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家電家居品牌,拿小紅書當自己的“第二研發部”?

文/ 金錯刀頻道
1998年,宜家第一次進入中國,開張後的第一個週六,就有3.5萬人來逛宜家。
一週下來,北京宜家店接待大約9萬次顧客,火爆程度堪比今日的環球影城,有人甚至7天裡去了6次。有外媒當時報道時用了一個有趣的形容詞:“北京第一批中產階層的集體出動”。
這是中國顧客第一次能在普通的傢俱店裡,看到未來的家庭圖景。
時間過去二十多年,中國人對家的美好濾鏡沒有變,但大家似乎心照不宣的找到了一個更能表達自我的陣地:
開啟小紅書,上海白領用多肉森林概念打造治癒系陽臺、新婚情侶分享自己的人生dream house、還有獨居的杭州程式設計師小哥,直接打通書房做電競客廳……年輕人親手打造的“家的想象”正盡數展現在眼前。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截圖
各種千奇百怪的創意讓人感嘆,“原來這也可以!”
隨之而崛起的是,小到檯燈茶几、家居百貨,大到冰箱沙發、地板櫥櫃——只要是涵蓋在家生活場景中的品類,都在小紅書迎來了高速增長,小紅書成為了家電家居品牌破圈不可忽視的新陣地。
也許,小紅書能成為家電家居品牌經營爆發的第一個“財富模型”。
LV秀場半年才造一次夢,小紅書的家生活進化正每分鐘都在上演。
小紅書,
當代年輕人的“精神客廳”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其實品牌營銷的佈局,一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動。
2025年,品牌們依舊延續降本增效的基調不變,但除了流量轉化外,越來越多品牌開始放棄一時博眼球的刺激感,而關注中長效的投放。
菲利普•科特勒曾定義:營銷 1.0 時代,使用者作為主體概念並沒有“被發現”,“以產品為中心”成為商業史前期的金科玉律;營銷2.0時代,“顧客即上帝”成為企業獲得成功的黃金法則,營銷 3.0 時代以價值觀為導向。
到了營銷4.0時代,則是以構建深度關係為主的品牌塑造時代。
所以現階段,品牌迫切地需要和消費者之間建立深度的連線。而在小紅書,家生活三個字有了更加豐富、立體的含義,也更有人情味。
圖源:視覺中國
這可以從兩個維度理解。
一是打工人、中產精英、有孩使用者、小眾愛好玩家……無論是何種人群、何種需求,都可以在小紅書開啟自己的家生活“任意門”。
這裡年輕人分享的“反骨裝修”,入住後反而更加實用:平時空置不用給親戚準備的臥室,不如用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與客廳打通做書房,使用率翻倍;摒棄“櫃子做的越多越好”的傳統觀念,用書櫃改造成投影牆,白天是圖書館,晚上變私人影院。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截圖
熱愛植物的博主在家中養了600多種植物,讓植物與家一同生長;騎行愛好者則利用垂直空間,打造了裝置齊全的騎行臺。
每次逛小紅書,都能看到一個個年輕人眼裡的“夢中情房”。
與此同時,小紅書家電家居內容已經邁入了蓬勃生長的階段:根據小紅書平臺公開資料,過去兩年中,小紅書上家電家居內容的筆記數量增長了87.3%,相關品類的搜尋量增加了403%;目前在小紅書3億+的使用者月活裡,泛家居使用者已經達到了1.4億。
二是跟其他內容平臺相比,小紅書的使用者精準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就這一點,就是其他平臺望塵莫及的。首先小紅書聚集著大量有主見的年輕人,他們非常願意嚐鮮,這本來就是天然的種草之地;同時社群氛圍非常好,使用者沒有那麼大的攻擊性,甚至連網際網路槓精都很少見。
因為使用者質量太高了,有家電家居品牌的負責人對我們說,“小紅書太適合我們了,根本不需要考慮有沒有你的使用者群,你哪怕賣再新奇特的東西都能賣的出去。”
圖源:小紅書品牌賬號截圖
可以說,小紅書就像一座橋,一端是年輕人對品質生活的嚮往;另一端,則是品牌通向未來的星辰大海。
品牌粗暴撒錢“戒斷反應”,
被小紅書治好了
有人說,小紅書是個筐,什麼種草“姿勢”都能往裡裝。
過去外界談及小紅書,第一印象是強大的種草能力;而如果深入瞭解這個平臺,則會發現它完全可以稱之為品牌的戰略合作伙伴。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背後邏輯,我們也跟小紅書內部負責人聊了聊——為什麼小紅書的平臺特質,能夠幫家電家居品牌實現多種多樣的經營方式。
1、從上新到上心,提升爆發的確定性。
種草不只是一個營銷命題,它還是一個系統性的經營命題。
過去二三十年,家電家居品牌粗放模糊的經營狀態,導致其在消費者洞察是缺失的,因為經銷商驅動的模式下,本質上仍是一個TO B的生意。
而小紅書基於對使用者需求的洞察,深度理解「人-需求-場景-趨勢」的營銷邏輯,結合品牌生意特徵,圍繞大風格心智、場景心智、智慧心智和套繫心智四大上新策略,讓更多好產品長出來。
舉個例子,創維作為一個傳統電視品牌,無論是產品和品牌力都足夠強,但過去的洞察並不能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透過與小紅書的合作,創維桌布電視成功深挖了審美背後的消費需求:它不僅是一臺電視,更是一件能夠提升家居格調的藝術品,是高審美家裝百搭單品。
在小紅書裡,創維桌布電視不再是簡單粗暴的講引數、堆資料,而是真正進入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無論是極簡風、北歐風還是中式古典風的家居環境,它都能完美適配,輕鬆提升整個空間的格調,打爆之後再對優質筆記加大定向追投。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分享
唯有如此,才能讓正確的產品,恰逢其時出現在正確的場景與時間中,並滿足使用者所需,小紅書透過這一鏈路,激發傳統品類的新突破,助力其拿下了去年雙11全網銷量冠軍。
類似這樣打爆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小紅書針對海爾云溪精英版洗烘套裝,則採取場景種草策略透過陽臺場景種草實現心智佔位,打破了同質化魔咒。在淨水器這個使用者想入手卻又稍顯陌生的品類,小紅書透過智慧心智解讀品質生活人群需求,打爆安吉爾淨水器,搜尋量環比提升134%,引領全屋淨水新風向。
最終,小紅書讓上新發布像追秀場般形成期待,新品全生命週期解決,從新品第一站到最後一站打爆。
毫不誇張的說,這裡不是簡單的廣告位買賣,而是幫助品牌找到了新品爆發的價值公式。
2、既有感性的溫度,也有理性的打法。
如何做到種草和經營聯動,紅書的四級種草力,則是用好小紅書的“術”。
小紅書的四級種草力模型,透過自然內容分發、投放打法-KFS、單品GTM策略和產品組合戰略,幫助品牌在不同階段實現種草目標:自然內容分發依靠優質內容吸引使用者關注,投放打法-KFS透過商業流量放大優質內容,單品GTM策略和產品組合戰略則透過精準定位和組合拳,提升品牌影響力。
也就是說,當小紅書上的海量內容影響了使用者決策時,商品筆記、買手直播、店播等電商轉化鏈路的打通,便進一步縮短了使用者的決策路徑,讓品牌大大提升了轉化的效率,這對於家電家居品牌,特別是新品打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拿德施曼智慧鎖來舉例——智慧鎖作為一款家裝入門的產品,其購買心智更多會圍繞新房裝修、居住改善等場景,存在一定時間侷限性,這時候如果只瞄準行業興趣人群,那麼市場體量就存在天花板。
如何在降本增效的前提下打造爆品?從洞察出發,突破傳統產品功能敘事,一款4K高客單價的智慧門鎖滿足的不止是基礎功能,在競品都在卷引數卷功能的同時,將高淨值女性關注的情緒陪伴、安全陪伴&居家策展人看重的生活美學& 養寵人群關注的寵物安全等做詳細的拆解,成功助力德施曼達到遠超行業標準的22%萬贊爆文率。
第二是分場域調優,建立雙漏斗篩選機制。好人群X好內容打地基,影片內流以人群轉化率為目標,進行種草激發;資訊流以站外活躍率為目標打透核心客群,分別牽引不同的優質策略放量,實現影片內流種草人群轉化率從20.2%提升至35%,資訊流站外活躍率從4.6%提升至18.7%
最終奧維雲網(AVC)線上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德施曼在線上智慧門鎖市場以20%的零售額佔比位居第一。同時,德施曼三方進店成本下降了30%,ROI超過了20%,這就是小紅書作為內容平臺相當擅長且專業的事。

最終,這些獨有的營銷解決方案,成功幫助品牌透過小預算測品、精細化種草運營等營銷方式,提高生意的確定性和營銷效率。
如今,美的集團、歐派家居、石頭科技、藍盒子床墊、林氏木業、源氏木語等品牌都已經穩定在小紅書電商經營之中。
這裡既是創意靈感的孵化器,也是商業價值的轉換器,更是未來生活方式的試驗場——從種草、品牌、經營三個維度,小紅書都能夠幫助品牌找到最合適最高效的解題思路。
對家電家居品牌來說,小紅書很可能是解決營銷內卷、經營思維轉型,釜底抽薪的新戰場。
從博眼球到挖掘價值,
小紅書正打破結界
過去,在直播間或是純短影片平臺,碎片化時間要求了營銷不得不用“短平快”的內容來一次暴擊式刺激。
而小紅書的氛圍就不一樣的,甚至可以最大程度做到影響力持續發酵,與使用者建立更深度更長期的品牌關係。
你會發現,小紅書不僅是大牌陣地,更是中國設計的生長土壤。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設計師家居品牌寥寥無幾,消費者能買到的傢俱款式很單一。
在其他平臺,白牌、原創品牌等想打爆簡直難上加難,而小紅書的全鏈路打法,做到了設計師家居傢俱品牌交易額同比增長15倍,購買使用者數同比增長8倍。
舉個例子,OKENSHO只用了去年一年的時間,就在小紅書做到了銷量千萬級的品牌。而越來越多的專業設計師們也開始在小紅書上創設自己的賬號,有垂直家居社群的創始人、專業的軟裝設計師、甚至有家電家居品牌主理人。
圖源:OKENSHO小紅書賬號
更難能可貴的是,小紅書也能夠幫助中國品牌經營思維升級, 從賣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
在小紅書,每天都會源源不斷誕生出新的趨勢,對於品牌來講,能夠及時抓住這些趨勢,往往也就意味著抓住了生意增量。
設計師傢俱品牌Charter Home章回曾分享到,她透過小紅書觀察到傳統客廳正在開始承載越來越多的細分功能,比如居家辦公、居家露營、享受人寵時光……他們設計傢俱時,也開始更多地考慮當下消費者在客廳生活的細分需求。
Charter Home為養寵家庭開發了一款寵貓沙發,將沙發的扶手做成環繞型的貓隧道,貓可以在隧道走動、玩耍,沙發底部也留有足夠的空間給貓走動。
而在林氏家居看來,小紅書是“消費者對理想家居生活起心動念的起始站”——“當消費者開始構想一個家的時候,這裡豐富多樣的筆記內容,如家裝流行趨勢、各類設計風格以及品牌口碑等資訊,都成為他們在購買大件家居產品時關鍵的參考依據。”
小紅書為什麼能讓品牌找到多種多樣的經營方式,成為戰略合作伙伴?我想看到這裡,答案已經很明確。
小紅書從使用者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洞察出更細化、更具體的消費者需求,這些有血有肉的人,能夠助力品牌前置捕捉趨勢、理解需求,進而影響產品組合戰略、產品共創等經營全鏈路……這些部分,讓小紅書變得更有價值感、更有想象空間。
它就像一個萬花筒,擁有寶貴的使用者資產和資料資產,但開啟方式有無數種。
對平臺來說,能挖掘出使用者價值的平臺,才更有商業價值;對聰明的品牌來說,得在正確的時機,用最合適的方法,把錢投到正確的陣地。
在真實的消費中洞察經營之道,這何嘗不是一種商業本質的迴歸?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本篇作者 張一弛 | 內容運營博文
 主編 |張一弛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