學定義是:基於衰老的機制,綜合使用各種生物技術、健康產品及藥物延緩衰老程序的主動健康策略。抗衰老的目標是少得病、晚得病,延長健康壽命。
長壽抗衰的市場需求龐大。從國內公立醫院抗衰長壽門診的接診年齡來看,三十歲以上人群即可開啟抗衰之路。例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抗衰老多學科診療(MDT)門診,便是面向 30 歲以上且無重大疾病的人群,為其量身定製個性化的抗衰老方案。
目前,長壽抗衰這一新興學科正處於爆發的前夜。
01
如何發現衰老
提起長壽抗衰,全球多位富豪的嘗試映入腦海。矽谷富豪布萊恩·約翰遜“三代換血”故事,無疑是近年來關於長壽抗衰最大的刻板印象。然而,“換血”療法已經被FDA警告,FDA稱,這種治療方法不僅沒有實際的臨床效果,而且還伴隨潛在的嚴重風險。在國內,香港富豪李嘉誠一己之力帶火了保健品NMN(β-煙醯胺單核苷酸)。
矽谷富豪對於長壽抗衰需求旺盛。比弗利山莊抗衰中心聯合創始人Devin Haman曾在接受福布斯採訪中說到,客戶們不再滿足於打一針玻尿酸,而是追問如何讓 60 歲的身體擁有 40 歲的代謝水平。
但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抗衰並非是做小白鼠體驗未經驗證的黑科技,也並非是單純是服用保健品。
專業科學長壽抗衰診所主要是進行健康評估和個性化的干預,依據個體的全面健康評估結果,為其量身定製個性化的干預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調整、營養補劑補充、醫療干預等,以滿足不同個體的健康需求。
其中,第一步就是精準的診斷,這是長壽抗衰業務開展的基石。和健康管理不同,抗衰長壽診所提供的服務需要以量化的檢測為依據,提前發現衰老的生物標誌,並且最終要透過檢驗驗證干預的有效性。
這些檢測中最核心是生理年齡檢測,基於多組學檢測的資料,綜合分析客戶生理年齡在人群中與什麼年齡段的人最接近,以此來測算真正的生理年齡。
生理年齡檢測要依據多種檢測專案綜合得出結論。動脈網曾採訪過海外一家抗衰檢測診所,創始人表示最常見的抗衰檢測服務是表觀遺傳年齡檢測,透過DNA甲基化檢測生理年齡。還有功能性抗衰標誌物檢測,包括檢測微量營養素缺乏症 (NAD)、細胞衰老、氧化應激、炎症、代謝生物標誌物、組織損傷,高階的功能抗衰標誌物甚至可以包括細胞內 NAD、衰老相關 β-半乳糖苷酶 (β-gal) 和四種衰老相關分泌蛋白 (SASP)。
布萊恩·約翰遜就是生物標誌物測試的忠實信徒。在他接受36氪採訪出示的最新的生理年齡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出,他的年齡計算方式包括了NAD水平、心臟年齡、甲基化年齡、炎症水平等多個指標。
圖片來源:36氪
長壽抗衰診所透過檢測資料幫助客戶發現衰老問題,在進行干預後基於量化的資料評估效果。和疾病診斷和常規體檢不同的是,長壽抗衰診所的檢測需要更早地發現疾病和衰老的標誌物。
一家長壽抗衰診所機構表示:“我們需要資料說話,證明制定的個性化干預有實際進展。這些檢測往往都是特檢,即使在三甲醫院內都不能完成,對於檢驗技術和衰老生物標誌物認知要求較高。”
02
如何治療衰老
完成衰老檢測後,第二步是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方案,這一步是抗衰長壽診所的核心競爭力。
長壽抗衰診所需要從眾多產品中結合最先進的醫學進展定製個性化抗衰方案。在全球範圍內,針對衰老的干預方案可以總結為三大類:行為干預、保健品和醫療干預。醫療干預是長壽抗衰診所的核心服務。全球範圍內這些服務多種多樣,例如日本的間充質幹細胞注射、美國的營養液注射、菌群移植、高壓氧艙等等。
抗衰產品與技術
關鍵在於如何在紛繁複雜的產品和技術中披沙揀金。
匯海國際醫療中心表示:“長壽醫學臨床服務需要對最新的研究結果和臨床研究進展有敏銳的洞察,以此來制定長壽方案。這對於長壽醫學機構的選品能力要求很高,在快速進展的產品和技術中選出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方案。同時,所有干預措施均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即透過嚴格的臨床研究和資料驗證。目標是希望幫助客戶可以量化評估影響衰老和長壽的風險因素是否完全消除或顯著降低。長壽醫學和客戶之間是長期持續陪伴,而不是單次服務。”
提供什麼樣的長壽抗衰產品組合,不同參與方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據動脈網瞭解,國內非公抗衰長壽機構在商業模式上都採用高門檻會員制,為不同層級的會員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並連結全球尖端醫療資源與產品。舉例而言,客戶除了擁有定製的長壽抗衰干預方案外,還可以選擇去日本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注射,同時也可以選擇提前儲存自己的健康細胞,留下“健康種子”,等待細胞再生技術突破。
民營機構長壽抗衰門診的優勢在於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全球最前沿的長壽抗衰產品和產品,以及個性化、深度追蹤的個性化抗衰干預方案。
公立醫院作為國家隊,在國家戰略支援衰老產業背景下,多家頂尖公立醫院也開設了長壽抗衰門診。因為長壽抗衰醫學對於科研轉化能力、臨床洞察要求較高,開設門診的醫院都是國內知名的綜合醫院。
 國內部分開設長壽抗衰門診的醫院
公立醫院長壽抗衰診所服務更加偏重疾病干預和生活方式干預。三甲醫院長壽抗衰治療強調循證醫學導向,在產品選擇極其謹慎,優先選擇基於大規模臨床證據的成熟手段。
公立醫院的長壽抗衰診療服務總結起來有三大方向:
● 治療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公立醫院抗衰首先瞄準有嚴格指南和共識的衰老疾病治療。
 例如更年期的激素替代治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新開設的女性圍絕經期管理及抗衰專家門診,為圍絕經女性提供健康管理服務。隨著生活質量提高,卵巢早衰和過早的絕經會直接影響女性壽命,絕經後體內激素大約能支援器官執行40年,抗衰門診可以幫助圍絕經期女性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 基於共識的生活方式干預生活方式是長壽抗衰治療的重要一環,雖然其對於依從性要求更高、作用週期更長。
例如,湘雅醫院開設的抗衰老MDT門診,湘雅醫院抗衰老MDT門診由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皮膚科、婦科、老年醫學科、中醫科、健康管理中心和護理等多個學科的專家團隊組成。湘雅醫院抗衰老MDT門診將湘雅醫院15年健康資料聯合中南大學醫療大資料綜合彙總獲得了120萬量級的資料,最後建立衰老生理年齡的評估大資料模型,以專業、準確、科學地支援檢測和診療。專家團隊會一人一策,從膳食、運動等多個維度給出量身定製的抗衰老方案。
 ● 前沿抗衰技術轉化。國內公立醫院擁有豐富的科研資源,具備真正的多學科協作與前沿科研落地能力。頂尖三甲醫院通常是國家級、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所在地,能直接參與或主導抗衰領域的臨床研究,如干細胞治療、新型藥物試驗等,能將科研成果快速、規範地轉化為臨床實踐。 
例如解放軍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在開展幹細胞藥物艾米託賽注射液治療血管衰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研究。
頂尖三甲醫院開設抗衰長壽診所,有更強的品牌背書和科研實力,但現有三甲醫院的診療缺乏持續的跟蹤和監測手段,民營機構在定製個性化長壽抗衰干預方面更靈活。
公立醫院與民營機構並非對立的關係,更多是互補:公立提供基礎、規範、普適、基於疾病管理的抗衰服務,提升行業標準;民營提供高階、定製、深度最佳化的長壽抗衰干預服務。國內長壽抗衰行業還處於發展早期,需要公立醫院和民營機構共同努力,推動行業規範化、科學化發展。
03
上游抗衰技術加速突破
縱觀長壽抗衰產業鏈,下游的長壽抗衰門診已經開始風靡,但目前長壽抗衰診所的干預方案都是定製化、個性化方案,這限制了其實現廣泛的人群覆蓋。在上游,生物科技企業正在探索一款可以擴大規模並覆蓋數百萬或數十億人的潛在干預措施。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隨著對衰老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透過藥物、生活方式和基因干預等延長壽命、緩解衰老相關疾病的途徑已經在多種生物模型中得以證實,為抗衰老相關藥物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行業發展已經逐漸步入產業轉化期。
多家長壽抗衰企業也獲得大額融資,成為明星企業。2021年成立的ALTOS已獲得30億美元融資,OpenAI聯合創始人Sam Altman投資的Retro Biosciences已獲得1.8億美元融資,正在開展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2025年5月專注於表觀遺傳重程式設計的初創企業 NewLimit 宣佈完成 1.3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
全球抗衰老企業的研發焦點,高度集中在幾個前沿方向:細胞重程式設計、自噬療法、血漿療法、組織重程式設計、小分子藥物抗衰療法。細胞重程式設計研究的是開發能夠將普通細胞轉化為幹細胞的技術,以逆轉細胞衰老過程;自噬療法是研究透過自噬作用清除細胞內損傷成分,延緩衰老;血漿相關療法是探索基於血漿的抗衰老機制,開發相關治療手段;組織重程式設計是開發安全的基因療法來減緩和逆轉體內衰老,旨在預防、阻止或逆轉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而其中,細胞重程式設計無疑佔據了最耀眼的“C位”。該技術基於2006年山中伸彌教授的革命性發現——透過引入幾個關鍵轉錄因子(山中因子),可令成熟細胞“返老還童”,逆轉為具有多能性的誘導幹細胞(iPSC)。這項諾獎級的研究不僅催生了諸如帕金森病治療等突破性療法,更揭示了一條通往抗衰老的全新路徑。從山中伸彌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細胞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能夠重置表觀遺傳時鐘並消除各種壓力源造成的損傷。
如果這些山中因子在幾天內強效表達,一個體細胞會去分化為一個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這複製了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生殖系細胞所經歷的過程。但如果只是iPSC部分重程式設計,細胞會保持其狀態,它保留了細胞原來的身份,但是細胞的表達模式更年輕。
目前,細胞再程式設計領域的研究都還處於早期,還有諸多障礙需要跨越,例如成瘤性風險。不過,可以相信,在AI的加持下,破譯抗衰密碼的過程會大大加快。
抗衰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這種對長壽抗衰的追求正在發展為臨床科學,隨著技術突破,長壽抗衰技術或許會改變生命正規化。
正如一位採訪物件提到:“在過去每十年,地球上所有人的壽命平均延長2.5歲,這是一個穩定的增速。當下,很多人認為活到了70歲就會被疾病左右,生活質量大大降低,到了90歲逐漸走向人生的終點。隨著科技的突破和對衰老的干預,人的壽命可以更快的延長。當我們意識到人生可以多健康地活二十年,這將會改變人生規劃。”

* 參考資料:
福布斯專訪比弗利抗衰中心創始人:抗衰市場此刻佔位正當時——細胞王國
換血、嗑藥、砸錢,矽谷富豪流行「續命潮」——36氪
The Prototype: OpenAI And Retro Biosciences Made An AI Model For Bioengineering——福布斯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如果您認同文章中的觀點、資訊,或想進一步討論,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資訊和資料,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並確認。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