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貼看膩了,不如來刷刷避雷貼
WSO熱心網友:
無惡意,純好奇
2025年最不適合工作的投行是哪家?
“Toxic Banks”大盤點
哪些選手不幸中招?
WSO的原帖問題為:“目前哪幾家投行是最糟糕的工作選擇?無論是由於有毒的企業文化、工作時間長且薪酬低於市場水平,還是完全沒有業務可做,我很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cr. WSO
題主也首先列出了幾個自己瞭解的幾家糟糕的投行,包括瀕臨破產的B. Riley,工作時間長到離譜卻毫無實質業務、企業文化還非常toxic的Cantor Fitzgerald,以及最近處於輿論風口浪尖上的HSBC。
獎金日當天裁員,HSBC你變了……

cr. Financial Times
自從去年9月新任CEO Georges Elhedery上任後,HSBC就開始了辣手無情的成本削減計劃。
最近,HSBC在獎金日當天解僱了一批倫敦和中國香港VP及以上級別的bankers,導致他們無法拿到2024年應得的績效獎金。一位前員工告訴《金融時報》,“這與HSBC很不一樣,它曾經以照顧員工而聞名。”
此次裁員正是HSBC撤出西方投行市場計劃的其中一步。Georges Elhedery的目標是在2026年前每年節省15億美元,並計劃縮減西方的併購諮詢和股權資本市場業務,同時專注於亞洲和中東的增長。
原貼評論區也是熱鬧非凡,聚滿了各方打工人的怨氣(bu),來看看有哪些投行&組被大家“點名批評”。
爭議度高、“頭重腳輕”的UBS
評論區有幾條評論都提到了UBS,表示其文化、交易流程、工作時長、獎金等都十分糟糕。



評論區也有小夥伴表示,UBS不同業務組的工作感受差別較大,還是有部分比較優秀的業務組能夠排到Top 10;但與其他Top投行對比,UBS就顯得有些“頭重腳輕”——好的組一馬當先,但表現差的組別則下滑嚴重。
Wells Fargo – M&A/Industrials
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併購及工業組也被精準吐槽:“投行新人連檔案分類都搞不定,預測模型裡塞的全是歷史資料;各類模型對不上數,連細分業務的毛利率都算不清楚;整個預測基本靠拍腦袋完成……”

回覆裡也有不少對這條的贊同:


Bank of America:價效比太低
美國銀行BofA也“喜提”一條全方位銳評。回覆人表示,美銀的業務質量雖然不算最差,但薪酬與工時壓力實在不成正比……

幫大家總結一下,就是離譜的薪酬體系逼走了頂尖人才,導致底層員工被壓榨著做大量無效提案(BofA比其他投行多30%廢案率);團隊間互相推諉扯皮,而集團層面卻根本不在乎投行業務,人才管理和業務執行完全躺平;加之最近的裁員和各種負面報道,全行士氣跌穿地板……
刷到這條回覆的一位準bofa暑期實習生差點碎掉:所有組都是這樣嗎?我將在Palo Alto科技組實習……

評論區網友表示:對於Analyst來說,其實美銀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了(尤其是這個網友將要去的PA組),努力幹兩年然後加油跳槽吧!
看完大家的吐槽不得不感嘆一句:選投行重要、選對組更重要。選擇正確的group不僅關係到banker將參與的專案型別,也會直接影響後續職業生涯的成長路徑。
WSO上一位準banker就問出了大家的心聲:“你是如何發現你所在group是適合你的?”

看到這個話題,各路投行大神紛紛下場獻出自己的職場Tips。
比如,這位
banker提供了三個自己在投行內的切身體驗(已經被標記為most helpful):
-
瞭解從事的交易型別,要找那些與你的愛好或興趣相符的group;
-
確定團隊成員是否合拍,因為工作中,你會在辦公室待超久,因此好相處的team members可以使工作變輕鬆1000%倍;
-
要保持學習和閱讀習慣,涉獵所有行業相關的新聞,而不僅僅是科技或醫療保健等。

感興趣就等於適合?也不一定。有VP下場表示,所屬團隊的培養機制才是決定是否合適的關鍵。
他認為,在一個重視人才培養的團隊中,會有支援新人成長的文化,這很利於讓個體發掘自己擅長的領域和適合的崗位。

除了看重學習成長的觀點外,評論區也有實際派。比如,這位叫@PubFin的網友釋出了回答:說起適合的話,名氣大和跳槽機會多的組最適合我。(P老師你擁有最高階的打工人精神狀態……)

一入投行深似海
選組的門道你摸清了嗎?
要想在投行中確認適合自己or發展前景好的group,首先要瞭解投行內都有哪些真香group及banker們的日常都在做什麼。
先來給大家做個小科普,投資銀行部門 (IBD) 主要分成Product Group和Industry Group。產品組專門從事跨多個行業的特定交易,而行業組則在特定行業內完成各種交易。
常見Product Group包括:
併購 (M&A)、重組 (RX)、股權資本市場 (ECM)、債務資本市場 (DCM) 和槓桿融資 (LevFin)
常見Industry Group包括:
技術、媒體和電信 (TMT)、醫療保健、金融機構集團 (FIG)、石油和天然氣 (O&G)、消費品和零售以及金融贊助商集團 (FSG)

cr:wallstreetprep
M&A——最最核心的投行團隊
就像是促成交易達成的“中介”一樣,M&A組要負責前期的制定收購策略、找買/賣家,還有之後的估值分析、做盡調等等。
不難發現,作為做model最多的小組之一,可以說M&A的日常,不是在搭model,就是在搭model的路上。無論是Leveraged Buyout還是Merger Model,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瞭解完工作日常,再來說說發展前景。從長期規劃來看,M&A部門超級值得留學生去選擇,給大家說說原因
首先在M&A部門能得到非常紮實的technical訓練,是做model最多的小組之一;其次PE招人最看中的就是候選人是否擁有超強的modeling能力,也因此M&A跳槽PE更有優勢。
RX group——精英中的精英團隊
上市有投行,退市、破產清算都少不了投行的身影。往往在出現破產問題時,公司都會尋求投行RX資產重組部門的幫助。
RX組服務於面臨著違約、破產等生存危機的企業,主要工作內容是幫助客戶與債權人談判,從而實現重組避免破產危機,與傳統的併購類似,但更注重假設的精確性。
RX組雖然規模較小,但對technical要求超高,因此重組分析師成長速度會很快,很受買方偏愛。

和大家聊聊Houlihan Lokey常年在全美排名第一的強項
重組業務。
Houlihan Lokey香港Restructuring組主要是做一些中國的公司的境外債,公司可能會有一些財務上的問題,不能及時還本付息,所以就要幫助這些公司和海外債權人溝通,商討出一個方案。
Restructuring有兩方,一方是債權人,一方是公司,各自都會有投行advisor。有時候,Houlihan Lokey也會作為債權人的一方。
再來說說culture。Houlihan Lokey還是比較diverse的,香港辦公室會有世界各地的員工,有講英文的,有講中文的。作為海外留學背景的學生,超有優勢。
這些Industry Group也超
TMT——離娛樂圈最近的banker聚集地
Tmtbanking資料顯示,過去十年最受banker歡迎的group就是TMT。
TMT全稱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在TMT投資銀行業務中,專業人士為科技、媒體和電信公司籌集債務和股權以及完成併購和資產出售提供建議。簡而言之,就是向科技、媒體、娛樂等行業的客戶提供投行諮詢服務,例如資本募集、為併購交易提供諮詢服務、估值等。
有很多代表性大型跨國上市公司,如迪士尼、任天堂、網易、Z Holdings(日本)、快手科技、Spotify、動視暴雪、Sea Limited、藝電、華納音樂和騰訊音樂等都是投行TMT組的服務物件。這也是為什麼WSO上會有banker說,TMT組可以大量接觸到影視行業大佬們的原因。
Mergers金融網站表示,TMT團隊在招聘候選人不會侷限特定的專業,而是在面試時有特定的篩人方法:Technical題會結合media領域,並且問得更細。
給大家列舉幾道TMT組涉及到的Technical questions
-
Let's say you bought $100 of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hat has a useful life of ten years. After three years, you catch a lucky break: this used equipment is now selling for $130. Assume depreciation has been accounted for in all three years thus far. Walk me through how the sale of the asset for $130 flows through the three statements?
-
Let's say a company has free cash flow of $500 in the last year that a DCF is projected, a WACC of 10%, and a terminal value (found via the multiples method) of $7,000. What's the implied perpetuity growth rate?
-
Let's say that you raise $100 in debt and use the cash raised ($100) to buy a piece of equipment. How does that impact enterprise value?
可以看出,TMT組在面試時的真正意圖,不光是考驗候選人日常生活中對市場的洞察和資訊積累,更考察表達邏輯和思維,是否真正瞭解TMT組實際日常工作時需要的技能。
就拿投行面試最常考的DCF估值法舉例。比如估值一個media company,要能夠做出Buy/Hold/Sell的判斷,並且會用特殊的估值方法和comparables來回答問題。
想知道更多關於投行各group估值的經典題型?想知道投行更多面試題如何準備?WST整理了投行400問福利和原作者進階版投行面試指南,直接掃描文末小助手二維碼,傳送【400】即可領取~

不經過正規化和魔鬼式的訓練,何談年薪百萬?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