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為家:觀潮10年
如約而至的 2025,我們既歡欣自喜,又等不及開始回望和追問。十年了,是什麼神秘力量讓“觀潮”步履不停?是什麼面貌或氣質讓我們得到大家的喜愛和信任?當十歲的“觀潮”卸下初生的青澀,又還有哪些問題、任務和願望要求這項小微事業去忐忑迎接?
打動大家的始終是我們“這撮人”,對嗎?是穩定、活潑、聰慧、友愛、情同手足的“觀潮”小團隊,是相互扶持、共同成長並逐漸作為一個集體嶄露頭角的“潮汕電影新浪潮”,是那些一直推動並見證潮汕電影發展的機構、企業、同行者,以及每一位慷慨以掌聲相待的觀眾。我們互相提攜、鼓舞、體諒,如家人相待。我們又創造了一些新的困惑,不是嗎?為什麼偏偏是“觀潮”?是得益於潮汕得天獨厚的文化土壤,還是潮汕人與生俱來的鄉土情懷和抱團習慣?走過這十年之後,我們深知每一種因素都必要卻從不充分,也才理解“大家”沒有字面看起來地理所應當。
面對山海之間、海海相連的這片區域,我們一直避免使用“家園”這樣的詞彙。害怕它過度美化了一個地方,不講道理地建立起具體的人與一個抽象概念的聯絡。作為潮汕的居住者,我們是天生的家園批評家。自始至終,“觀潮”的思考、介入和落實的每一項工作,都源於我們對於“家”的深切懷疑。在滾滾紅塵裡覓地而棲的你我,都曾或多或少地嘗試過逃離:逃離家鄉、家族、家屋,甚至家庭······直到空洞或疼痛終於迫使我們與“家”正眼相望。此去經年,“家園”才終於以一種終極歸宿的姿態在遙遠處招手,背井離鄉的人們方悻悻調轉方向,慢步邁向心之所安。
身心的錯置、文化的遊離、關係的消散絕非是潮汕獨有的處境,但或許潮汕作為一個倖存的樣本提供了觀看的角度和實踐的方法。我們更願意去接納和質問這些議題,是因為我們與故往或老去的先輩一同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跌宕和散落、恐懼和辛勞;我們之所以還能夠聯結和發聲,是因為我們仍尚且在自然與人居、語言與食物、生活與儀式中看到“家園”的蛛絲馬跡和持續存在的可能;我們年復一年地以潮汕電影為藉口,牽引著區域內外的朋友去遊歷、觀察、記錄、提問、創造和分享,是因為我們自己想過了拋入了曉得了——要為了“家”,才能成為“家”。
站在原地打轉而不慎前行數里的航船上,我們才將將撥雲見月。衷心感謝允許“觀潮”走到此刻的每一位“家人”,請為我們共同創造和經歷的這十年歡呼雀躍。也誠摯邀請還在尋找“家園”的朋友來到現場,讓我們解決你的部分困惑,也讓我們一同珍視日常生活的成就和這片刻的歡愉。


2/1 初四
2025
14:00-17:00
故事會《再jiàn家園》
陳楸帆、陳椰、鄧忠庭、林書盛
|
東湖多功能
會議廳
|
17:00-18:00
駐地展覽《為家迴響》開幕
胡茂帆、肖瑞昀
|
東湖
海員俱樂部 2 樓
|
19:00-22:00
戶外電影放映#1
《英歌》《潮州熱》《荔鏡記》
|
東湖戲臺
|
21:00-24:00
音樂《鄉村鄉村#1》
李奕瀚、胡茂帆、林書盛
|
嚴氏家塾
|


2/2 初五
2025
10:00-12:00
工作坊《家人的手: 無聲的對話》
冰娜、Singing
|
東湖
海員俱樂部 3 樓
|
14:00-18:00
觀潮考察團:汕頭海員之家巡禮
陳斯楷@哈燒茶書齋
|
汕頭港⇨小公園⇨葛洲村⇨東湖村
|
19:00-22:00
戶外電影放映#2
《陳小姐的森林》《帶你去見我媽》
|
東湖戲臺
|
19:30-22:30
新春觀潮之夜:短片集錦
江耿、黃文禮、陳芳、陳嘉梓
|
華通影城
(汕頭永珍匯店)
|
23:00-深夜
音樂《鄉村鄉村#2》
林栩、mafmadmaf、1334、Pegasas
|
嚴氏家塾
|


2/3 初六
2025
14:00-17:00
觀潮好望角
盛夏觀潮 2025 實地預覽
|
北山灣、好望角
|

(一)
觀潮午後故事會
《再jiàn家園》
陳楸帆、陳椰、鄧忠庭、林書盛

《為家:新春觀潮 2025》的主題故事會,邀請四位在各自領域持續深耕和深省的在地實踐者,從攝影、建築、音樂、文學等維度,解讀 “家” 與 “家園” 的具體內涵,分享他們與家園之間的深厚情感和動人故事。
鑑戒的「鑑」—— 陳楸帆
建造的「建」—— 陳椰
見微的「見」—— 鄧忠庭
薦舉的「薦」—— 林書盛
活動資訊
觀潮午後故事會《再jiàn家園》
2月1日(初四)14:00 – 17:00
東湖多功能會議廳
掃碼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活動免費,但收取 15 元防鴿費,現場核銷後會全額返還。

* 更多活動詳情
敬請留意「觀潮KwanTeo」後續推送

陳楸帆
汕頭人,作家、翻譯及未來學家,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博古睿學者等。主要作品包括《荒潮》、《AI未來進行式》、《人生演算法》、《零碳中國》、《山歌海謠》等十餘部作品,被廣泛翻譯為二十多國語言,先後多次獲得茅盾新人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中國科幻銀河獎、《亞洲週刊》年度十佳小說、德國年度商業圖書等國內外諸多獎項。他關心人工智慧與科技倫理、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行星文明與心靈哲學等。
我的科幻奧德賽:
從《荒潮》到潮汕未來主義

陳椰
哲學博士,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研究方向:中國思想史、嶺南歷史文化。
宅茲鄉土·歸根覆命
——我與家鄉的文化保育

鄧忠庭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攝影家協會理事兼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以汕頭礐石之山為觀照物件,以收集的歷史影像與拍攝的個人影像共同構建了一個公共記憶與個人體驗交織暗湧的視覺世界。
“藏”不住的家庭小影

林書盛
野草寮樂隊主創,潮汕在地文化愛好者。2013年組建樂隊並開始實踐潮語歌謠音樂創作,期間邊創作邊學習潮語方言,也重拾兒時潮州鑼鼓絃樂記憶,進而對潮汕在地文化產生深刻連結。2024 年 7 月 19 日,樂隊釋出了錄音室專輯《猛走》,為其成立近 10 年創作的集中呈現。
用潮語音樂
把家鄉帶在身上!
(二)
觀潮駐地
展覽《胡茂帆:為家迴響》
工作坊《家人的手:無聲的對話》

由“為家”的核心概念延伸而去,觀潮邀請兩組駐地創作者從“家”的外在處境和內部問題出發,探討和呈現普遍和具體的“家”。
聲音藝術家胡茂帆在“為家迴響”的駐地專案中,將以礁石自然環境中的行為創作、音樂現場等多種形式,展現聲音文化的複雜與多元;而冰娜和Singing則讓我們在羽毛般觸碰和具有韻律感的按摩中,放鬆和放下固有的認知,觀察和聆聽彼此真實的感受,在無聲中探索家庭成員之間新的對話。

藝術家:胡茂帆
策展人:肖瑞昀
影像共創:飛行映畫
書店共創:林鋼

家庭按摩工作坊
冰娜&Singing@啵啵舞廳
活動資訊
《胡茂帆:為家迴響》觀潮 x 礁石書店
開幕儀式:2月1日(初四)17:00 – 18:00
展期:2025.2.1 – 2025.2.17
地點:汕頭市東湖村海員俱樂部 2 樓
Open Call:徵集與潮汕在地文化相關的作品,探討集體精神與個人記憶,展現自我表達與身份塑造在文化融合中的重要意義。(作品形式不限,入選作品將同期展出)參與徵集請點選此處。
《家人的手:無聲的對話》家庭按摩工作坊
時間:2 月 2 日( 初五)10:00 – 12:00
地點:汕頭市東湖村海員俱樂部 3 樓
Open Call:以家庭形式報名(預設一位“孩子”一位“家長”,建議成年人參與)工作坊或參與徵集請新增微信berberballroom
* 更多活動詳情
敬請留意「觀潮KwanTeo」後續推送

胡茂帆
(藝術家)
廣東海豐人,現居廣州。重度農村愛好者,長期用影像和圖片記錄海陸豐和珠三角地區的民間民俗活動。同時是一位音樂人,主要用廣東海陸豐福佬話創作歌曲,民間音樂研習者,書店愛好者。2024 年,他以個人身份參加廣州聲音共和livehouse主辦的演出,主題為“大地轟鳴”以重返土地、族群和方言,與其他樂隊共同展演全國各地根源性母語音樂。

肖瑞昀
(策展人)
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影像研究碩士,華南師範大學新聞攝影系本科。自 2014 年參與連州攝影年展以來,她便投身於影像藝術的實踐與研究,並先後在多個藝術機構工作和媒體撰稿。

冰娜
生於潮汕,長居上海。身心社群啵啵舞廳主理人,接觸即興帶領者,水中療愈師和泰式按摩師。曾在上海西岸美術館帶領公教肢體專案《無限的遊戲》,並接受過BIE別的專題報道。

Singing
啵啵舞廳製作人,生於潮汕,長居上海。透過演出策展持續探索表演藝術的邊界與參與社會運動的可能。
(三)
觀潮夜半《鄉村鄉村》
李奕瀚、胡茂帆、林書盛
林栩、mafmadmaf、1334、Pegasas

夜幕如一塊黑色綢緞覆蓋鄉村,嚴氏家塾的古樸輪廓在月色下若隱若現。一眾以地方為養分的音樂人將在這裡,用他們的音樂魔法,讓鄉野中的希望之火生生不滅。
LINE UP
#1:李奕瀚、胡茂帆、林書盛
#2:林栩、mafmadmaf、1334、Pegasas
活動資訊
鄉村鄉村#1
2月1日(初四)21:00 – 24:00
嚴氏家塾
掃碼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活動免費,但收取 15 元防鴿費,現場核銷後會全額返還。

鄉村鄉村#2
2月2日(初五)23:00 – 深夜
嚴氏家塾
掃碼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活動免費,但收取 15 元防鴿費,現場核銷後會全額返還。

* 更多活動詳情
敬請留意「觀潮KwanTeo」後續推送

李奕瀚
玩具船長樂隊的詞曲作者和主唱。其創作的代表專輯有《外國客》《大島小島 鹹鹹就好》《青春照相館》。
他也是電影《爸,我一定行的》和《帶你去見我媽》的音樂總監。

胡茂帆
音樂人,主要用廣東海陸豐福佬話創作歌曲,民間音樂研習者。2024 年,他以個人身份參加廣州聲音共和livehouse主辦的演出,主題為“大地轟鳴”以重返土地、族群和方言,與其他樂隊共同展演全國各地根源性母語音樂。

林書盛
野草寮樂隊主創,潮汕在地文化愛好者。2013 年組建樂隊,與潮汕在地文化產生深刻連結。2024 釋出錄音室專輯《猛走》,為其成立近 10 年創作的集中呈現。猛走!猛走!躍然姿態可解讀為一種當代生活策略,隱含打不過即逃的主張,也是對自我身份意識找尋與確認。

林栩
獨立療愈電子音樂人,「無硯」創新電子音樂組合成員。作為Beatbox十年老炮,2013 年組成“歸-Beatbox 團隊”,多次擔任國內各比賽評委;來自汕頭,作為一名超過十五年的獨立音樂人,熱衷於電子音樂,將要啟航到比 4/4 拍更遠的領域,挖掘散佈在各處的異世界先鋒元素,創作出大自然與節奏的共振。

mafmadmaf
出生併成長於廣州,生物學畢業,以“合成”來概括他的創作方式,無論是聲音上或是視覺上,皆以單位元素的篩選、排列、合成來構建而成。作品涉及聲音藝術、裝置、影像、出版物等,以極簡主義為特質,透露出其浪漫而剋制、樂於實驗的內在精神。從事平面設計工作至今 14 年,2020 年起運作獨立出版機構 Jyugam。

1334
曾就讀於汕頭丹霞小學,常駐北京的音樂工作者。參與“暈蓋/不行動/sirens light house”等樂隊,個人計劃“美玉”,也為藝術影像/獨立電影/時裝週配樂,偶爾試著放放歌。

Pegasas
作為在深圳長大的汕頭人,Pegasas的信條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結合從而誕生出全新的潮流。作為色譜(Chromaphony)的創始人,他用多種電子合成器組合演出的方式在行業內更是有著探路者的稱號,曾受邀作為宇宙電音節、中國製噪等音樂節的特邀演出嘉賓。
(四)
觀潮考察團
汕頭海員之家巡禮
陳斯楷@哈燒茶書齋

以三個海員俱樂部貫穿其中,總體呈現為:汕頭國際海員俱樂部——汕頭港海員俱樂部——摩羅街——葛洲訓庭別築——葛洲海員俱樂部路線一覽。

活動資訊
觀潮考察團:汕頭海員之家巡禮
2月2日(初五)14:00 – 18:00
*集合地點將在報名成功後通知
掃碼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活動免費,但收取 15 元防鴿費,現場核銷後會全額返還。

* 更多活動詳情
敬請留意「觀潮KwanTeo」後續推送

陳斯楷
田野調查者,公眾號“哈燒茶書齋”主筆。主要研究近代移民史與僑鄉發展史。對渡口/港口/航行有特殊感情。
(五)
「觀潮展映」
戶外電影放映、新春觀潮之夜

戶外展映試圖重現鄉村放映的溫馨舊時光,鄰里相聚、老少同歡。圍繞媽媽、回家、過年和團圓的主題,我們在歷年的優秀作品中選擇了幾部適合拖家帶口觀看的特色影片。新春觀潮之夜則一如既往挑選和展映過去一段時間潮汕電影短片中的驚喜之作。2024 年對於潮汕電影而言,堪稱是佳作頻出的大年。
活動資訊
戶外電影放映#1《英歌》《潮州熱》《荔鏡記》
時間:2月1日(初四)19:00 – 22:00
地點:東湖戲臺
* 公開活動,不設留座
戶外電影放映#2《陳小姐的森林》《帶你去見我媽》
時間:2月2日(初五)19:00 – 22:00
地點:東湖戲臺
* 公開活動,不設留座
新春觀潮之夜 (短片集錦)
2月2日(初五)19:30 – 22:30
華通影城(汕頭永珍匯店)6號杜比巨幕廳

映後嘉賓:江耿、黃文禮、陳芳、陳嘉梓
* 更多活動詳情
敬請留意「觀潮KwanTeo」後續推送
2月1日(正月初四)
戶外電影放映

01. 《英歌》(未定稿)
導演: 朱曉鵬
型別:動畫短片
語言: 普通話、潮汕話
迷失於城市的阿鳴被迫回到家鄉,機緣巧合下結識了村裡英歌隊的成員,展開了一系列關於英歌舞的神奇的經歷,也終於透過回憶起兒時與英歌舞的緣結,走出了迷失的困境,找回自我。

02. 《潮汕熱》
導演: 陳堅杭
型別: 紀錄片
語言: 潮州話
影片記錄了廣東潮汕地區“鬧熱”這一風俗的由來以及現今發展情況,透過大吳華僑千里迢迢捧佛像回鄉祭拜、紙影戲藝人常年奔波各村延續手藝、鄉村婦女勤勞張羅“鬧熱”祭品等幾個故事來表現。

03. 《荔鏡記》
導演: 朱石麟
型別: 戲曲片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中國明代傳奇作品。據流傳於潮汕、閩南的陳三五娘故事改編。敘述泉州人陳三送兄陳伯賢赴廣南任所,路經潮州,在元宵燈市與五娘)邂逅,互相愛慕。黃之父母已將五娘許配豪富林大,下聘之日,五娘踏壞聘禮,趕走媒人。翌年,陳三重遊潮州,兩人再遇,五娘投荔枝定情。陳三喬裝磨鏡匠,打破寶鏡,賣身黃家為奴。在婢女益春促使下,兩人終成連理,並相偕私奔。陳三被捕入獄,幸得其兄相助,與五娘團聚。
2月2日(正月初五)
戶外電影放映

01. 《陳小姐的森林》
導演: 杜來順
型別: 動畫短片
語言: 潮州話
講述了中國社會變遷以及移民潮背景下,一個汕頭家庭從 19 世紀至今橫跨六代人的故事。在這個 150 年的家庭歷史故事中,每一代人都面臨著一個問題:離開還是留下?這部電影是導演杜來順對自己在尋根過程中所產生的思考的成果。“如果我的祖先沒有離開汕頭,我的家庭會變成什麼樣?”

02. 《帶你去見我媽》
導演: 藍鴻春
型別: 劇情片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潮汕話
澤凱跟靜珊交往兩年了,兩個人在深圳一起打拼,相伴相依甚是幸福。但在汕頭老家的媽媽,卻不知道澤凱已經有了女朋友,不停地給澤凱找物件,甚至安排人跑到深圳來跟澤凱相親。
澤凱知道,要讓媽媽接受靜珊是很難邁過去的坎,因為靜珊有過一段婚姻,所以遲遲沒有跟家人介紹過靜珊。但媽媽不停地催婚,澤凱不得不面對,最終決定跟靜珊領證結婚,帶她回家,跟媽媽坦白一切。
2月2日(正月初五)
新春觀潮之夜

01. 《天書》
導演: 江耿
片長: 15分鐘
型別:故事短片
屬性:個人作品
失竊的經書,河邊的水怪,將至的颱風······潮汕拜神民俗三章,搏杯辨是非,放生通陰陽,倒伏知未來。

江耿,1998 年生於廣東揭陽,少時自學繪畫,後從事插畫相關工作,偶然成為導演,2022 年拍攝個人第一部短片電影《觀眾》,獲得第四屆多倫多木蘭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評委會獎,2023 年主演長片電影《佛走過田埂》,獲得第十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藝術探索獎,目前一邊做自媒體一邊拍電影。

02. 《魔法阿嬤的故事》
導演:阿爽
片長:9分鐘
型別:紀錄短片
屬性:“阿爽阿遊呀”頻道作品
一位潮汕奶奶的魔法世界。

阿爽阿遊呀,是一個雙人up頻道,阿爽的前身是設計師,阿遊的前身是文案,2 年前,我們都被裁員了,所以做影片的動機並不是什麼夢想,而是一件“不得不”的事兒,沒有什麼具體的風格,就是儘量對生活保持一點真實的反應,儘量說人話,目標是希望能從vlogger進步成真正的filmmaker。

03. 《故土之願》
導演:紀哲瀚
片長:19分鐘
型別:故事短片
屬性:畢業作品(四川傳媒學院)
一個被髮配到距離地球數光年外開普勒a上的克隆人編號0921 由於想逃回地球,被監管者鷹犬追殺。在逃亡中一次次的“宇宙疼痛” 襲來,他也終於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並在生命最後一刻將訊號向本體的家人,向無邊的宇宙發射出去。
獲得星浪科幻藝術節星浪獎、義大利威尼託國際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獎、提名最佳敘事短片、最佳服裝設計。入圍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光明科學城創意未來科幻短片大賽等。

紀哲瀚,導演、編劇,2023 年畢業於四川傳媒學院電影學院戲劇影視導演專業。偏愛透過不同的電影型別探討故鄉、家庭、人之間的關係。目前主要作品有《伴伴》(2022)與《故土之願》(2023)。

04. 《海水泡的茶是什麼味道》
導演:黃文禮
片長:23分鐘
型別:故事短片
屬性:“山海計劃”扶持作品(羊城晚報報業集團)
工作的茶廠將要成為旅遊景點,逝去的愛人也逐漸在夢中消散,越南歸僑採茶工阿建在這平靜又寂寞的日子裡,尋找著一聲又一聲的迴響……
入圍第 46 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第 19 屆札幌國際短片電影節、第 8 屆 86358賈家莊電影短片周和第 11 屆重慶青年電影展。

黃文禮,廣東籍導演,本科畢業於汕頭大學新聞學院,後獲賈樟柯“優才計劃”全額獎學金,於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進修。導演作品《阿鄧》《阿雲》《海水泡的茶是什麼味道》曾入圍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札幌國際短片電影節、86358 賈家莊短片周等海內外電影節展。

05. 《一潭死水》
導演:陳芳
片長:22分鐘
型別:故事短片
屬性:畢業作品(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研究中心)
東莞錶帶廠的女工盛蘭,性格孤僻,獨來獨往,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流水線上機械重複地裝配錶帶。盛蘭厭惡這個工作和環境,她對小山的暗戀成為她徹底平庸生活裡僅有的激情。可小山突然死亡,絕望的她無意間招來小山的鬼魂,卻讓她的生活陷入更深的泥潭。
入圍 2024 年第十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FRAME她的一幀”單元和第二十六屆首爾女性電影展亞洲短片單元。

陳芳,來自廣東潮汕地區,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創作碩士。致力於創作具有個人風格的型別電影,在商業與藝術間遊走,同時不斷探索和挖掘女性敘事的獨特視角。2022 年長篇劇本《王彩玲女士》入選第 13 屆廣電總局“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另有多部短片在電影節展中展映。短片《聯名信》曾在新春觀潮 2024 展映。

06. 《消失的僑批》
導演:陳嘉梓
時長:11分鐘
型別:動畫短片
屬性:畢業作品(中國美術學院)
《消失的僑批》以小公園的空間場域作為研究物件,回溯小公園 200 年曆史的興衰變化,以“僑批”和“下南洋”作為敘事線索,收納時代敘事、家國敘事、個體敘事等不同尺度的內容,形成以“僑批”(家族與記憶)-“方誌”(空間與敘事)-“口述”(個體與回憶)為結構的敘事表達。透過一個唱戲人家族的經驗,鉤沉出了一個大時代卷著無數小人物向前湧進的歷史。

陳嘉梓,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混合媒介導演、數字藝術創作者;連續履帶ContinuousTracks工作室主理人。致力於透過數字影像與多媒介空間敘事創作反映社會與人的尺度關係及自我觀點表達。作品透過數字影像與多媒介敘事創作獲得多個獎項及榮譽,並曾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西岸美術館、ADAE亞洲數字藝術展(北京時代美術館)、浙江展覽館等地展出,獲得白金創意、CGDA、IDC設計獎、CADA日本概念藝術、紅陽獎中日設計藝術大展-金獎等國內外多個獎項。
新春觀潮 2025|更多活動詳情
將會陸續在「觀潮KwanTeo」進行推送,
敬請關注!
OK!老爺保賀,我們新春觀潮見 :-p

組織資訊
出品:南光、潮汕集錦、況潮
策劃:觀潮KwanTeo
主辦:中共汕頭市濠江區委宣傳部
聯合主辦:濠江區廣澳街道、濠江區東湖村
協辦:飛行映畫、文化落腳、哈燒茶書齋、林 768、華通影城、汕頭永珍匯
在地夥伴:老柴枝、壯雄薄殼宴、潮陽蹤影堂、津渡放映、小圃釀造、幸庭
行業支援:潮州文創、尊正、閱流、光魔、卓曜科技、耐司、七工匠
同行者:波戶、一帳、HAKO、厝cu、LOTTA、未來奇遇FATURE
合作媒體:南方網、南方+、南都娛樂、南方週末、澎湃新聞、第一財經、汕頭融媒集團、今日濠江、生活雜誌、單讀、青年志、Nowness、Another Man、T Magazine、回南天、一時半刻、導筒、凹凸鏡、陀螺電影、長光裡、跑路藝術小組、濠聯青年···
院校支援:南方科技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珠江電影學院
工作團隊
出品人:林齊斌、陳功銘、陳柏麒
策展人:陳柏麒
特邀策展人:沈丹揚、肖瑞昀
總策劃:陳功銘
前場組:江文濤、翁楷、林依琦、張少敏
後場組:邱奕枳、餘曉妍、方人
志願者:陳錦浩、趙雲昊
品牌策劃:來勁、王涵
媒體公關:靈廬
視覺設計:Riverside Studio London
觀潮 KwanTeo
“觀潮KwanTeo” 是創立於 2015 年的非營利文化事業,專注於“潮汕世界”的發掘建造和“世界潮汕”的遊走串聯。
憑藉電影這個超越語言、族群和國別的綜合藝術媒介,“觀潮” 在收集、研究、分享和創作“潮汕電影”的過程中,將腳下這片尚且自洽的文化拼圖嵌入多元而紛攘的當代情境中;也透過不斷促成人群的聯結和思想的交融,為家園的再造提供一種在地性的世界經驗。
不同的目標受眾和文化產品組合自然地形成了大眾向的 “新春觀潮” 和專業向的 “盛夏觀潮” 兩大年度旗艦活動,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實驗室(生產)、嘉年華(供給)、考察團(消化)、檔案庫(沉澱)為支柱的自迴圈系統。10 年來,“觀潮” 見證了百多位潮汕籍 / 裔電影創作者的個人成長和團隊成果,不同程度地參與了超過 50 部長、短片電影的創作和製作過程,並作為“潮汕電影資料庫”的發起者和耕耘者,持續梳理、詮釋乃至創造“潮汕電影”的自我敘事和歷史認同。
南光 NANGUANG
廣東南光影視器材有限公司創建於 1992 年,公司位於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佔地 44000 平方米,員工總人數 900 多人,是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一體化的技術型公司,公司專業生產影視攝影類 LED 燈具,產品廣泛用於影視拍攝、電視臺演播室及新聞採訪、宣傳影片及平面攝影等。產品銷售遍佈全球 85 個國家和地區,多次榮獲國內外最佳燈光大獎,公司擁有 239 項科研專利,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裝置製造商和創新者,打造成為受世界尊重的中國品牌。
潮汕集錦
潮汕集錦,是專注潮汕味道的食品品牌。踐行時間造物理念,專注挖掘潮汕味道,以五年釀造零新增魚露為開端,潮汕集錦希望透過更優質的食材、更乾淨的配方、更地道的製法,傳遞潮汕在地風味,探索日常生活靈感。
關注觀潮KwanTeo,訂閱後續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