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扛得住大錢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圖片/CEOBIZ
來源:郭的日記本
關於財富,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
一夜暴富的人大有人在,但能夠長久守住財富的人卻十分罕見。
那些能夠扛得住大財的人,他們做對了什麼?底層的邏輯是什麼?
先說結論:
那些能扛得住大財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極致利他。
提前說明一點:
利他跟格局、人品、覺悟沒有毛線的關係,不要過分美化利他的行為。
其中的邏輯非常簡單,就是利他能夠拿到更大的價值和利益。
如此,無他。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這麼簡單的話,為什麼做到的人那麼少?
看看學校裡的學生,他們難道不知道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們知道,但他們沒有辦法要求自己做到。
這和利他的邏輯一模一樣,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價值,但是沒有辦法要求自己做到。
1、為什麼一定要利他?
早些年,我們常聽說的短板理論,現在為什麼很少有人提了?
在過去,人與人之間因為缺少“媒介”,人們彼此之間的協作機會較少,緊密度也不高。
所以,你必須要搞定自己的短板。否則,你是沒有辦法成事兒的。
今天,有了網際網路,用你的長板去合作別人的長板,就能實現各自的價值最大化了。
自己單幹賺十塊,合作起來你能賺一百,傻子都知道應該怎麼選擇的。
這就是現代人為什麼強調利他的根源!
如果沒有利他的心態,就很難實現更好的合作。如此,誰也得不到好處。
舉個例子,昨天,內蒙古的孫作給我打電話,聊一聊國藥專案的事情。
我們談到三個問題:
第一,他之前想做國藥的專案,但不知道如何開始?
老郭建議他找幾個人一起合作,大家一起拿下一個代理,一起開發市場。
等到市場起來,無論是繼續合作還是分開單幹,都是可以的。
合作的好處有兩個:一是資金壓力比較小,二是市場開發更容易。
孫作昨天打電話就是為了告訴我,他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第二個問題,孫作問,他要不要學習一些網際網路的知識?但自己又不擅長網際網路。
老郭的意見就是別學了,很多時候,你的天花板可能就是人家的起跑線。
人貴有自知之明!
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努力就好了。
第三個問題,如何放大現在的生意?
孫作手上做了兩個專案,老郭建議他對外宣傳的時候,只講一個專案。
這是給自己打標籤。
讓別人因為某一個點認識你、記住你。你做的專案越多,信任感就越低。
然後,再找個合適的圈子,最好是付費的圈子。因為門檻低的圈子,其價值也是低的。
想辦法成為那個圈子裡的“名人”。
藉助圈子的力量,給自己做背書,同時也拿到了流量。
加入圈子,和很多撈女去報名各種總裁班、EMBA班的邏輯是一樣的。
單獨一個撈女,沒人相信她。但如果藉助總裁班這樣的媒介,大家成了同班同學,信任感馬上就建立起來了。
同時,班裡的同學就是撈女的流量,同學們的資源也是撈女的間接資源。
2、老郭為什麼要幫孫作答疑解惑?
因為孫作在做國藥專案的代理商。如果孫作成功了,老郭也就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再講個親身經歷,昨天跟一個專案方開會,一開始老郭看出了對方的思路有問題。
如果直接提出來,很容易讓對方抗拒。如果心態不好的人,可能會崩潰。
於是,很委婉地把問題提出來,而且,還把理由和解決方案都一併講給對方聽。
對方不但接受了建議,還表達了誠意十足的感謝。
按道理說,對方是我的合作方,如果很隨便地提出建議,很容易讓別人覺得你在好為人師。
講真,老郭並不是出於所謂的高尚、格局之類的目的,而是因為利益。
確實是發自內心地希望對方能把專案做好,希望對方能夠賺到錢。
只有對方賺錢了,我們的合作才能長久一點,大家才能一起賺到錢。
劉潤在《底層邏輯》一書中,分析過人的三種心態:
第一種是雞的心態,就是“你一定要輸”;
這是一種常見的心態,特別是在底層群體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因為自己總是贏不了,對於別人的贏,心理上往往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別人輸。
老郭的文章也經常說,底層牛馬想要翻身改命,就要儘快換圈子、換環境。
試想一下,身邊聚集著一群希望你輸的人,那會是怎樣的風水?
第二種是雀的心態,就是“我一定要贏”;
這種心態比前一種心態要好一點,至少還有自私的目的。
但這樣的人,下場一定是孤獨的,註定了單打獨鬥、孤家寡人的結局。
看看身邊那些總是喜歡佔便宜的人,誰會願意跟那樣的人合作?
沒有人願意跟你合作、支援他,單靠他一個人的努力,當然也就拿不到大結果了。
第三種是鷹的心態,也就是“我們要一起贏”。
優先別人贏、先讓別人拿到利益和好處,唯有如此,你才能贏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援。
願意和你合作的人多了,你才有資格挑選合作的物件。
看看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定有一些極其大方的人,他們對人熱情、好朋好友。
對於那個大方的人來說,他周圍的大部分人都在佔便宜,並不能給他創造價值。
但是,只要有少數幾個人能夠創造價值,也就足夠了。
後面的收穫,能夠輕鬆覆蓋掉前面的投入。
就好像做廣告一樣,很多老闆都知道,一半以上的廣告費都是浪費的,但大家並不知道是哪一半。
對於老闆來說,能夠實現他的總目標也就夠了。至於說浪費了多少的廣告費,還重要嗎?
透過極致的利他,讓別人從你身上拿到利益,進而聚集到足夠多的人。
這才是賺錢的最高境界呢。
3、為什麼窮人不能這樣做呢?
因為窮人需要面對很多的現實情況,現實條件不允許他這麼做。
老家的一個侄子,現在在杭州跑外賣,每天很努力。
因為他要賺錢,他要把結婚的錢賺到手。然後,還要存錢買房子、養家。
如此情況下,他只能選擇眼前的利益了。
我也給他說過,讓他學一門手藝、精通一個行業,進而一勞永逸。
但是,他害怕,害怕萬一不成功了,當下的這一切也沒有了。他不敢賭。
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他不做大的調整和改變,就會一直陷在這個坑裡出不來。
都知道出賣體力和時間賺錢的行為最低端,更知道錢賺錢才最高效的。
但現實中,並沒有多少人能夠控制住自己的人性,進而去做正確的選擇。
既沒有覺悟,也沒有決心和魄力,想要改命,又談何容易?
極致的利他,本質上就是一種極致的利己行為。
寫在最後的
那些真正的高手,都是那種看起來傻傻的人。
反倒是那些碌碌無為的人,看起來都是很精明的樣子。
一方面,那些高手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到了自己專注的領域。
只有在自己擅長的地方,才能看到他們容光煥發、能量滿滿的一面。
而那些碌碌無為之輩,他們把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捷徑、套路上面了。
看起來八面玲瓏,實際上毫無實用價值。
另一方面,那些高手都是懂得付出、利他的價值,他們甚至會主動讓外人佔便宜。
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贏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援,進而擁有更好的選擇權。
昨天的文章裡,老郭提到一句話:
要麼一起雙贏,要麼就別合作。
一定要想辦法支援孫作這樣的合作伙伴,無論是情緒上,還是實際利益上。
一定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讓他接受建議,並做出來具體的行動、拿到良好的結果。
孫作贏了,老郭也就贏了。讓孫作先贏,老郭的贏只是順帶的事情。
幫助值得幫助的人,而不是需要幫助的人。
任何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給到對的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正所謂,選擇大於努力。
小財靠勤,中財靠德,大財靠命。但若不懂利他、深耕、剋制,財運來了也接不住。
財富是一場修行,修的是心性,煉的是格局。
扛住大財的秘訣,從不是捷徑與運氣,而是一種反人性的堅持。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