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比恒大還猛的3萬億巨頭專坑中國富豪

作者:學研
來源:花朵財經觀察
文章已獲授權
之前恒大的2萬億暴雷,掏空無數普通家庭口袋也讓大眾明白大企業並非穩如泰山。
近期,中植系恆天財富總裁周斌、恆天財富廣深區域執行長夏祥雲等高管接受審判,再次讓人回憶起了去年中植集團的3.6萬億暴雷慘案。
這個一度在金融界嶄露頭角的神秘金融帝國,崩塌造成的波及絲毫不亞於恒大,直至其自爆人們才意識到背後的複雜性遠遠超過想象。
PART.01
萬億帝國崩塌
“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存在重大持續經營風險,短期內可用於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於整體債務規模。” 
20231122日,中植集團釋出了一份致投資者的公開信,為產品發生實質性違約向投資者致歉,並且首次公佈了集團的資產負債情況。
按照中植系的通報,中植集團的總資產約2000億元,負債本息約為4200億元-4600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僅以賬面資產來看,中植集團已經處於技術性破產。
4天后,朝陽警方釋出公告,依法對“中植系”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正式揭開這場金融騙局的神秘面紗。
鼎盛時期的中植集團戰略控股或參股了多家持牌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公司、財富管理公司及9家上市公司,由它們所組成的龐大金融帝國,在商場上就被稱為“中植系”。
“中植系”總資產規模達到3.6萬億,堪稱國內第一民營金融巨頭不完全統計,恒大巔峰明面資產規模也不過2.3僅為中植系六成
“中植系專坑有錢人”
它之所以能夠橫跨多個行業野蠻生長,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於背後大批富豪的投資。
一位自稱在恆天財富工作7年的理財顧問透露,中植集團旗下的理財投資專案,吸引了大批中產進行投資,其中投資了三百萬元以上的投資人,就超過了15萬人,有一個家族甚至投資了7000萬,還有一個客戶投了50億,光是這批高淨值客戶涉及金額就高達2300億。
由於中植集團的投資門檻至少300萬起步,基本把普通人拒之門外,所以這次受影響的大多是金融圈投資人,在社會層面的影響沒有想象中大
PART.02
你盯上了他的利息
他看上了你的本金
通常而言,富人對於財富的管理應該相對更加敏感,但專門收割富人的中植系顯然對人性的把握遠在他們之上。
沒有複雜的規則設計,只有高回報率的吸引。事實證明,人性對於高收益的貪慾都一樣,在這一點上,富人和窮人沒有本質區別。
當市場上理財產品收益率越來越低,中植系產品的高回報率無疑具有很強的誘惑,加上實力雄厚的中植系作為背書。手上閒置資金較多,對於投資理財有更迫切的需求的富人們鑽進了為他們量身定製的“高回報和高門檻”陷阱。
資料顯示,中植系信託產品年化收益率普遍6-8%旗下四大財富公司(恆天、新湖、大唐、高晟)銷售更為激進的定融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8%-12%,部分甚至高達18%
不愁資金的中植系後來專注做起了“錢生錢”的資本生意。簡單來說,就是募集資金,幫助這些有錢人投資到各種產業,幫助投資人賺錢。
投資理財市場的一個基本原理在於,收益率和風險永遠成正比風險。用高收益噱頭攬客再加上付給理財師的返點,以及各項成本,中植集團拿到這筆資金時,成本已經達到了15%以上想賺錢則需要獲取更高收益。然而,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之下,還想追求遠超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率,踩雷幾乎就成為大機率事件。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中植系不僅未能實現其高收益目標,反而在追求這一“不可能三角”的過程中,精準地踏入了當時市場上最引人注目、也最具毀滅性的陷阱。
從樂視網到康得新再到長生生物,中植系可謂是將所有的雷都踩了一遍。明明是作為投資人入局,最後卻出現“炒股炒成股東”的事件發生,甚至有的持股上市公司股票還被標註了“ST”字樣。
如果說這些只能算踩雷,那麼把鉅額資金投進了房地產行業的中植系更像是衝進雷區。
資料顯示,從20172020年,這4年間,中植旗下的中融信託投向房地產的佔比,從6.61%一路上升到18%4年翻了將近3倍。據不完全統計,中植近幾年接連踩中的暴雷房企達到15家,與恒大、華夏幸福、佳兆業、融創這些風險房企均有業務合作。
一系列操作讓中植系的資金缺口壓力也越來越大,旗下產品也沒有足夠的造血能力,主要用於拆東牆補西牆。這種融資模式逐漸演變成另類的龐氏騙局,如果想要持續下去,就要靠持續不斷的發新還舊來維持。
此外,中植系的大量產品透過未經許可的偽金交所合作備案發行。20225月,證監會專門召開會議,對地方性的偽金交所進行整治,中植系透過定融產品借新還舊的模式越來越難以維繫。
讓中植系雪上加霜的是,202112月,中植集團創始人解直錕突然離世,作為集團組織絕對決策核心,他的離去更是讓公司陷入了混亂狀態。
即便外甥劉洋接管集團,因缺乏權威與經驗,最終導致中植系出現管理層內鬥、高層出走,風控體系癱瘓,部分高管轉移資產等行為,進一步加速了崩盤。
如今中植系淪落至此,崩塌速度之快,讓人驚歎。
單從結果來看,無論是那些重金購買中植系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們,還是超5000家中植系投資企業,可能最終都會因為它的破產導致血本無歸、股權質押和債權融資鏈條斷裂。
在國家大力鼓勵民眾從保守儲蓄轉向金融、消費的當下,一箇中植系的暴雷給實際參與者帶來的損失不是最可怕的,其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波及才是更深遠的。投資者對財富管理行業信任度降低,無形中也影響了金融市場的活力
中植集團的暴雷大多收割了富人,不少未達到上當門檻的網友還在看戲吃瓜,調侃人傻錢多。殊不知,不是你沒被坑到,而是這個坑暫時不適合你。
面對任何投資理財專案,大夥還是要保持高度的謹慎和警覺,說不定你看上了對方的高收益,對方可能就看上了你手中的本金。
(文章來源:花朵財經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