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關鍵詞:結直腸癌;腹膜轉移;腫瘤微環境;單細胞分析;Nature Cancer
我們每週都會與大概10位來自於中國的醫生科學家進行交流。很多朋友的困擾是:“我是臨床醫生,哪有時間更新文獻和做科研設計、指導科研啊?”。
其實,我們一直建議:找合作啊。
比如美國模式:作為PI的醫生,直接從NIH那裡挖來熟悉其基金所涉及技術手段的博士後。MD + PhD是最常見的組合。
除此之外,臨床-基礎科研結合也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方法。
所以本次我們以一篇發表在Nature Cancer的研究為例,看看如何做基臨合作。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型別,約20%的患者在診斷時已出現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僅為15%左右。
腹膜是結直腸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腹膜轉移(Peritoneal Metastases, PMs)的存在不僅反映了疾病的晚期階段,而且目前的治療手段對這些病變的效果有限。
儘管患者在接受細胞減滅術和腹腔熱灌注化療後仍可能復發,這使得針對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治療成為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傳統的治療手段如細胞減滅術和腹腔熱灌注化療,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但複發率仍然較高,這提示我們需要從更深層次理解腹膜轉移的生物學機制,以開發更有效的治療策略【1】。
2025年2月18日,Guoxiang Cai 等研究學者們在Nature Cancer 雜誌發表了題為 Microbiome dysbiosis, neutrophil recruitment and 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mesothelial cells promotes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的研究論文【2】。
本研究透過單細胞分析揭示了結直腸癌腹膜轉移中微生物組失調、中性粒細胞招募和間皮細胞間充質轉化(MMT)的關鍵作用,並透過靶向間皮素(MSLN)抗體成功抑制了腹膜轉移的進展,為治療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如需原文,加healsana並備註20240218NC)
主要研究結果
本研究採用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對12例患者的48份配對樣本(包括原發結直腸癌、腹膜轉移以及相鄰正常組織)進行了分析,共獲得超過316,069個單細胞的轉錄組資料。透過對比正常結腸、原發結直腸癌、正常腹膜和腹膜轉移組織的細胞組成和基因表達譜,研究揭示了腹膜轉移的獨特微環境特徵。
研究發現,結直腸癌組織中存在微生物組失調,表現為特定細菌(如Fusobacterium)的富集。這種失調與中性粒細胞的招募和炎症反應密切相關,促進了腫瘤的進展。
在結直腸癌中,中性粒細胞表現出促腫瘤的表型,而在正常腹膜中,中性粒細胞則具有抗腫瘤功能。腹膜轉移中中性粒細胞的缺失與微環境重塑有關。
腹膜轉移中的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主要來源於間皮細胞,透過間皮細胞間充質轉化(MMT)形成。這一過程不僅改變了間皮細胞的表型,還重塑了腫瘤微環境,促進了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
透過靶向間皮素(MSLN)抗體阻斷MMT過程,研究在小鼠模型中成功減少了腹膜腫瘤負荷,表明靶向MMT可能是治療腹膜轉移的有效策略。

圖. 比較正常結腸、原發結直腸癌、正常腹膜組織和腹膜轉移的微環境揭示其獨特特徵
編者按:
1)本研究為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和思路。
透過揭示微生物組失調、中性粒細胞招募和間皮細胞間充質轉化在腹膜轉移中的作用機制,研究不僅增進了我們對腹膜轉移生物學的理解,還為開發針對性的治療策略奠定了基礎。
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索微生物組與腫瘤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透過調節免疫微環境來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
此外,靶向間皮細胞和MMT過程的臨床應用前景值得進一步研究,有望為改善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患者的預後帶來新的希望。
2)這也是一項高質量的研究模板。還是基於PICOS原則來解析。
A,臨床醫生(MD)
的關鍵角色,是提出重要而未解決的臨床問題,並做好臨床表型的梳理。透過規範的臨床診療,確定受試者(P)的臨床特徵和分組。
B,生物科學家(PhD)
的關鍵任務,是應用最新的技術手段,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能夠找到差異化生物標記,而且這個生物標記還有功能,則進一步驗證對該靶點進行干預後(I)的動物實驗結果(O)。
C,研究流程:
以解決MD提出的某一特定臨床問題為目標,PhD設計實驗,MD準備最高質量的臨床樣本,PhD研究和分析結果;最後對可能的潛在靶點進行干預。
D,進一步研究:
如果該干預有效,下一步就是最佳化產品,甚至推進到臨床階段。
參考文獻:
【1】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4-00878-y
【2】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5-00910-9
宣告: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讀公開的研究論文及其發現,以作科學文獻記錄和科研啟發用;並不代表作者或本公眾號的觀點。
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完整而客觀的資訊視角,我們有時會分享有衝突或不同的研究結果。請大家理解,隨著對疾病的研究不斷深入,新的證據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結論。
編輯:Amber Wang,微訊號:Healsana;加好友請註明理由。助理:ChatGPT
征戰CS公眾號,以分享癌症領域最新研究為主旨,希望由此推動由實驗室向臨床應用的轉化。歡迎您的投稿與合作;也希望其他醫學科學家以推文的形式分享您的研究成果。
點選
,關注癌症研究進展
運營:美國Healsan諮詢公司CA專案組,專注於臨床科研及臨床試驗的服務公司,擅長於針對癌症的臨床科研設計及臨床試驗結果的報告撰寫。
網址:https://heals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