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生命科學研究工作

深圳在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方面建立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1985年,我透過深圳到香港,再從香港飛美國舊金山。
當年,深圳還是很小的城市。記憶中,那時深圳只有一條街,直通羅湖橋。
在國外讀書期間,不斷聽到有關深圳發展的不同訊息,有些聲音是好訊息、支援深圳,有些是危言聳聽、批評深圳。很多人可能都有過不清楚的時期。
由國家高瞻遠矚的設計、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深圳走出了令全世界佩服的發展道路。
1990年代末或2000年代初,我透過香港到過深圳,那時已是高樓林立。而今天,深圳是很多方面在全國領先的城市。
但是,從教育和科學的角度,深圳還有三個問題,似乎落後於其經濟發展和未來需要。
深圳顯然醫療水平不夠好。一個千萬人口的城市,醫院的硬體很好,而醫務人員的尚有很大提高的空間,不能想象這麼大的城市,其居民經常去其他城市求醫。以前深圳居民大多數非常年輕,但當年的創業者們現在也紛紛進入需要醫療服務和保障的年紀。他們最應該在深圳得以頤養天年,而不是創業者因為醫療問題被迫去其他城市就醫。深圳醫療問題長期解決的必要環節之一是必須建立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醫學院。用外地醫學院畢業的,已經被證明導致深圳本地醫療質量低於全國很多經濟條件差的城市這一問題,深圳市民和深圳市政府早就知道,而且曾經多方面努力,包括我所知道的深圳領導七、八年前就與北大簽署備忘錄,希望北大幫助深圳建立醫學院和醫院,最後落空,非常可惜。深圳在其他醫學院的建立和支援,恐怕也需要真正加大努力。醫學院和醫院首先是市民的需要。其次,現代醫學院也是產業的發源地和生物醫藥產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基地。所以,建立頂尖的醫學院,對於深圳,所需要的眼光遠低於當年建立深圳,而是比較明顯的當務之急。等到深圳有大量60歲以上的人之後再建頂尖醫學院,恐怕會出現一段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
深圳的高等教育,是深圳已經多年努力的問題。有相當成效,但也有改進空間。南方科技大學,是深圳十年來最成功的現代化大學。但是,近年南方科技大學的經費吃緊。低於北京、上海的一些單位。深圳如果經費不夠多,是難以與老牌的北京、上海高校競爭人才,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不在於總量增加,在於集中精力,而且各個單位要團結,而不是各自為陣,需要共同為深圳的發展、不拘泥單位本位主義,團結起來向前進。
深圳的科學,也是深圳多年努力。但明顯有很大浪費。經常請一些非全職的“名人”,不僅資源沒有得到有效使用,而且影響其他人。有些年輕人的勁頭不足,因為他們看到在深圳蜻蜓點水的人得到支援。有些有志氣的年輕人就乾脆不去深圳。
在生命科學方面,深圳投入的經費不可謂很少。但是,可以說,深圳在生命科學研究可圈可點的工作恐怕比較少。我擔心,其他自然科學方面,非常好的工作也罕見。文章是有了,但真正在世界難題上,恐怕沒有太多建樹。
本文的起因是準備介紹一項具體工作,但為了鋪墊而寫了上面洋洋大觀,後面再接著介紹具體工作,恐怕不合適。
就此打住,祝深圳科技、教育、人才、醫療四方面不斷進步,儘快趕上深圳經濟發展的步伐、成為深圳未來發展的先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