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你相信男女之間真的存在純友誼嗎?
熱評第一:
這是我二十一世紀以來,聽到的最好笑的笑話。
顯然,在大多人的認知裡,這就像是個笑話,怎麼可能,男女之間一定始於心動,或曖昧,或戀人未滿……
只有不違背道德約束的友誼。
但,廠長今天要告訴大家,男女之間真的有純友誼。
他們之間只有互相欣賞,不是親人,從未相戀,卻是彼此最親密無間的異性朋友。
這種感情就來源於電影——
《大都市的愛情法》

看海報是不是很熟悉,女主金高銀剛剛斬獲青龍,百想雙料影后視後,可以說是韓國90後女演員斷層第一。
有她在,演技方面完全可以不用擔心。
可以沉浸式看劇了。


這部電影也被正式分級為19+,除了親密戲之外,也會討論很多敏感的話題,包括艾滋…
當然,該片之所以能夠能夠拿到8·1的高分,不僅因為涉及大量敏感話題。
最主要的是,該片的劇本過硬。
影片改編自樸相映的小說《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煙》。
該小說入圍布克獎、都柏林文學獎,被30個國際買入出版版權。

其實該片在今年還出了一部相同題材的韓劇,評分甚至飆到了8·7的高分。

電視劇主要是圍繞著男主的視角講述同性之間的感情,而電影則是圍繞女主具在熙(金高銀飾演)視角,講述她與張興秀友情的故事。
是的,本片的高光之處不在於那些特殊的符號,而是兩人之間最純潔的友誼。

具在熙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孩兒,她奔放灑脫,我行我素,她紋身抽菸喝酒,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甚至,看她抽菸,都別有一番滋味,感覺很有魅力。


而張興秀則是一個在學校當透明人的深櫃gay子,長得很帥,但沉默寡言。
屬於半個學期過去了,你提起他的名字,同班同學也只會詫異的回一句,誰啊?的那種人。

兩人初遇時,很青春也很狗血,在熙酒醉撞破了興秀與一個男生在酒吧外面接吻。
在熙並沒有多少驚訝,興秀卻驚慌失措,突然冒出來一句“別以為你抓到了我什麼把柄”。


第二天,學校就冒出了流言蜚語,興秀很慌張害怕,擔心被同學們戳破,就在他被外人懷疑性取向時,
在熙勇敢上前幫他解圍。

在外人看來在熙是個泡夜店,私生活混亂的女孩兒,甚至還有人造她黃謠。
但在熙一點都不在怕的,直接在教室當著一群人的面,掀起自己上衣,證明裸照中那個胸口有痣的女性不是她自己。
很勇。

當興秀看見別人在群裡肆無忌憚的討論著在熙時,也會勇敢出擊,直接在群裡懟他們,隨即退出群聊。

他們兩個人在學校都被排擠,被閒言碎語攻擊,也有著同樣的原生家庭問題。
所以,在機緣巧合下,這兩個“同病相憐”的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他們一起合租,相互取暖,親密無間。
一起敷面膜。

看劇,討論著各種奇奇怪怪的劇情。


一起逛街,吃飯,看電影。

在外人看來,這妥妥的就是情侶本侶啊,並不是,他們雖然一起哭,一起笑。
但無關於男女之情,有的是滿滿的友情,親情。
他們更像是家人一般的存在。

他們兩個人都有各自的男朋友,當在熙的男友突然發現,自己的女友和興秀在同居時,孤男寡女,共處一室。
男友直接炸了,大發雷霆,甚至怒斥在熙是不是出軌了……
為了平息這場鬧劇,在熙脫口而出興秀是同性戀。

這個舉動,直接傷到了興秀。
因為興秀雖然喜歡同性,但因為母親的無法接受而不敢出櫃,他一直對自己的性取向守口如瓶。


但是到了警察局之後,兩人對為了保護對方,說出了最勇敢的話。
在熙知道自己傷到了興秀,所以撒謊說是自己出軌了。

而興秀則是第一次公開說出“我是同性戀”,他不想連累了在熙被誤會。
兩個人都在拼了命的保護對方。
這段超越愛情的深厚友情,不是親人,但比親人更珍貴,更重要。

好在最後在熙遇到了良人。
興秀知道這次她遇到了對的人,因為她的臉上經常露出發自內心的微笑。

在大結局的時候,兩人在婚禮現場一起唱跳《Bad Girl Good Girl》,這一幕真的太美好了。
誰看了不得感慨一句:人生能得一如此知己足矣。


是的,比戀人更重要的朋友,可以躺一張床上抱著睡,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遇到危險或者不開心也第一時間想到對方,依靠對方。
就算是吵架,也是想讓對方好好生活,擁有幸福。
這樣的朋友,誰不想擁有一個呢?

有人說,他們兩個的故事像極了美劇《威爾與格蕾絲》。
該劇於1998年9月21日在NBC首播以來,已經獲得了16次艾美獎,83次艾美獎提名。

講述的就是這二者間的友誼。
他們之間不用言語的溝通就可以明白對方心裡所想,互相支援,互相理解,擁有最牢固的友情。


講真,在這部電影裡,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愛情關係,而是透過同居生活中的種種互動,逐漸建立起了一種深厚的友情。
原來,真正的親密關係不一定非要是愛情,它可以是基於理解,接納與共同成長的友情。
兩人在大都市中並肩前行,探索自我,幫助對方變得更好,這種默契與陪伴比任何浪漫的愛情故事都更加珍貴。
一定要圍繞著愛情嗎?
一定要和戀人在一起,才能得到那種幸福的感受與感動嗎?
也不盡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