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流行一個說法「女性友誼終止於結婚生子」,是說女性從戀愛、結婚、生子這三個時間點開始,就不再有朋友了。
戴錦華教授就曾在討論《我的天才女友》時,提到社會文化對於女性友誼的看法:
「在主流社會的認知中,女人的友誼存在於少女階段,將由男人的介入而宣告結束。」

圖片來源:網路
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卻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刻畫女性終身友誼的影視作品,以及女性中「不把愛情當成生活的主線」敘事的興起;把目光拉回身邊,也能切實地體驗到女性共同體不論在婚前婚後,都在為彼此提供堅定可靠的支援。
我們不禁懷疑,戀愛結婚生子真的會讓女性放棄友誼嗎?或者它又是一種對女性友誼的誤解?
畢竟,「從荷馬時代起,男性的友誼就享有榮譽和讚美,但女性的友誼通常不僅未被歌頌,反而被嘲諷、貶低和錯誤解讀。」
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討論一下,到底有哪些原因會讓一段女性友誼走向終結。


圖片來源:《脫口秀大會》

對友誼更高的預期
有時會讓友誼更脆弱
雖然不論男性還是女性友誼,都會因為一些共同的原因走向終點,比如自私、不誠實、不頻繁的互動、浪漫關係的出現[1]。
但女性友誼也有著和男性友誼不同的特性,總體來說,女性友誼比男性更親密,同時也更復雜和「脆弱」。
因為女性傾向於以更高的情感投入來維護關係,隨之而來的,她們對在關係中獲得情感支援的期望也比男性更高。在高期望下,即使是輕微的衝突也會更容易對友誼造成消極影響。
有三個要素共同構成了女性友誼的高親密度[2],當它們中的一個或多個出現缺失,就會對關係造成嚴重傷害:
-
情感支援(Support)的缺失:當一方感覺她的情感需求沒有被另一方理解或滿足,就會導致失望和疏遠。
-
對稱性(Symmetry)的缺失:對稱性指友誼中的平等和互惠,缺乏對稱性會讓一方感覺自己付出更多而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這種不平衡感會導致不滿和怨恨。
-
保密性(Secrecy)的缺失:保密性不僅是字面意義上的「保守秘密」,它還指在友誼中雙方共享獨家資訊和互相的自我披露。保密性的缺失會削弱友誼的信任基礎。
在這三種因素上的高投入與預期令女性友誼變得繁重,可能會讓友誼中的一方或雙方感覺到,為了維持高水平的關係而過度犧牲了自我的需求和感受,因而選擇從友誼中退出。

圖片來源:《重啟人生》

她們的友誼更容易因為
「不聯絡」而走散
很多研究都會用這句話來概括男女友誼的差異:男人分享活動,女人分享感情。
即男人的友誼通常基於共享活動(例如一起打牌、踢球或喝酒),並且更具「交易性」——進行互惠合作、完成專案,情感交流更少,而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分享情緒和感受[3]。
男性不覺得平時需要投入太多精力保持聯絡,只要有活動時聚在一起就可以。而女性需要在維持友誼方面投入更多——更頻繁地見面、經常聊天等等。
因此,如果朋友間長時間疏於聯絡,女性友誼更容易走散。而且,女性也會對長時間冷淡之後重新建立聯絡感受到更多的猶豫和尷尬,更難以找回已經疏遠的關係。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當兩個女性朋友的地理距離拉遠時,她們的友誼就一定會終結——只要她們能保持情感上的聯絡,分享喜悅、傾訴困境、提供支援,她們的友誼就不會因距離中斷。而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因為「朋友住得很遠」而結束友誼[1]。

圖片來源:《小巷人家》

負面情緒的壓抑與積累
會壓垮女性友誼
在女性友誼中負面情緒更容易被積累。因為女性在社會化過程中,會持續被教育應該在關係中表現出支援、關懷以維護和諧。這也使得女性比男性更能關注到他人的需求,擅長照顧[4]。
但同時,她們也會為了維持和睦而難以設定界限、表達負面情緒或面對衝突,有時還會做出不情願的自我犧牲。這會導致怨恨和敵意難以被及時表達和解決,而是持續積累,最終導致友誼終結。
男性女性對彼此有不滿時,男性的表現更加外顯,而女性會默默開展「內心戲」。有兩句關於男女友誼的歌詞就呈現了這種有趣的差異:
男:「開始鬥嘴是我,作對是我,最不爽的就是我,沒想到我們會成為好朋友。」
女:「第一次見面看你不太順眼,誰知道後來關係那麼密切。」
我也經常聽到女性這樣描述自己和親密朋友斷交的原因:「多少年了,她一直都是這樣」。愛是長久忍耐,直到她忍不下去了。

無法轉化為良性競爭的嫉妒
會導致友誼的破裂
女性群體內的關係常被描述為彼此嫉妒、競爭、互相破壞:「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扯頭花」「雌競」「敵蜜」……
其實,嫉妒並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不論是男性友誼還是女性友誼,都會出現嫉妒。而且關係越密切,產生嫉妒的強度和可能性越大,因為越是親近的人越可能互相進行比較[5]。
有些情況下,嫉妒伴隨著對朋友的欣賞,或是能轉變成促使自己與朋友良性競爭的動力,這種嫉妒是有積極意義的。



圖片來源:《山花爛漫時》
但這種積極的轉化對女性往往更困難——社會文化鼓勵男孩們健康的競爭和表現自信,卻將競爭視為女孩的不良特質。
從童年時期開始,男性在競爭中獲得的練習和鍛鍊機會遠多於女性,父母和老師會阻止女孩進行攻擊行為;而面對男孩的衝突,成人或表示鼓勵或不插手[6]。
區別對待的結果是,男孩更傾向於透過明確的目標、直接的語言和可見的規則進行競爭,這種方式減少了情感積怨,還可能促進他們的友誼。
當女性友誼中的嫉妒無法轉化為健康、積極的競爭而得到疏解時,它就會被壓抑並進入地下,隱秘而持續地削弱友誼中的情感紐帶。

因婚姻而淡出友誼
並非女性的主動選擇
主流文化對於「婚姻終結女性友誼」的想象,更多會將它描繪成一種女性群體間主動選擇的對立,是朋友之間的雙向拋棄:
-
步入婚戀關係的女性,因為更看重浪漫關係而拋棄女性朋友;
-
單身的女性,因為嫉妒朋友找到伴侶而淡出友誼關係。
這似乎將女性獲得異性愛視為一種成功的「上岸」,從本質上來講,是將女性對異性資源的爭奪視為一種零和遊戲,其中女性之間的友誼被犧牲以換取男性的愛情和婚姻。
這是對女性社會角色和地位的刻板印象,也難以描述婚姻影響女性友誼的真相——
女性友誼容易因婚姻而變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性會在育兒、家庭責任或親密關係中投入大量精力,從而被動地減少與朋友的聯絡。女性更多地被認為是家庭責任的主要承擔者,當她們放下伴侶孩子和朋友相聚時,與朋友都要因此揹負隱形的心理壓力:
已婚女性和朋友出去玩,需要和家裡「請假」;單身女性在約已婚朋友出門時總帶著幾分抱歉——擔心自己打擾了對方家庭,會讓對方的伴侶不滿。
除了外力的影響,婚戀也會從內部給女性友誼造成分歧:作為人生中一個重大決策和轉折點,婚戀決策可能會前所未有地暴露兩個朋友間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比如,其中一人篤信婚姻應該圍繞個人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建立,而另一人會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而結婚。
當然,婚姻也會催生新的人際關係網路、社會團體。這為女性提供了結交新朋友的機會,同時也可能導致她們與舊朋友之間的聯絡減少。

圖片來源:《好東西》

「第三個人」的出現
會對女性友誼形成衝擊
有研究顯示,女性在友誼中更喜歡一對一的關係,而男性更傾向於聚集在更大的群體中[7]。
因此,女性會更多地去計較自己是不是對方「最好的」「最重要」的朋友,當對方結識了新的朋友,就會擔心自己會被其取代、在朋友心中的重要程度下降。
尤其是當她們的朋友邁入新的生活階段,與新朋友有更多的相似體驗與共同話題:
進入一個新公司結交新同事朋友,共同吐槽工作中的煩心事;結婚後基於新的社交圈,收穫與伴侶共同的夫妻朋友;懷孕生子後,加入各種媽媽群,互相交流育兒心得與感受……
新社交圈的形成,雖然為女性帶來了新的友誼,但也可能使得那些沒有經歷相同生活階段的老朋友感到被邊緣化,因為她們感覺自己無法為對方提供同樣深度的情感支援和共鳴。
再加上女性難以直接表達情感需求與不滿的特點,面對對方新友誼的出現,也許就會選擇在友誼中黯然退出,主動降低與對方互動的頻率與強度。

圖片來源:《老爸老媽浪漫史》
最後,我們想說,儘管失去朋友令人傷感,但並非所有友誼的終結都是負面的。
當一段友誼已經不符合你對朋友的期待、你覺得它拖慢了你的腳步、或者每次相處都讓你感覺很累甚至感覺自己很糟糕……讓一段這樣的友誼漸漸遠去,會給你釋放出更多的心理頻寬去建立新的關係。
回頭望去,那些曾經給了你一段路的陪伴的朋友,你們都已經進入了人生的 next level。


今日互動
你印象最深刻的
失去一段女性友誼的原因是什麼?

References:
[1]Apostolou, M., & Keramari, D. (2022). Why friendships end: An evolutionary examination. 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 16(4), 301.
[2]Jackson, D. B. (2024). Fighting for our friendships: The science and art of conflict and connection in women’s relationships. Hachette Go, an imprint of Hachette Books.
[3]Riggio, R. (2014, Oct 9). How Are Men’s Friendships Different From Women’s? Psychology Today.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utting-edge-leadership/201410/how-are-men-s-friendships-different-women-s
[4]Wardell, A. (2024, Oct 24). Why Do Female Friendships Feel So Hard? Psychology Today.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ompassionate-feminism/202410/why-do-female-friendships-feel-so-hard
[5]Wang, L., Nie, X., & Chan, E. Y. (2024). Friendship stings: Jealousy behind a close friend's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Psychology & Marketing, 41(12), 3060-3071.
[6]Perry, D. G., Perry, L. C., & Weiss, R. J.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the consequences that children anticipate for aggress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2), 312.
[7]David-Barrett, T., Rotkirch, A., Carney, J., Behncke Izquierdo, I., Krems, J. A., Townley, D., … & Dunbar, R. I. (2015). Women favour dyadic relationships, but men prefer clubs: cross-cultural evidence from social networking. PloS one, 10(3), e0118329.
本文關鍵詞:女性友誼
歡迎大家在 KY 賬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絡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作者 / 薄荷拿鐵

合作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編輯 / KY主創們

我們同時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
包括:即時諮詢、心理教練、心理諮詢等,
歡迎使用 知我心理小程式 或 知我心理APP

點點 在看,友誼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