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除了中國。
昨天說了:
不管是從經濟體量,還是從地緣影響,中歐在當下的世界格局中,都是舉足輕重的關鍵變數。
在特朗普主導的這一波地緣再平衡和貿易再分配中,除了中國,歐洲是被針對的最明顯的。
從特朗普草臺班子成立開始,就一直針對歐洲,大西洋夥伴關係備受考驗:
詬病歐洲的增值稅是賺美國便宜,慕安會上懟哭歐洲負責人,老馬和萬斯更是直接下場干涉歐洲內政打算推動歐洲整體右轉…
所以,面對來自同一方向的壓制,中歐是存在連橫的基礎的。
捋個時間線吧:
前天,李總和馮德萊恩通電話,表達了深化中歐經貿關係的意願;
昨天,中國跟隨美國加稅50%之後,歐洲也表示出手反制加稅25%。
今天,特朗普面對中歐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反制措施,認慫暫停關稅。
你說是不是有默契的打了個配合。
當然,這裡要說,歐洲是不太可能跟美國撕破臉的,這次加稅的金額也不大:
只有部分商品總價值210億歐元。
表態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是對於歐洲來說,也算可以了,畢竟大家之前都認為歐洲會直接滑跪。
但帶來的示範效應是很大的:
特朗普的一番騷操作,只有越南這種小國第一時間服軟了,而且不光服軟還承諾購買大飛機,但特朗普草臺班子表示:還不夠。
你讓其他想服軟的人怎麼想。
而且中歐這兩個最大經濟體都選擇了硬剛:
這就等於你的關稅閃電戰失敗了。
因為這次特朗普關稅戰出人意料的一次性加滿,就是為了速勝速決,因為關稅就像七傷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你看美股暴跌,連美債的波動性都變大了,而且內部也出現分歧,民眾反對浪潮已經起來了。
打關稅持久戰的話,估計都撐不到明年中期選舉。
所以,特朗普認慫了,直接暫停關稅90天,不過這裡不包括中國。
估計是看到其他國家連橫的可能性,所以這次直接採取了分化的辦法,只給中國加稅。
我沒有看,是不是限制了中國的轉口貿易,如果不限制轉口,其實也就是為了爭個面子了。
老頭太自戀了。
昨天:
中國已經發布了中美經貿關係立場白皮書,釋放了溝通對話的訊號,算是給了臺階。
今天:
美國宣佈暫停關稅90天,其實也是一個緩和的意思,雖然繼續對中國升級了加稅措施。
我覺得:
既然雙方都有臺階,可以談一談了。
再這麼搞下去,沒有意義,無非都是數字而已。
不過,希望特朗普別再搞極限施壓了,早日迴歸常識,大家都不吃這一套了。
就這樣。
關於加稅升級與反制,推薦兩篇文章:
1、為什麼要硬剛?
反制的邏輯和影響是什麼,堵死了選項,也加速了程序。
可以繼續閱讀《更大的博弈》。
2、之後如何應對?
今天一則高規格會議的傳聞,讓市場直接拉漲,可能是應對突發變化,也可能是為4月底的重磅會議做重新部署。
可以繼續閱讀《等待重磅會議》。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