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12日,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舉辦了其年度投資者日活動,資深高管們在此次活動中深入闡述了公司未來的增長戰略,特別強調了私募市場和技術業務日益增長的貢獻,以及其他結構性增長業務。此次投資者日不僅是貝萊德向投資者彙報業績的機會,更是一次展示其前瞻性企業戰略和業務展望的盛會。貝萊德的2030年願景,深深植根於其作為客戶受託人的核心使命,旨在利用其規模和技術優勢,將投資者與資本市場的長期增長緊密連線。
貝萊德總裁Robert Kapito、副董事長Philipp Hildebrand和智庫主管Jean Boivin等高階主管在每年的全球展望會議上都會深入探討經濟與市場前景及其對投資組合的影響。這些討論形成的年度全球展望報告,為貝萊德的整體經濟框架提供了重要資訊,並使其更加確信當前正處於一個極為特殊的經濟轉型期。貝萊德認為,這並非典型的商業週期,而是由多項重大趨勢所推動的經濟轉型。自2020年以來,貝萊德一直堅持“我們正處於非典型的經濟週期”這一觀點,認為人工智慧(AI)等重大趨勢正在永久性地改變全球經濟面貌。在這一獨特的轉型環境中,公司需重新思考投資的本質,並持續尋找轉型中的受益者。
一、重塑金融格局:私募市場與技術賦能
貝萊德堅定地認為,重大趨勢正在重塑整體經濟及其長期發展軌跡,如今的焦點已不再是短期經濟波動導致的經濟擴張或衰退。在這種截然不同的市場環境中,投資的本質被顛覆。投資者可以在實體經濟即將面臨的轉型浪潮中找到機會,因為人工智慧(AI)和低碳轉型的投資需求可能與工業革命時期相當。因此,貝萊德的首要主題是“挹注資金建構未來”。隨著這些重大趨勢推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資本市場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1. 私募市場的崛起與貝萊德的戰略佈局
當前投資需求與傳統資本來源(如政府和銀行)之間的不匹配日益加劇。政府受限於不斷膨脹的赤字,難以繼續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因此將轉向私人投資者。同時,企業信貸也受到銀行貸款限制的影響,越來越多地轉向資本市場尋求融資。目前,市場上有大量閒置資本,僅在美國就有約25萬億美元存放在銀行和貨幣市場基金中,這表明資本充裕但部署過於狹隘。決定未來經濟走向的關鍵資產,如資料中心、港口、電網以及全球增長最快的私營企業,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仍然難以觸及,因為它們主要存在於私募市場,並被高門檻所限制。傳統的進入障礙包括高風險、流動性不足和複雜性。
然而,貝萊德認為私募市場並非必須保持不透明或遙不可及。公司在過去14個月中,透過一系列戰略收購,實現了自身的公司轉型,從一家傳統的資產管理公司轉變為深度涉足私募市場的領導者。貝萊德宣佈收購了私募市場增長最快的兩大領域——基礎設施和私人信貸的領軍企業:全球基礎設施合作伙伴(GIP)和HPS Investment Partners。
-
全球基礎設施合作伙伴(GIP):GIP為貝萊德的客戶持有全球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資產,包括倫敦蓋特威克機場、主要能源管道以及超過40個全球資料中心。GIP擅長識別並引導資本投入最具吸引力的基礎設施投資專案,從而為貝萊德的客戶直接連線到全球預計高達68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熱潮。其中,AI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預計將從2024年的約60吉瓦激增至2030年的約220吉瓦,並在2030年之前帶來超過1.5萬億美元的投資。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強調,公司正與貝萊德合作,將15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到數萬億美元的總建設中。此外,GIP還參與了里程碑式的港口協議,原則上涵蓋了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網路。在GIP和即將完成的HPS交易之後,貝萊德將成為全球五大私募市場平臺之一,另類投資平臺資產將達到6000億美元,年收入超過30億美元。貝萊德的目標是到2030年,透過其整合的私募市場平臺累計籌集4000億美元的總資金。
-
HPS Investment Partners:貝萊德於2024年底宣佈計劃收購頂級私人信貸管理公司HPS Investment Partners。此次收購將使貝萊德的客戶更直接地進入為全球企業提供融資並維持消費經濟運轉的私人信貸市場。私人信貸行業正介入填補銀行貸款的空白,預計到本世紀末,私人信貸資產規模將翻倍。HPS是另類信貸領域的領導者,擁有1570億美元的總資產管理規模(AUM),其中私人信貸AUM為1330億美元。它擁有250多名投資專業人士和780多名全球員工,並在四大洲設有14個辦事處。透過整合HPS,貝萊德將成為頂級五大私募市場平臺之一,尤其在基礎設施和私人信貸這兩個兩位數增長的領域奠定了領先地位。
貝萊德的私募市場策略旨在透過提供長期的、與通脹掛鉤的現金流,以及對利率上升的較低敏感度,為投資組合提供保護。相比私募股權和房地產等已達估值頂峰的資產,貝萊德更青睞基礎設施股權投資,例如機場和資料中心股權,因其估值泡沫較少。貝萊德認為,私募市場在為這一轉型浪潮提供資金方面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僅專注於公開市場無法充分把握不斷擴大的投資機會。
2. 技術與資料驅動的增長:Aladdin與Preqin
貝萊德深信技術是驅動增長和提升客戶體驗的核心。公司在技術和資料領域的投資顯著,其Aladdin平臺是投資管理行業公認的全面投資組合解決方案。Aladdin被譽為“牆到牆”系統,能夠為投資前端(交易員)、中端(合規)和後端(會計)提供全面的投資組合管理功能。它統一了投資管理流程,提供共同的資料語言,以實現規模化、提供洞察並支援業務轉型。
-
Aladdin與Preqin的整合:貝萊德於2024年收購了全球領先的私募市場資料公司Preqin。這項收購被貝萊德執行長拉里·芬克(Larry Fink)稱為“也許是十年內最大的機會”。Preqin提供了業內最全面的私募市場資料集,追蹤超過19萬隻基金和6萬名經理,清晰展示了經理和基金的業績,並提供了可比較的資產估值。貝萊德認為,Preqin對於私募市場的作用相當於Zillow之於房地產,或是彭博終端之於股票和債券。透過將Preqin的資料功能與Aladdin和eFront平臺整合,貝萊德旨在提高私募市場的透明度,並最終增強其可投資性。這種整合將為客戶提供更標準化和透明的私募市場資料。
-
Aladdin的創新與市場機遇:貝萊德正將AI嵌入Aladdin平臺,以加速創新並改進客戶交付和服務。Aladdin的市場機遇持續增長,其可定址市場(addressable market)超過200億美元,包括約80億美元的公開市場投資技術、約50億美元的私募市場投資技術和約80億美元的私募市場資料產品。從2020年到2024年,Aladdin的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並且目標實現低至中兩位數的長期增長。貝萊德的目標是到2030年,透過持續投資於規模化能力,使邊際增長成本儘可能低。目前,Aladdin平臺上的使用者數量已超過36萬,是2023年投資者日時的約三倍。
二、ETF行業的演進與貝萊德的創新引領
ETF行業正在經歷快速增長和轉型,這得益於指數化投資的普及和新興領域的拓展。貝萊德預計ETF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到2030年將增長至27萬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到15%。儘管如此,ETF在全球公共市場中仍佔有較小的比例,例如在股票市場中佔比約10%,在固定收益市場中佔比約2%,這表明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1. ETF市場的廣闊前景與貝萊德的領先地位
貝萊德旗下的iShares作為ETF市場的全球領導者,其資產管理規模高達4.3萬億美元,並在固定收益ETF和歐洲市場中位列第一。iShares在全球提供超過1600只ETF產品,其中超過420只ETF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0億美元,並在25個以上國家提供服務。自2000年推出iShares品牌以來,貝萊德持續推進投資普惠,並透過ETF等產品擴大選擇並降低費用。
ETF已成為客戶首選的工具,資本市場正在向ETF轉型。貝萊德的ETF業務展現了多元化的有機增長,無論市場週期如何,都能保持強勁表現。即使在2024年,公司的ETF淨流入仍創下3900億美元的紀錄,再次領先於行業。
2. 固定收益ETF的創新
固定收益市場正迎來重要的變革,而固定收益ETF是推動這一現代化的關鍵力量。全球債券市場規模龐大,達140萬億美元。然而,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債券透過ETF進行投資,這為固定收益ETF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貝萊德正在不斷擴大其固定收益ETF產品線,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貝萊德認為“收入支柱”(Income Pillar)是固定收益投資的更好方向。傳統的固定收益投資主要依賴於利率風險,但其在對沖市場風險方面的作用正在減弱。相比之下,側重於收入的投資策略能夠提供更穩定的回報。
3. 活躍管理與數字資產的戰略佈局
貝萊德不僅在被動投資領域持續創新,也在活躍管理和數字資產領域進行積極佈局。
-
活躍ETF:貝萊德透過推出創新的活躍型ETF產品,擴大了其在活躍管理領域的市場份額。其中,DYNF(股權要素輪換)和BINC(靈活收益)是其領先的活躍ETF產品,分別擁有超過152億美元和86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這些活躍ETF在2024年實現了220億美元的淨流入。貝萊德透過將ETF作為構建各種投資組合(無論是主動型、指數型還是兩者的結合)的基本組成部分,為投資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
數字資產: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iShares IBIT(現貨比特幣ETF)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ETF產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資產管理規模增長到超過500億美元。IBIT的成功不僅提供了加密貨幣的投資機會,還提供了交易所交易產品的效率和價格發現功能。值得注意的是,IBIT的需求有超過一半來自散戶投資者,其中四分之三的投資者此前從未持有過iShares產品,這顯示了其在吸引新投資者方面的強大能力。
貝萊德執行長拉里·芬克強調,比特幣有潛力侵蝕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如果美國不控制其不斷膨脹的債務和赤字。他還將代幣化視為下一場金融革命,並將其定義為“民主化”。代幣化能夠將現實世界的資產(如股票、債券、房地產)轉化為可線上交易的數字代幣,實現資產的即時、直接轉移,繞過傳統中介機構,從而大大提高效率並降低交易成本。代幣化還支援部分所有權,降低了投資私人房地產和私募股權等高價值資產的門檻,並能使股東投票和收益分配更加民主化。貝萊德已推出BUIDL,一個資產管理規模達20億美元的代幣化流動性基金,作為其在數字資產領域的重要一步。
三、平臺即服務與全球化深耕
貝萊德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提供商,旨在幫助客戶更高效地訪問市場並實現其目標。這一戰略的核心是其多元化的平臺能力,涵蓋了從技術解決方案到定製化投資目標的全方位服務。
1. Aladdin作為綜合性投資平臺
Aladdin作為貝萊德的核心技術平臺,不僅支援貝萊德自身的投資管理,也向外部機構開放,成為行業內最全面、最整合的作業系統。Aladdin的對外許可銷售是公司在內部激烈辯論後作出的正確決定。目前,Aladdin財富管理平臺正在整合Investment Navigator的技術,以增強其跨境合規和產品適宜效能力,幫助財務顧問為投資者提供更明智的投資組合建議。Aladdin和eFront平臺彙集了公開市場和私募市場的資產類別資料,為全球投資專業人士提供全面的投資組合解決方案。
2. 深化客戶關係與全組合解決方案
貝萊德的戰略以客戶需求為核心,致力於建立基於長期關係的“一貝萊德平臺”(One BlackRock platform)。公司透過投資於高乘數、低市場敏感度的產品和服務(如私募市場、技術、ETF和全組合解決方案)來驅動長期、更具韌性的有機增長。貝萊德將其11.6萬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視為客戶信任的體現。
-
機構客戶:全球前100大資產所有者中,超過90%與貝萊德建立了合作關係。這些資產所有者正尋求與更少的公司深化合作,以建立更全面的戰略關係。貝萊德在基礎設施、私人信貸和私募股權解決方案方面擁有領先能力。例如,幫助現有保險、財富和OCIO(外部首席投資官)客戶將貝萊德關係中的5%配置到私募市場,將帶來超過1500億美元的新私募市場AUM和超過10億美元的新基礎費用。
-
財富渠道:貝萊德在財富管理領域也表現出色,其管理模型投資組合業務領先行業,並由多資產、多產品能力支援。公司還透過定製化的單獨管理賬戶(SMA)為財務顧問及其客戶提供個性化產品。
3. 全球市場擴張與本地化戰略
貝萊德在全球範圍內積極擴張,並根據當地市場需求調整其戰略。
-
歐洲市場:儘管歐洲經濟增長緩慢、市場停滯和監管繁瑣,但貝萊德認為歐洲正在覺醒。歐洲面臨勞動力老齡化的挑戰,但AI可能有助於緩解這一問題。貝萊德在歐洲管理著2.7萬億美元資產,並服務於約500個養老金計劃。歐洲ETF行業正經歷顯著增長,其增長軌跡與美國相似。iShares在歐洲ETF市場處於領先地位,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市場份額高達40%。貝萊德正與歐洲知名企業和新興參與者合作,如Monzo、N26、Revolut、Scalable Capital和Trade Republic,以降低投資門檻,並在當地市場建立金融知識。
-
新興市場:貝萊德正致力於發展更強大、更繁榮的本地資本市場。在中東,公司正與公共基礎設施基金合作,鼓勵投資並發展當地資本市場。在印度,貝萊德的合資企業Jio BlackRock正準備推出一個數字化資產管理和財富平臺。貝萊德偏好處於重大趨勢交匯點的新興市場國家,如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退休解決方案:美國退休金面臨巨大缺口,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沒有退休儲蓄。貝萊德旨在透過擴大應急儲蓄、縮小小企業401(k)差距,以及將私人資產引入401(k)計劃來解決這一問題。公司推出的LifePath Paycheck®允許人們將401(k)退休儲蓄轉換為穩定的月收入,在短短12個月內已吸引了20萬個人退休儲蓄者。
四、持續創新與卓越運營
貝萊德的成功建立在持續創新和卓越運營的基礎上,旨在透過提升投資表現、最佳化成本結構和資本管理來為股東創造價值。
1. 投資於結構性增長
貝萊德將重心放在那些受益於根本性進步的產品和服務上,例如私募信貸、ETF、技術、基礎設施、SMA(獨立管理賬戶)、現金和OCIO服務。公司在這些結構性增長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並在ETF和Aladdin技術平臺中排名第一。
在當前動態的市場環境中,貝萊德認為活躍策略能夠提供優勢,因為它能夠適應更為動態的資產配置需求。公司透過其技術和資料驅動的系統化活躍股票策略以及LifePath目標日期特許經營權,推動了活躍淨流入。貝萊德的系統化團隊利用超過500個非結構化資料來源,評估超過2萬隻股票,並且每年新增100多個Alpha訊號,這使得他們能夠在全球股票模擬中實現極快的速度和較高的模型準確性。
2. 財務目標與價值創造
貝萊德設定了雄心勃勃的2030年財務目標:在假設市場持平的情況下,總收入將超過350億美元,營業收入和市值均翻倍。公司致力於實現不低於5%的有機基礎費用增長率和不低於45%的調整後營業利潤率。即使市場略有增長(3%至5%),貝萊德預計收入和營業收入也會顯著提高。
貝萊德透過最佳化成本結構和持續投資規模化能力來驅動盈利增長。公司在過去五年中,平均有機資產和基礎費用增長率均達到5%。貝萊德的多元化平臺使其能夠在各種市場環境中滿足客戶需求,並保持領先於行業的增長勢頭。
在資本管理方面,貝萊德的政策是首先投資,然後將現金返還給股東。公司透過股息和股票回購持續向股東回報價值。自2003年成立以來,貝萊德的股息每股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
結論
貝萊德在2025投資者日所展現的戰略願景,清晰描繪了其在未來五年的發展路徑。透過積極佈局私募市場、持續深化技術與資料能力、引領ETF行業創新、拓展全球業務版圖,並最佳化運營效率,貝萊德正將其自身定位為金融行業轉型的核心驅動者。
公司透過GIP和HPS的收購,構建了強大的私募市場平臺,致力於填補基礎設施和私人信貸的資金缺口,併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機會。Aladdin與Preqin的整合則將提升私募市場的透明度和可投資性,預示著一個更加高效和民主化的金融市場。
在ETF領域,貝萊德不僅是行業領導者,更透過固定收益ETF、活躍ETF和數字資產產品(如IBIT和代幣化基金)的創新,持續拓寬投資邊界,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其在AI和系統化投資領域的投入,進一步提升了其提供卓越投資業績的能力。
透過“平臺即服務”的理念,貝萊德正深化與客戶的關係,為全球機構和財富管理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無論是擴大在歐洲的業務,還是投資於新興市場,貝萊德的全球化戰略都旨在捕捉結構性增長機遇。
貝萊德的2030年目標——實現總收入超過350億美元,並將營業收入和市值翻倍——彰顯了其對未來增長的信心。這得益於其持續的創新、對結構性增長的投資、以及對運營效率的執著追求。透過這一系列的戰略舉措,貝萊德不僅旨在為客戶提供卓越的服務和投資成果,更致力於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中,構建一個更加韌性、更具活力且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未來。
免責宣告:
本文所載觀點僅為截至2025年6月的市場評估,並可能因市場或經濟條件的變化隨時調整,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測或未來結果的保證。本文資料及觀點來源於貝萊德認為可靠的專有及非專有來源,但並不一定涵蓋所有資訊,且不保證其準確性。因此,貝萊德及其主管、僱員或代理商對任何錯誤及遺漏所引致的責任概不負責(包括因疏忽而對任何人士負責)。本文可能包含並非純粹歷史性質的“前瞻性”資訊,其中可能包括(但不限於)預測和預期,但不保證任何預測都會實現。讀者須自行決定是否依賴本文所提供的資料。投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本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指數未經管理且未計入費用,投資者無法直接投資於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