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睡眠、心率、卡路里…智慧手錶測得真準嗎?到底是不是忽悠我?!

宣告:本文無廣,請放心食用
都市隸人,你有智慧手錶嗎?
能push我運動
能監督我心率
別猝死嘍
能每晚給我睡眠打分
和我晚安瑪卡巴卡
有的新功能
據說還可以測血糖……
那些上醫院體檢都要好幾百的專案
話不多說,一文搞懂!
你看智慧手錶背後會發紅光
這就跟透視眼一樣
能看到你有多少血紅蛋白在“負氧前行”
血液裡血紅蛋白有兩種
一種是打工牛馬型(氧合血紅蛋白)
揹著氧跑,給全身輸送氧氣
一種是摸魚擺爛型(脫氧血紅蛋白)
不背氧,空跑
如何區分這倆誰是優秀員工呢?
沒錯,用光就行
手錶後屁股兩個LED燈會發射兩種光
紅外線+紅光
有氧氣的優秀員工
吸收紅外線、反射紅光
沒氧氣的摸魚員工正好相反
吸收紅光、反射紅外線
把這兩種光
發射時和接收到的光強度一比較
就能算出血液裡有多少血紅蛋白帶氧
血氧的值這不就求出來了
雖然可以連續監測血氧
但是佩戴鬆了、皮膚太黑了
溫度低了、血管收縮了
都會影響準確度
這種醫療器械血氧儀
在手指對面接收光訊號
如果真的是用於診斷治療
還是要選這種哈!
圖片來源:極果研究室
如果說測血氧靠的是紅光
那麼手錶背面的那束綠光,就是
測血氧和心率的原理也差不多
心臟收縮時,血液更“濃稠”
對綠光的吸收量增加
舒張時,血液更“稀釋”
對綠光的吸收就減少
手錶背後的綠光
每秒會閃動數百次
根據反射光的強弱程度
就能計算出心跳速度
心率檢測的準確率可達97%
準確率可達 98%~ 99%
華為 WATCH GT 2 Pro ECG 
Apple Watch Series 4及以上
用的就是這種
它們在表身安裝了電極
直接採集身體表面微弱的電訊號
有先天心臟疾病
或者對心率檢測要求高的
可以考慮這一類
不同品牌的手錶
測心率其實都挺準的
但是卡路里消耗差得卻相當離譜
2020年,有研究調查了Garmin,蘋果、Fitbit等裝置,結果發現,Garmin在69%的情況下會低估卡路里消耗,蘋果手錶則有58%的機率可能高估,Fitbit在48%的情況下會低估,39%的情況下會高估
2022年,最新的研究又測量了新版的各個品牌智慧手錶,結果發現在靜坐、散步、跑步、騎腳踏車和力量訓練時,3款裝置的誤差仍在15%~30%間。
之所以偏差這麼多
是因為運動消耗
首先你要輸入基本資訊
身高、體重、性別、年齡……
演算法會根據這些資訊計算你的基礎代謝
接下來,手錶中的加速計、陀螺儀
會猜出來你在做什麼運動
有規律地劃呀劃——主人估計在蛙泳!
有規律地踩呀踩——主人估計在騎行!
大半夜有規律地……——&*%#$^%#%
再結合前面測到的【心率】
把資料疊在一起庫庫一通計算
卡路里消耗就新鮮出爐了
原理都是這麼個原理
但是每個廠家的演算法
可就都是核心機密了
演算法不同
算出來的卡路里就大不同
所以比起卡路里的消耗值
更應該關注的是
很多人聽說過
但不知道這是幹啥用的
最大攝氧量
也叫做有氧適能
是你身體獲取和利用氧氣的量
最能體現心肺功能和身體的耐力
因此是指示你整體健康狀況的絕佳指標
因為不同手環的演算法不同
還有每個人的年齡、身體情況都不一樣
所以沒必要用這個數值和別人比
只需要關注自己的變化趨勢就夠了!
有慢慢升高
就說明這段時間身體是真變強了!
如果你明明睡挺香的
智慧手錶卻給你睡眠質量打了個低分
那大可不必焦慮
因為睡眠和運動一樣
它透過運動感測器
檢測你翻身的幅度和頻率
再結合心率
推測你是深度睡眠還是淺睡
可穿戴裝置評價睡眠方式 |圖源 科普中國
但是這個真的不太準
有人就把手錶摘了去洗澡
結果被猜成在【深度睡眠】
與多導睡眠圖相比,手錶在估計睡眠總時間上表現相對良好,整體準確率約為 70%~90%;在測量睡眠階段上的表現較差,淺睡眠判斷準確率約為 50%~90%,深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準確率約為 30%~80%。
而且醫學上
並沒有“總體睡眠評分”這一說
對於這類估算出來的指標
研究發現,過分依賴睡眠分數的人
可能會更容易失眠
而這種分數上的心理暗示
也會明顯影響第二天白天的狀態
指的就是痴迷於
追求完美睡眠分數的那些人
屬於沒病找病了哈
一句話總結:
【心率】是測的,最準確
【血氧】也是測的,可供參考,不能看病用
【運動】不同品牌演算法差異大,重點關注“最大攝氧量”的變化趨勢
【睡眠】【體能狀態】【疲勞狀態】是推測出來的,別太相信,更別因此焦慮
【血糖】純屬扯淡謠言!!!
關於智慧手錶你有啥推薦?
踩過什麼雷?
評論區聊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