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鄧新華
剛剛,國家出臺了檔案,其中有兩句話:“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幹部到農村佔地建房。”
我就不評論國家政策了,以免系統不讓大家看這篇文章。
講點我自己的親身見聞,讓大家瞭解某些網路輿論多麼奇怪。
去年夏天,我因事在農村老家住了二十多天。
到了晚上,出門散步,不敢走太遠。
其實,農村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有水泥路,還有路燈。小時候,泥途滿眼,沒有路燈,我還老跑出去玩呢。現在之所以不敢走遠,是因為農村:人太少了!
寂靜得可怕。
我倒不是怕鬼,而是因為,人少了,蛇就多了,我特別怕蛇。山上草深樹密,山腳,以前人們用腳踏出來的小路,都長滿了柴,成了蛇鼠的樂園。現在農村人的足跡,絕大部分在水泥路上。
閒來無事,我和老人們盤點了一下,我那個小村,還有多少人在那生活。
我小時候,我們那個小山村將近200個人生活。人們種著大概近200畝田。
但是現在只有18個人!大概四五個小孩,其他都是老人。大概只有一畝多田還在種著。大家都說,再過十幾年,更多老人去世,這個村子將只剩幾個人。最終,這個村會成為無人的“鬼村”。
我們這個小村,因沿著一條縣級公路,人還算多一點的。
我們還談到隔壁一個更小的山村,離縣級公路大概三四百米,不過也有一條普通水泥路,通到那個小村。
你是不是覺得三四百米是個挺近的距離?
但在農村,這已經足以造成巨大的差異。
那個小山村,原來有七十多個人生活,現在只有:
3個人!
一個老人帶兩個小孩。已經接近於“鬼村”了。那個村子所有的良田,全部長滿了柴!真是“千村萬落生荊杞”。
我慨嘆:也不知那兩個孩子,晚上面對無邊的寂靜,心裡是不是很害怕。
我說:“你們知道嗎,網上竟然有很多人擔心,假如放開城裡人到農村買地建房,城裡人會買光農村的地,讓農村人沒有田種。”
他們一聽都笑了。說:“那些人想法怎麼這麼奇怪呢?我們農村人自己都走了,城裡人怎麼可能來買光農村的地呢?”
我說:“是的,最多是一部分城裡人,在一小部分地方買地建房,從而帶動當地的經濟。擔心城裡人買光農村的地,實在太不可思議。”
他們說:“就是。如果有城裡人到我們這裡建房,那我們肯定熱烈歡迎。多幾個人,別說發展農村經濟了,起碼熱鬧點吧。就怕別人根本不來。”
你看,農村老人熱烈歡迎城裡人到農村建房,可網上的人們卻普遍擔心城裡人買光農村的地,這,就是思維的鴻溝,也是對現實的認知的鴻溝。
網上為什麼會流行這樣的輿論呢?
這是因為,在城郊的農村,確實大家都想弄塊地,這是看得見的,這讓人們擔心城裡人買光農村的地。你跟他們說,別瞎擔心了。他們會告訴你,這真的會發生。你看珠三角的農村,地多搶手啊。
更多的非城郊的農村,越來越接近“鬼村”,人們是看不見的。

擔心城裡人買光農村的地的人,不但包括城裡人,甚至還包括那些長期在外打工的、讀過一些書的農村人。後者長期不在老家生活,又接受了“土地兼併引發農民戰爭”的歷史敘事,所以也有這樣奇怪的觀念。
給你們看一個網上的評論:“農村宅基地以及老房子已經空出來百分之五十無人居住,十年後會空出百分之七十。這兒是山東棗莊。只要管控好,無人炒作價格會更低,更有利於國家統一回收利用。”
你都知道農村房子50%空著了,你還說要管控好?難道不是應該熱烈歡迎交易嗎?有時候看著網上這些人高瞻遠矚,真有痛哭一場的衝動。真的太感人了!
還有個評論:“如果允許城鎮戶口到農村建房的話,貧富差距會更加明顯,農村會變得更加複雜,不利團結,不利穩定。”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莫名其妙,這是短期內不可改變的現實。
大家評論的時候,悠著點。不要評論國家政策,否則你的評論也留不下來。

【活動通知】
這週日(3.2)上午10點,線下讀者閉門分享會·北京站,開始報名
報名方式:
1、掃碼成為「奧派經濟學·價值投資圈」的會員,即可免費參加,裡面會有我關於投資的文章分享,以及一些問題的討論,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還可免費獲贈去香港開戶(銀行賬戶和券商賬戶)一對一指導;
2、單獨參加這一場活動線下活動,加我微信私聊。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買一贈四,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