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訊聽多了,會破壞專注力,“壞”腦子嗎?

這裡是超實用的二條
每篇解決一個育兒小問題,當好媽媽,更當好自己~
有父母給我留言,孩子不願意看繪本,聽故事卻很入迷,有時候自己在旁邊玩積木、玩桌,也要放著背景音樂。媽媽就擔心這樣會不會破壞孩子專注力?還有專家說這會破壞孩子的大腦發育。

我首先要告訴大家,所有東西拋開時間、數量來說,下結論都是耍流氓。
我們得看看,孩子聽多久,聽的頻率、聽的強度,包括孩子本身的狀態,我接下來就一個一個來跟大家解答。
首先,聽影片到底會不會破壞孩子專注力?
我現在處理娃的問題,都有個準則,如果你擔心孩子會出問題,就先仔細觀察孩子的狀態,很多答案都在孩子自己身上。
你得看孩子自己的狀態。比如說你把影片當成了一個背景聲,孩子在那邊做作業也好玩,積木也好,自己看書也好,放著這個音訊的時候,孩子並不沒有被幹擾,而且也像沒事人一樣。有的孩子甚至會更加專注,那就沒有影響。
這個聲音就相當於白噪音或背景音。而有些人的學習方式,是需要這樣的一個白噪音來幫助自己更加沉浸的;
如果孩子一聽到音訊,手上的事情就做不下去了,馬上就被吸引了,這就說明注意力分散了,就暫時先不要聽了。
簡單來說,不想影響專注力,那就不要讓大腦產生需要處理多工的錯覺,多工處理是早期專注力培養的大忌。
如果孩子正在做的這件事是:第一次做、需要大腦參與程度比較高的、較複雜的事情、或者簡單但卻是第一次接觸的玩具(比如新的樂高,新的桌遊等),這些時候,如果還放著“背景聲”,尤其容易引起大腦興奮,就不那麼合適了。
反之亦然,如果你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專注聽音訊的,也不要過多打擾,總之,就是避免娃同時做兩件以上、佔大腦很多工作量的事。
第二個,聽專家說,聽音訊的孩子以後讀書、寫字會受影響,畢竟聽說讀寫,聽說是孩子本能,孩子生下來就開始聽了,咱們還在強化他聽,那讀寫就會有影響了。
聽說讀寫的確很重要,但是一個孩子如果一天就聽半小時或1小時,你說真的會對他的讀寫產生很大的影響嗎?並不會。
但孩子如果所有的時間都在聽,就是不讀不寫,就是肯定會影響。
所以我們不要單看某個單一變數,我建議大家給孩子做一個整體計劃,排一排每天聽的時間用多久,讀書時間多久,寫字時間多久,幫助孩子有更加豐富多樣的安排,並且跟孩子做好約定,這是更加重要的。

第三,聽音訊對大腦到底有沒有損傷呢?
這件事情並沒有一個成熟的一個結論。
當孩子習慣了聽音訊,習慣了看短影片,他對大腦或專注力不一定會有影響,但是可能無法忍受無聊了。人的本性就是喜歡簡單的,它不喜歡太深度的思考。
所以如果習慣了一直聽音訊來輸入知識的一些孩子,我們要有意識的去幫助孩子額外的做一些腦力體操,要讓他去體會無聊,去體會那種深入思考。
那我們怎麼來輔助呢?
我家的常規方法就是給更多好玩的選擇,比如多帶小D去戶外就是最簡單的,如果是在家,那麼桌遊、玩具、繪本等等,都是豐富體驗的方式,帶著孩子進行一些深度閱讀,整本書閱讀。
所以,最想告訴大家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的單一歸因,所有的養育歸根到底要多樣化,第二個父母狀態好、孩子狀態好。
如果這一週你真的特別不想是帶娃了,甩個音訊孩子不找你了,當然可以聽,一週真不影響孩子什麼;
但是當你狀態好了,咱們就要知道日常生活要多樣化,該出去玩出去玩,該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該親子互動就互動,這個才是最關鍵。
這些年寫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問題我沒來得及回覆
歡迎點選下方標籤直達相關內容找到答案哦
話題索引
早教興趣班
親子溝通相處
親子閱讀
性格培養
管教引導
睡眠刷牙
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選擇
好好吃飯
內驅力培養
書單推薦
幼小銜接
婚姻關係
美容健身
資源總結
點選閱讀原文
按關鍵詞搜尋歷史文章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