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手毀掉了孩子的內驅力…”6歲前,這些行為萬萬不能做,父母再忙也要看看

作者:蒙粉
來源:每日蒙臺梭利(ID:montessori-daily)
最近收到家長後臺留言:說孩子總是坐不住,愛四處跑,一刻也停不下來;
還有的家長反應,孩子上課開小差,東張西望,老師講的內容很多都沒聽進去;
在家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就是不專心,愁死人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專注力,因為這是開啟孩子內驅力之門的一把鑰匙。
然而,很多家長髮現孩子上小學之後,注意力變的不集中。
無論老師或家長不停地重複:“注意點,認真一點,專心一點啊!”,孩子依舊東張西望、坐立難安。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
“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識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
蒙臺梭利博士指出,3-6歲階段的孩子,是注意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家長正確的保護和引導。
想要孩子擁有自覺學習的內驅力,父母首先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專注力。
然而現實卻是,家長經常在不經意間,親手破壞了孩子的注意力。
01
以愛之名,打擾孩子
蒙臺梭利博士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0-6歲的孩子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喜歡新事物、新玩具、新玩伴,孩子們總是對自己未知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心。
然而每當孩子在盡情探索的時候,家長總是有意無意的去打擾孩子。
比如孩子在專心拼積木的時候,就讓孩子專心地玩耍就行。
不要一會問“寶寶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尿尿”、“你拼的是什麼”等可能打斷孩子注意力的言語。
蒙臺梭利博士曾說,“為了讓孩子發展出內在的注意力,他需要在一個持續工作的狀態下,只有這樣的狀態下,他才能夠發展出內在的意志力”。
很多家長,總是忍不住“關心”孩子,一會問熱不熱,渴不渴;
一會拿水果給孩子吃,可謂花樣百出,孩子到頭來也沒多長時間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就是這樣被父母親手破壞的。
02
過度包辦,控制孩子
生活中,父母總是放不下擔心孩子的那顆老母親之心,不管什麼事情都想幫孩子做好,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有在自己的監控下才肯放心。
過度包辦,處處讓孩子受限制,孩子就會對很多事情喪失興趣,沒有了興趣,自然就不用談集中注意力。
愛孩子,想要孩子真正成長,就要捨得用孩子。
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礙孩子的成長,聰明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使用”孩子。
比如做家務,3歲左右的孩子,樂於被“使用”。
自己丟垃圾、收拾玩具、刷牙、整理床鋪、自己穿衣服;
擺碗筷、收拾飯桌、清洗蔬菜;打掃房間、垃圾分類等等,這些都是孩子非常熱衷參與的家務。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作為父母就要捨得放權。
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讓孩子經過不斷練習,把自己分內的事情自己做好。
孩子有了自己探索的自由空間,就會去發現自己興趣,會變得更加獨立、有主見。
更容易專心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進而注意力更加集中。
03
忽視家庭環境的影響
觀察那些注意力好的孩子,其家庭生活總是那麼和諧,伴隨著書香之氣。
當家庭氛圍紛亂嘈雜的時候,孩子是很難養成專注力的。
蒙臺梭利博士透過實驗發現,孩子的注意力不是靠說教來養成的,而是透過專注做某件事情來形成的。
為此,讓孩子找到能夠讓他們專注的事物,是提升孩子注意力最有效途徑,而這就需要有準備的環境。
比如蒙氏教室就是一個有準備的教育環境。
我們為孩子提供大量系統的,與他的身體發育相一致的蒙氏教具,用來吸引他們對顏色、形狀、聲音、觸覺等本能關注。
一旦孩子開始集中注意力,他就將經歷一個又一個狀態的蛻變:
從已知到未知,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這是他們內部心理成長的自然歷程。
育兒秘籍
家庭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對孩子而言,遊戲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沒有一個孩子會抗拒好玩有趣的遊戲,因此,透過遊戲活動來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好的方法。
推薦幾個親子互動的遊戲:
A、聽口令行動。
家長說出一個指令,讓孩子按照指令行動。
比如,向前走一步,拿書架第二排左邊第1本書等等,透過這些互動,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B、複述遊戲。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從行動、語言、衣著等,大人所做的事情,在孩子眼中都是充滿了無限樂趣。
因此,成人可以說出一句簡單的話,讓孩子進行復述,或者說出數字,比如“386”;
讓孩子進行復述數字,孩子複述正確,每次再增加一位數字,以此類推。
孩子在不斷複述當中,注意力得到了加強,還鍛鍊了其記憶力。
C、抽積木遊戲。
跟孩子一起,將積木搭建起來,再將積木抽離,看似簡單的遊戲,卻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認真觀察哪塊積木抽出不會倒塌。
孩子天生就是愛玩,喜歡做遊戲,讓孩子參與到各種興趣的互動遊戲中,注意力相對就會有所提高。
尤其是6歲以下的孩子,特別喜歡跟父母進行互動遊戲,比如在幼兒園學習的一些互動小遊戲、角色扮演等,孩子們喜歡在家裡再次進行重複、溫習,樂此不疲。
透過互動遊戲,從視覺、聽覺、運動協調能力等方面,鍛鍊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耐心和細心的品質。
只要孩子能做到這三個原則: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不破壞環境,父母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大膽讓孩子自由去探索,孩子自然會進入專注的狀態。
*每日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成長交流平臺,一個有內容、有深度、有溫度的公眾號。
今日推薦
《兒童時代》2025全年訂閱

文學 藝術 科學 啟蒙 獲獎無數

獨家598元大禮包

更多精品圖書、雜誌  進本店
進群更優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顧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請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