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藥之前藥CX-2051

新聞事件】:今天CytomX宣佈其EpCAM-TOP1i ADC藥物CX-2051在一個結直腸癌一期臨床顯示不錯療效。25位平均接受4種療法的晚期CRC患者接受劑量爬坡治療,其中劑量擴充套件組(7.2, 8.6,10 mg/kg)18人有7例應答(28%),高劑量組(10 mpk)7人有3例應答(43%)。中值PFS為5.8個月,耐受性不錯、特別是沒有這類ADC常見的胰腺炎,也未發現劑量限制毒性。受此訊息影響$CTMX今天翻了1.3倍。
藥源解析】: EpCAM也叫TROP1,在多種實體瘤表達、但在正常組織也廣泛表達。為了增加腫瘤選擇性CX-2051用了一個叫做probody的技術,即用一段多肽把抗原結合區遮蔽起來、只有到了腫瘤微環境才被裡面特異的酶水解啟用,這樣就可以更特異與腫瘤表面EpCAM結合、而儘量不騷擾正常組織的EpCAM。這是一個前藥設計,而ADC也是一個前藥,所以Probody ADC應該是前藥之前藥。
那麼這個雙前藥策略比普通ADC視窗更大嗎?根據CTMX的資料,CX-2051比對照的非probody ADC CX-2052在猴子裡的耐受劑量高至少6倍,在小鼠模型中二者在6 mpk劑量都完全控制了腫瘤增長。但這還不足以證明2051的視窗更大,因為6 mpk可能不是2052的最低有效劑量,如果2051的最低有效劑量是1 mpk那麼視窗變化就不明顯了。2022年Colombo和Rich發現攜帶同樣彈頭的ADC MTD類似、且與小分子毒素類似,這個觀測也後來被輝瑞/Seagen用他們十幾個MMAE ADC在猴子的安全性資料驗證。2501與2502的區別只是前者戴了頂帽子、二者攜帶等量的相同毒素,耐受劑量提高6倍與此前的經驗不太一致。一個可能原因是因為2501與正常組織的EpCAM結合很弱,所以脫組織靶點介導代謝速度更慢、單位時間釋放的毒素量更低。與正常抗體比清除率大幅度下降在其它probody也見過。
藥物設計與體育比賽類似,簡單粗暴打法並不一定比複雜戰術更低效、蘇格蘭的長傳衝吊打法雖然看起來很糙但不影響贏球。複雜戰術雖然有一定理論上的優勢但實操時出錯的機會也更大,因為涉及的步驟更多。2051的理想動力學是腫瘤切斷probody速度遠快於正常組織,同時也遠快於FcR等非特異介導內吞、ADC從腫瘤組織的逃逸、以及腫瘤細胞的FcRn介導回收速度。和顯然增加了出現意外的風險,一個極端情況是2501及代謝產物與正常組織EpCAM無任何結合,雖然理論上特異性很高但在腫瘤組織切斷probody絕對速度也非常緩慢。但這時候非特異內吞釋放毒素就可能成為主要代謝機制,前藥的前藥反而變成了系統給藥的小分子毒素。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可能,但我們也確實不能認為雙重前藥一定就特異性更高。
結直腸癌對TOP1抑制劑相對敏感,小分子前藥伊利替康是多年的標準療法,Enhertu、ABBV-400(cMET TOP1)也都在靶點陽性CRC產生40%的應答率。另外這個試驗人數還是很有限,準確療效還有待觀察。CTMX曾有其它Probody ADC如praluzatamab ravtansine在晚期臨床失敗,今天雖然股票翻倍但與當年30億美元估值比還是縮水九成以上。今天的資料令我們看到2501這個新產品、甚至EpCAM這個新靶點的一線希望,但還不能說明probody是個可靠提高ADC視窗的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