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
成年的記憶,大部分日期都有頭痛,有時頭很痛。
我也不知道什麼是醫學上的偏頭痛,什麼不是。但有時是一側頭痛,而不是兩側頭都痛。
一般止疼藥(指阿司匹林之類、當然沒有試過嗎啡類),也不起作用。
一般就靠忍耐。自己不吭氣,也不用對人訴說,要不然對不起父母給的名字。
有時,找點事分散注意力,這就可憐了那些被我寫文章批評的人。(我不會因為頭痛而批評附近的人,特別是不會因此批評學生)
我也知道:醫學上雖然有點藥,但對大多數所謂偏頭痛的患者來說,缺乏有效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就有全國第一個頭痛中心,醫生我也認識,但愛莫能助,至少對我的頭痛。
在因為發現睡眠呼吸暫停導致缺氧,用呼吸機後,頭痛沒了。
而且,試試不用呼吸機,頭痛馬上來了。
用我自己做實驗的結果表明:對我來說,睡眠缺氧是頭痛的重要原因(我還不知道是否唯一原因)。
那麼,就有治療方式:呼吸機或其他方式保持睡眠期間不缺乏氧氣。
對其他人來說,頭痛的原因不知道是否相同或類似。
但是,值得檢測睡眠期間是否缺氧。打呼嚕的人尤其需要檢測。不打呼嚕的頭痛患者,是否需要檢測,我就不知道了。
檢測睡眠期間的血氧可能最好是去醫院。有些醫院有睡眠科(如北大人民醫院),但那還是少數醫院有。有些醫院是呼吸科(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有些醫院是麻醉科(如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自己購買的測氧方式,簡單的是記錄一時的血氧。需要可以檢測和記錄整個晚上的,才知道全貌。
估計有些人的頭痛原因與我類似。
不過,很可能其他人有不同原因導致白天頭痛。
說明
醫學是科學,個人摸索困難重重,而且失誤是常規。
所以,一般不提倡個人談健康經驗。
很多長壽老人,並不能總結普遍規律:如果可以傳授長壽經驗,那麼其家人為什麼不是大多數一樣長壽、甚至更長壽?
但是,這不排除有些個人的確切經驗有益於、有助於其他某些個人(不是所有人、很可能不是多數人)。如果不是直接有助,也可能是間接促進其他人根據自己情況,進行個人自我幫忙。
前提是:1)凡是緊急情況,不能自己瞎處理,應該求醫;2)凡是重病,不能自己瞎處理,應該求醫。
只有醫生、多個醫生、多個醫院處理不了的問題,自己試試。
因為醫療方法是依據人群統計而總結的,有時,少數人的問題,在大資料、不分層的統計中被淹沒。
我自己遇到幾個問題,都是醫生治不好、說不清楚之後,自己想辦法、摸索規律。
個人摸索出來的,如果有大規模資料,有些可能真是普遍的,有些可能只是少數人適用的。首先宣告:以上都沒有經過很多人的統計檢驗,只是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