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滴滴的2024:年成交160億單,營收首超2000億元

2024年,滴滴國際業務快速增長,成為公司的新引擎
文|江雪
編輯 | 王亮
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網約車賽道,國內出行巨頭滴滴正逐漸找回自己的節奏。2025年3月18日,滴滴在其官網釋出2024年四季度業績及全年業績。2024年全年,滴滴實現營收2068億元,經調整EBIT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43.3億元。對比歷年業績,滴滴2024年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首度站上2000億元大關。
對於業績穩健增長的原因,滴滴創始人兼執行長(CEO)程維表示:“得益於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以及公司產品競爭力和運營效率持續提升,我們在2024年四季度實現了業務的穩定增長。國內城際大巴、市內小巴、攜寵、包車等多元化出行服務快速發展。國際業務堅持‘服務本地’,連續四個季度保持高增長。”
業績穩健增長的背後,滴滴在國內市場的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根據中金公司測算,2024年上半年,滴滴(不包括花小豬)的市場佔有率維持在73%左右。
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程維表示:“進入2025年,我們在繼續深耕主業的同時,堅持‘負責任的創新’,推動自動駕駛發展和AI(人工智慧)應用,為乘客、司機和生態夥伴帶來更優質的服務。”
國內有研報分析認為,預計2025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超5000億元,技術革新(如自動駕駛)是行業突破關鍵,滴滴有望憑藉先發優勢佔據主導地位。

滴滴網約車上車點

此外,滴滴還推出了大規模的回購計劃。此前,滴滴2023年11月披露的兩年內不超過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已完成大半。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已按該股票回購計劃回購約1.976億ADS(美國存託憑證),約合8.5億美元。與此同時,2025年3月公司董事會授權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即在未來24個月內回購不超過20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滴滴持續大規模的回購,彰顯管理層對公司長期價值的信心。”
截至2024年底,滴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理財投資餘額合計為536億元,流動性充裕。這為其未來繼續守城和創新突破提供了底氣。
持續盈利:網約車市場向頭部傾斜
2024年,滴滴繼續保持了全年的穩健增長,全年營收達到2068億元,同比增長7.4%;經調整EBITA達43.3億元,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從影響營收的關鍵指標訂單量和GTV來看,滴滴釋出的業績顯示,2024年全年,滴滴核心平臺(包括中國出行和國際業務)交易量為160.05億單,較2023年增長18.8%;滴滴核心平臺GTV為3927億元,較2023年增長16.2%。
分季度來看,延續2024年前三季度的增長趨勢,2024年四季度,滴滴核心平臺的交易量達42.66億單,同比增長14.8%,同期核心平臺GTV達1032億元,同比增長14.5%。
儘管面臨其他網約車平臺或聚合平臺的競爭,滴滴仍處在行業優勢。根據中金公司測算,2024年上半年,滴滴(不包括花小豬)的市場佔有率維持在73%左右。
就網約車市場而言,近年來,行業整體呈現“頭部集中、中小平臺加速退出”趨勢。據網約車監管資訊互動系統統計,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國共有360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但隨著多地監管清退不合規企業,中國網約車市場優勝劣汰的速度明顯加快,市場進一步向頭部傾斜。
業務佈局:國內穩增長,國際成新引擎
從具體業務來看,2024年,滴滴中國出行業務實現穩健增長,而國際業務增速則遠超國內業務,成為其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根據滴滴釋出的業績,2024年全年,其中國出行業務總訂單量達123.92億單,較2023年增長14.6%;中國出行GTV(包括網約車、計程車、順風車、代駕等業務)為3014億元,較2023年增長11.3%。
從2024年四季度來看,其中國出行業務GTV持續穩健增長。當季訂單量同比增長10.8%,達到32.5億單,季度日均訂單量突破至3530萬單。季度GTV為784億元,同比增長9.3%。
公司國內業務的穩健增長離不開公司多元化的服務。近年來,滴滴不斷在服務上作出創新,推出城際大巴、市內小巴、攜寵出行、包車等多元化產品,覆蓋300餘城,滿足細分市場需求。
此外,滴滴還在司機生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23年6月,滴滴推出“橙意保障計劃”,從收入、權益和發展等方面保障司機權益,確保司機獲得合理穩定的收入。據悉,2023年以來,每個月服務時長超過30小時的所有司機月均抽成已經降至13%,其中,五成以上的司機月均抽成低於15%,九成以上低於20%。
在司機生態方面,滴滴推出“橙意保障計劃”等措施
在守好國內業務基本盤的同時,滴滴還在努力開拓海外市場。而伴隨著滴滴的努力,其國際業務已經逐漸嶄露頭角,併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引擎。目前,其國際市場日均貢獻超1000萬筆訂單,接近國內訂單的三分之一,已經成功實現盈利。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初,滴滴國際業務就開始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目前,滴滴國際業務覆蓋了拉美、亞太和非洲的14個國家,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埃及、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多明尼加共和國、智利、厄瓜多、巴拿馬、哥倫比亞、秘魯、哥斯大黎加。
據滴滴介紹,隨著在海外重點市場比如拉美地區的巴西和墨西哥持續投入和運營,公司國際業務在2024年連續四個季度GTV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
從國際業務訂單量和GTV來看,2024年全年,滴滴總訂單量達36.13億單,較2023年增長35.8%;總交易額為913億元,較2023年增長34.8%。2024年四季度,國際業務訂單量達到10.16億單,同比增長29.8%,季度日均訂單突破至1100萬單。季度GTV為249億元,同比增長32%。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全球出行需求回暖,滴滴國際業務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未來挑戰:推動自動駕駛與AI應用落地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共享出行行業正在迎來新的變革機遇。從公司層面的表態來看,2025年,滴滴在繼續深耕主業的同時,會推動自動駕駛發展和AI應用。
在自動駕駛領域,滴滴佈局已久。早在2016年,滴滴就組建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部門,致力於打造世界領先的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2019年8月,滴滴宣佈將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 專注於自動駕駛研發、產品應用及相關業務拓展。2020年6月,滴滴自動駕駛在上海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
步入2024年,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邁入商業化關鍵階段,2024年4月,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的合資公司安滴科技獲批工商執照,雙方計劃於2025年推出首款量產L4級自動駕駛車型。
近年來,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多次進行融資。天眼查資料顯示,從2020年至今,滴滴自動駕駛共完成了六次融資,融資金額超15.72億美元。其中,廣汽集團的身影頻繁出現。
車企合作層面,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的合作也傳出新進展。3月18日,廣汽集團“智行2027行動計劃”提到和滴滴自動駕駛的合作。據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現場介紹,2025年內,廣汽和滴滴自動駕駛合作的首款L4自動駕駛前裝量產車型將下線交付。2026年初,雙方將構建“AI+智造+運營”L4商業生態閉環,從而穩步推進Robotaxi的應用。
廣汽集團“智行2027行動計劃”現場
自2020年6月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服務以來,滴滴自動駕駛已連續超1700天實現了零主責安全事故,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實現混合派單。滴滴自動駕駛還建立了智慧運營中心慧桔港,可智慧化滿足車輛在運營過程中的需求,運維全流程自動化率已達90%。
有研究顯示,預計到2025年,無人駕駛出租車將在部分一線城市開始商業化運營,初期投入運營車輛數量預計將達到5萬輛,覆蓋人口超過1000萬。這不僅將提升出行效率,還將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而在AI應用方面,滴滴也在不斷將AI應用於智慧排程、使用者體驗升級、資料驅動決策等方面。
“我們成長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把使用者需求和交通工具透過網際網路連線在一起,提高安全、服務和效率。”根據光明網,程維曾在2024年11月對外表示,“滴滴需要解決安全、服務等多方面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已經大量應用了人工智慧等技術。”在程維看來,當前,中國的交通出行解決方案,正在“駛”向全球,幫助全球使用者解決出行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