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藥吳茱萸的“隱藏技能”曝光!IntJBiolMacromo|吳茱萸次鹼可調節神經炎症,幫你跟大腦迷糊、焦慮說拜拜!

在神經醫學領域,神經炎症始終是個繞不開的關鍵話題。它就像隱藏在神經系統中的 “暗雷”,與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諸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發展緊密相關。長期的神經炎症會持續侵蝕神經元,破壞神經細胞間的訊號傳遞,進而引發認知障礙、運動功能失調等嚴重問題,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尋找有效對抗神經炎症的方法,成為全球科研人員不懈探索的重要課題。
近期,一項發表於Int J Biol Macromol的研究Evodiamine rescu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via C/EBP-β-COX2 axis-regulated neuroinflammation給對抗神經炎症帶來了新的希望。
吳茱萸次鹼(EVO),這種從傳統中藥吳茱萸中提取的生物鹼,近年來在醫藥研究領域備受關注。過往研究發現,它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在抗炎和抗癌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在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上,EVO也展現出一定潛力,但它發揮作用的具體機制始終未完全明晰。為了揭開EVO的神秘面紗,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細胞實驗層面,科研人員選用了BV2小膠質細胞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在一定濃度範圍內,EVO對細胞沒有明顯毒性。當細胞受到脂多糖(LPS)刺激引發炎症時,0.2 μM濃度的EVO展現出顯著的保護作用。它能夠有效降低細胞中一氧化氮(NO)的釋放,減少促炎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的表達,還能顯著抑制LPS誘導的細胞凋亡。
同時,EVO還能調節細胞內線粒體功能,穩定線粒體膜電位,降低活性氧(ROS)水平,減少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保障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在類腦器官模型實驗中,EVO同樣表現出色,它顯著降低了LPS誘導的多種促炎因子表達,有效抑制了神經炎症反應,維持了類腦器官內細胞微環境的穩定。

圖 1:EVO對LPS刺激的腦樣類器官中促炎因子表達的影響

在動物實驗方面,科研人員選用小鼠構建了神經炎症模型。在曠場實驗中,未接受EVO處理的神經炎症小鼠自主活動能力和探索慾望明顯下降,而經過EVO處理的小鼠,其活動距離和進入中央區域的次數顯著增加,探索能力得到顯著改善。在高架十字迷宮實驗中,神經炎症小鼠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樣行為,而EVO處理後,小鼠的焦慮症狀得到有效緩解。
新物體識別實驗則表明,EVO處理後的小鼠,認知和記憶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對小鼠腦組織的進一步研究發現,EVO減輕了LPS誘導的海馬神經元損傷,使神經元排列更加有序,還調節了與神經炎症相關的蛋白表達,降低了C/EBP-β、COX2等炎症相關蛋白的水平,從而有效減輕神經炎症。

圖 2:EVO對LPS誘導的小鼠行為異常的影響

深入探究其作用機制,科研人員發現,EVO可能透過調節C/EBP-β訊號通路來發揮抗炎作用。透過轉錄組測序、免疫熒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等實驗證實,EVO能夠顯著降低C/EBP-β蛋白的表達,進而抑制下游促炎因子的表達。分子對接和動力學模擬實驗也表明,EVO與C/EBP-β具有較強的結合親和力,二者結合後能形成穩定的複合物,這為EVO的抗炎機制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圖 3:EVO透過C/EBP-β-COX2軸減輕LPS誘導的小鼠神經炎症損傷

這項研究表明,EVO在調節神經炎症和改善相關行為障礙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雖然目前研究還處於基礎階段,距離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為神經炎症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期待未來,科研人員能夠進一步深入研究,讓EVO早日成為對抗神經炎症的有力武器,為廣大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Yang C, Wu X, Jiang Z, et al. Evodiamine rescu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via C/EBP-β-COX2 axis-regulated neuroinflammation. Int J Biol Macromo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0, 2025. doi:10.1016/j.ijbiomac.2025.139597
本文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