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一定要選對城市

作者 | 碎葉冬青
高考出分後,院校層次已經基本確定。這時候,很多家長開始專注於挑選專業,往往忽略了“選城市”。
再說一次,定要選對城市!
可以說,中國大學同質化明顯,同一層次的大學情況基本類似。本科時期專業可塑性強,就業更看重實踐經歷,而不是專業名稱。張雪峰也曾多次公開表示,要把選城市放在第一位。
選擇大於努力。很多人沒意識到,選對城市意味著——機會。
為什麼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分數屢創新高?為什麼江南大學名不見經傳卻深受就業市場青睞?為什麼以城市冠名的大學往往就業出路廣闊?
高考結束後的城市選擇,是極為關鍵的一步。
永遠不要低估城市與高校之間的共生關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到深圳大學,大部分人反應都是:什麼野雞大學?
四十年過去,靠著深圳爸爸的“經費燃燒”,這所“雙非”大學早已實現飛昇。據統計,深圳大學的國際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0名、國內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名。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深圳大學位列內地高校第18,緊隨其後的是211蘇州大學,985華南理工大學。
到2025年,深圳大學預算已達75.1億元,在“雙非”高校中高居全國第一
事實上,據統計,位於深圳的大學早已讓人“高攀不起”。
按照2024年廣東高考的分數線,想進入深圳前五的大學,沒600分就不需要想了。以高考錄取分數來排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經連續 9 年的廣東全省第一。
選大學,還是選深圳?答案很可能是後者。
基於深圳城市的超強賦能,2024年深圳高校新增27個本科專業,80%以上精準對接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產業。來深圳,不僅意味著讀好大學,更意味著找到工作。
相反地,一座城市能量匱乏,即便大學本身實力很強,也會被其“拖累”。
比如“最慘985”——蘭州大學,歷史悠久,有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橫跨經濟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學科門類,實力線上。
但因為位於西北,被當地經濟發展限制,人員流失一度嚴重。
80年代至21世紀初,蘭大經歷過至少兩次教師數量銳減的現象。1983-1985年,蘭大的教師數量從1169人減至984人。1991-1994年,從1321人降至1102人。
石河子大學、延邊大學、青海大學這三所211,也因地理位置偏遠,名不見經傳,發展受限。
但是同樣低調的江南大學,因為地處無錫,依靠無錫“積體電路產業重鎮”的優勢,成立積體電路學院,加速佈局積體電路學科,在新學科上表現亮眼。學生就業也很好,成為了低調有實力的代表。
那麼,在中國眾多的城市中,哪些城市最有機會呢?
首選是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指北上廣深,這裡機會多、生活壓力大,適合分數高的,或者承壓強的考生。新一線城市則大致有這些:
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
西安、南京、長沙、鄭州、天津
合肥、青島、東莞、寧波、佛山
這些新一線城市,頗具幸福感,壓力沒有一線城市大,但又有較的經濟發展。城市的賦能下,教育建設自然也不會差。
比如,杭州在數字經濟方面有先發優勢,以浙江大學為代表,新興學科與傳統優勢領域形成創新共振,在杭讀書接著在杭就業,形成完美連結。
而地處西北的西安,依託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也打造出航空航天、電子資訊等領域的"學科航母",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都是強勁代表。
更不用說近年一直挺熱門的成都、重慶,更是工作生活的好去處。
此外,大城市圈的成員也是不錯的選擇。
例如,珠三角地區的珠海,就有挺多的高校,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都在珠海有校區,另外還有一些民辦本科、專科院校等。依託珠三角的輻射,廣州、深圳的帶動,珠海也有著以格力為代表的許多企業。
再比如長三角的城市,除去上海、杭州,其他城市也是發展不錯的。這段時間,蘇超火爆全網,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江蘇各地發展均衡,有“誰也不讓誰”的底氣。
蘇州大學、江南大學都是低調有實力的代表,在這裡上學,留下就業就容易得多。
最後,如果這些城市也沾不上,保底可以選擇省會城市。省會再如何落後,也是匯聚了一省的資源。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浪潮工作室:這可能是中國上升速度最恐怖的大學了
深圳客:當深圳的大學讓人“高攀不起”
浪潮工作室:中國最慘985大學,你知道我說的誰吧
學術橋Acabridge:2025新一線城市名單出爐!這些高校將迎流量高峰
正解局:茅臺、伊利背後,站著中國最被低估的“世界一流”大學
城市財經:破防!167個城市,人口負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