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000億代價證明,公司的一大災難就是CEO想做“好人”

小鵬,發狠。
作 者劉柏鋮
華商韜略出品ID:hstl8888
前一秒還認為馬斯克請走創始團隊不正確,後一秒血洗自己公司的高層:曾經的創始成員半退休,曾經的12位高管僅剩2人。
不再做老好人的何小鵬,翻身了。
我相信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313日,何小鵬帶著改款換代的小鵬G6G9登上釋出會舞臺。
超高性價比,短短4天,大定超過25000輛,兩輛新車已成爆款,已然是一場大勝仗。
1月交付30350臺,同比增長268%,重歸造車新勢力們冠軍寶座;2月穩住超3萬臺的成績,同時也穩住冠軍寶座。而對於整個第一季度,小鵬汽車已經給出最新資料,累計交付新車94008臺,同比增長331%。
2025開年以來系列資料,顯示小鵬汽車確實正在開啟新的時代,但釋出會當天,何小鵬卻這樣描述公司處境:有人說我們已經到了KTV,但其實我們剛走到ICU的門口
開啟新時代的G9,也曾讓小鵬汽車進入至暗時刻——那是創業以來最絕望的時刻
時間撥回到2022921日,小鵬全新車型G9的釋出會。
彼時,幾乎所有人都對G9寄予厚望。
何小鵬直接喊出:“50萬以內最強SUV”,並聲稱會接棒保時捷,超越奧迪
整個公司則將其視為小鵬汽車挑戰高階戰略的開始,坐等震驚同行,血洗車圈。
然而,等到釋出會正式結束,所有的樂觀都消失了。
你們瘋了嗎?
有媒體朋友直接站起來怒噴小鵬高管。
這可是小鵬釋出會現場,能參與進來的媒體基本都要給點面子現在面子”徹底被撕掉了
能把現場媒體氣成這樣,是因為彼時的G9確實離譜。
多種選配方案,複雜到銷售都難以記清。
更可怕的是,明明是一家以智駕為賣點的車企,但G9最低配竟然連最基礎、最低端的輔助駕駛都沒有,而就這,竟然還售價31萬。
瞬間,從直播間到車友群再到媒體,罵聲鋪天蓋地,原本的訂單大規模退訂。
很快,何小鵬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即留下一部分媒體,第二天緊急召開兩場媒體溝通會議。
本來就是討要意見的,這下媒體們徹底不端著了,現場直接變成批鬥會,你們完全是在噁心使用者
48小時後,小鵬緊急推出了全新配置表,可市場卻絲毫沒有給小鵬後悔的機會。
不但G9三個月的總交付量僅僅6000多輛,就連小鵬整體的銷量都被帶崩,從2022上半年的近7萬臺交付量暴跌到下半年的2萬多臺交付量,被同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和理想按在地上摩擦。
此後,小鵬汽車的股價更是一度跌去80%
其實,早在釋出之前,何小鵬就不太支援G9的配置表,可產品、供應鏈、製造、財務各有各的道理,於是一個董事長兼CEO不太支援的配置表竟然就這樣通過了。
但在彼時的小鵬汽車,出現這樣的事情並不意外。
與很多人想象中不同,嚴格意義上講,何小鵬並不算小鵬汽車真正的創始人。
網際網路出身的何小鵬,原本只想默默地當一個投資人,等到小鵬汽車創辦3年後的2017年,才真正加入到小鵬汽車中,成為一名空降CEO
這樣的原因,再加上本身就最不喜歡搞一堆經營的事情,雖然它們很重要,讓何小鵬對經營相關的事情放得很開,公司的重大決策則主要靠包括何小鵬在內的4個人構成的總裁辦透過商量後得出。
這在何小鵬看來,是民主,是信任,是無為而治。
但雷軍卻一盆水潑來:我覺得小鵬汽車最大的問題在你,因為你只想做董事長,不想做CEO
一個不再老實的,甚至有些鐵血的何小鵬即將誕生。
2022G9釋出會的兩個月後,何小鵬幹掉了總裁辦,開始將權利集中在自己手中。
但他仍在和媒體記者爭論獨裁與民主的問題。
記者委婉舉例馬斯克接管特斯拉之後,就把創始團隊陸續請走了
何小鵬則直言: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只是他成功了
此時,何小鵬依然有著無為而治的態度,想著需要一個充當CEO的角色進來
當時他不會想到,這番言論很快就會被自己打臉,他更想不到的是後來的發現,公司快被這幫人掏空了!
恰巧,素有車圈鐵娘子之稱的王鳳英,剛剛從為之服務了31年的長城離場,這是長城內部唯一一個敢跟魏建軍拍桌子的人
何小鵬決定引入強勢的鐵娘子做總裁。
於是,經歷太多次失眠後,何小鵬親自開著小鵬汽車去勸說王鳳英加盟。當王鳳英第三次坐在小鵬汽車上時,她開始相信在城市內,也能放鬆地開智慧汽車
或許正是這幾次試駕,王鳳英在即將入職之前,就已經看出:你們公司的鋼有問題
何小鵬當時就懵了,直言不可能,這是直購的最好的公司的鋼!
但王鳳英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空口無憑——這甚至可能會將一些人送進監獄。
帶著懷疑,何小鵬開始深入產品的管理,經常三更半夜就緊急給高管打電話靈魂之問,重新審視公司。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花了媽的9個月”,何小鵬才終於弄明白,那條鏈路的人竟然一直在合夥欺騙自己。
彼時,小鵬汽車的部門告訴何小鵬,P7和比亞迪漢的成本差不多,已經是全國最便宜的了。
何小鵬當然不信,可他不是專業出身,沒法證明自己的觀點,反倒是對方立馬就能拿出無數資料,證明這已經是全國最便宜的了。
於是,何小鵬突擊學習具體業務問題,親自深入一線瞭解、檢查,後來他還以此為鑑告訴蔚來創始人李斌:
供應鏈要親自管,而且要懂。不親自管跟不懂,都不行。
此後,負責供應鏈的高管接連兩次換人,不但有員工在上班路上就被警察帶走,就連副總裁、採購部負責人李豐也在202310月被警察帶走。
出問題的還不只供應鏈,小鵬汽車的營銷部門同樣問題重重,直營和授權兩個體系各自獨立,內耗嚴重,甚至哪家授權店賣得好,直營店就會圍著它開
於是,何小鵬的老部下王桐成為新的救火隊長,自202312月接手小鵬汽車銷售業務後,同樣開始鐵血改革。
僅僅2個月,王桐就將直營和授權兩個團隊完成合並。
短短3天,他就將大區總經理的管理許可權從100家店削減為10餘家,同時規定銷量目標只允許超額完成,效率低下的門店直接被淘汰。
王鳳英自20232月入職後,更狠!
一桌20個人,王鳳英能罵上一個小時,有時就連何小鵬也不放過。各項成本也被管理到最細微之處,小到員工差旅,大到廣告營銷費,包括何小鵬的支出全部被嚴控起來。
等到2023年9月,二戰G9的釋出會,何小鵬直接搞成了反思大會。
他現場痛陳七宗罪,直言:小鵬汽車出的問題,核心在人,而人的問題又一定出在他這個CEO身上去年,小鵬財報裡有12位高管,到了今天,剩下來的只有兩位。
小鵬汽車由此正式跨入到以何小鵬、顧宏地、王鳳英為核心的領導時代,而曾經的聯合創始人夏珩、何濤則已接近半退休狀態。
做小鵬汽車的這幾年,是我自己性格轉變最大的幾年。
這幾年,曾經總是自言老實人的何小鵬,開始折騰”所有人,“絕不顧及個體感受”,公司發展壓倒一切
經歷了2022年的慘敗,小鵬汽車急需一次揚眉吐氣
彼時,小鵬汽車內部還並沒有真正確定未來的方向。
銷售背景的營銷負責人黃泓霖一直不服:站在銷售的角度,我肯定願意賣硬體更便宜的車,因為它更好賣
以前,或許何小鵬會聽從對方的意見,但這次何小鵬的態度開始強硬,甚至不留情面地直接在內部會議上點名:“Bruce,你是不相信自動駕駛的,開完會你找新宙拿一臺內測版本的車好好開一下
無奈,黃泓霖被逼著一邊開著智駕,一邊處理工作,沒想到沒有開車卻被送到了目的地
很快,20237月,黃泓霖主導營銷的G6車型成為小鵬汽車的iPhone4,將小鵬捧上智駕第一梯隊。
只可惜,G6仍算不得大勝,只能算是止頹,小鵬汽車翻身的希望仍未到來。
聯合創始人夏珩一度在媒體面前喃喃自語:我們內部評審機制難道已經完全失靈了嗎?”
何小鵬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2024年春節剛過,何小鵬就動了起來,短短3個月,他累計與600多名員工吃了30多場飯,動員、拍照、喝酒,也重複了30多遍。
只是員工們也沒想到,這邊剛建立好信心,回到公司就要直面最嚴肅的問題:
你覺得公司做得最不好的是什麼?你部門做得最差的是什麼?你身邊最爛的那個人是誰?
何小鵬沒準備放過任何人,每週兩次,每次一個人,面對面,親自傾聽員工的想法。
沒有太多次,何小鵬就意識到,董事長可以做好人,但CEO不能”
當時,何小鵬發現公司部門牆嚴重,就直接跑到管流程的部門。
剛開始,那個負責人還想搪塞過去,講了一堆——正如曾經負責採購的那些人一樣。
只是沒想到,何小鵬已經不是曾經的何小鵬了,態度相當強硬:別講這些,立刻把雲文件目錄給我看
負責人直接心虛了,說要準備一下,但在何小鵬連續說了兩次現在後,還是被逼著打開了文件。
再之後,這位負責人不見了,整個部門也被何小鵬拆掉。
緊接著,整個公司各個部門都被抓緊,何小鵬也從此開始玩命,一週工作六天,早上10點前到崗,晚上10點還留在公司,直管到一線。
最關鍵的採購部門,每天都要向何小鵬開會彙報。
開會效率低下,先是叫HR去談,無法解決就進一步叫業務主管去談,如果開會時長還是太長,何小鵬甚至會叫人去親自旁聽。
隨後,更多的P10被拿下,而大量P9被何小鵬提拔上來,一年時間內,30個一級中心,何小鵬換掉了85%的負責人。
程式設計師去管HR,讓HR管營銷,讓供應商出身的人去管動力和汽車技術,所有人被迫去做沒做過的業務,把不同的思維理念帶到業務中。
等到2024年年中,何小鵬底氣十足,突然就向公眾宣佈:從2024年第三季度開始,小鵬汽車將進入一個超高速的正迴圈。
果然,從2024年8月釋出MONA M03後,小鵬汽車開始爆發,掙脫出總市值500億港元的泥潭,等到2025年3月釋出最新款G6和G9釋出時,已經一路突破超1800億港元,迴歸到三年前的巔峰市值。
小鵬失去的東西,奪回來了!
如今,已經是小鵬汽車的第11年,在大廠開始反內卷的當下,“苦”和“累”卻已經成為何小鵬嘴裡的高頻詞。
這個曾經以好相處著稱的企業家,在付出了跌超1000億港元市值的慘痛代價後,開始學會集權,開始學會“折騰”員工,開始不“顧及個體感受”。
或許,這些氣質並不討人喜歡,但一個這樣的何小鵬,總比一個讓公司倒掉的何小鵬強多了。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閱《華商韜略》,為了便於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標華商韜略公眾號,感謝支援,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韜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宋曉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蟲創意、東方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絡:010-65580525
[email protected]  周總監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成長計劃】
簽約賬號【華商韜略】原創內容
◆◆◆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