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我在沙漠看見了4種顏色

時差島第 120 條推送
本文由 【特侖蘇】特約呈獻
看見金、藍、綠、白,遇見烏蘭布和的另一面
這個夏天,循著色彩的指引,溯源而上
7月,特侖蘇沙漠·有機溯源之旅啟程
我們邀請演員靳東重返烏蘭布和
帶我們開啟尋色之旅
攝影© 彥俊
「烏蘭布和來過太多次,但找顏色是頭一回。」靳東望向沙海。
雄踞陰山與黃河交界,蒙古語意為“紅色公牛”的烏蘭布和沙漠,曾以狂暴吞噬公路村莊。如今草湖鑲嵌,藏著特侖蘇十年馴沙成牧的奇蹟。靳東踏上沙丘,「走吧,去看看這頭公牛,褪下紅衣的樣子。」

攝影© 彥俊
靳東《烏蘭布和大地色號》
特侖蘇 x 時差島

·流動的守護者

正午沙丘熔成金箔。風過處,揚起金色塵霧,短暫懸浮後,又在草方格邊緣沉降。靳東沿著沙脊向上走,「有人說,順著沙走,就能找到金色。」
沙丘連綿如凝固的金色波濤。這裡年日照超過3200小時,熾熱滲透沙層,不僅天然殺菌,更以充沛的光能催發牧草生長。
一道30至80公里寬的隔離帶,將城市的喧囂與汙染隔絕在外,守護著內部生態,為純淨奶源築起第一道防線。
老天用沙擺了堵牆,外頭的進不來,裡頭的護得嚴嚴實實,擋風隔塵,是道金色的天然屏障,靳東感嘆道。
攝影© 時差島
治沙人正將麥草壓進沙地。聽說這片沙海,原本是流動的。是這些治沙人,一鏟一鏟的給穩住了,靳東接過鐵鏟試了試夯土的力道,「比想象的沉。」
沙護水,水養草,草固沙……這迴圈成了,底子打紮實了,才談得上更好的開始。
夕陽西沉,遠處黃河水泛著金光。「看,金色的日落。」這鋪天蓋地的金,是烏蘭布和有機奶源的黃金屏障——隔絕侵擾,成就無可替代的珍貴。
攝影© 彥俊

·沉默的滋養者

冬青湖的藍在黃昏轉深。靳東掬起一捧清冽的湖水。「真沒想到,沙漠深處藏著這麼藍的水。」
年均380毫米的降水,對沙漠堪稱奢侈。地下暗河,從千里外攜青藏高原的雪水奔湧至此,經沙層天然過濾,積蓄成112個湖泊。
沙與水在這裡達成微妙平衡——沙粒孔隙存蓄水分,形成隱形水庫;地表蒸發的水汽遇冷凝結成雨,回饋土地。於是,金色裡有了深邃的藍。
攝影© 彥俊
雨點落下,白鷺掠過雨幕。百湖之鄉名不虛傳。水多湖多,連雨都比別的沙漠更勤些,生態慢慢養回來了,感覺都更潤些,靳東抹去臉上的雨水,「這就是烏蘭布和的藍,滋養著萬物。」
暗河引水、沙層濾淨、湖沼蓄能——三重接力下,烏蘭布和擁有了牧草最愛的黃金溼度。靳東挑了塊扁石,擲向水面,石片跳躍三次,沉入兩米深的水下。沙漠裡的水,面上看著靜,底下全是勁兒。
夜色如藍綢包裹湖岸。這藍,是荒蕪轉為豐饒的見證——它凝成牧草上的珠露,牛奶中的醇香

攝影© 彥俊

·倔強的韌勁

晨光中的納林套海綠浪翻湧。牧場女工駕著滿載沙漠南瓜的驢車穿過田埂。
「沙裡冒的綠,夠倔!」靳東蹲下拂過葉片,苜蓿、燕麥、玉米……一茬接一茬,風沙擋得住路,可擋不住它們長。

他倚著木柵欄,看向牧場裡低頭啃草的奶牛。「誰能想到,沙漠的盡頭,是這樣的生機呢?」綿延的綠意背後,是嚴密的生態防線——9700萬棵防風樹鎖住躁動的沙丘;牧草根系在地下交織成網,攥住流沙。特侖蘇的有機牧場裡,生命自成圓環,人治癒土地,土地以豐饒相報。
攝影© 時差島
治沙人把根扎進沙裡,靳東望向無垠的綠浪「這綠洲就把希望種進人心。」
靳東摘下綠葉,吹響哨音。烏蘭布和的綠,是捆住流沙的鎖鏈,是迴圈再生的引擎,更是奶香的起點——每一滴醇厚,都源自這場與沙漠的溫柔對峙。

攝影© 彥俊

白·純粹的答案

往沙漠深處走,發現烏蘭布和還有純淨的白,靳東沿牧道前行。
鹽湖的冷白結晶,薄霧朦朧的白紗,生態隔離帶內12萬頭自在行走的奶牛——這一切,構成了烏蘭布和“白”的具象,目光所及,是生態的自洽與多樣。

牧人拎著鐵桶,「急啥?」朝牛群抬抬下巴,學學它們,曬太陽才是正經事。靳東停下腳步笑了,「在這兒,沒人催,沒人卷,一切都順其自然,和城市太不一樣了。」

攝影© 彥俊

煮奶鍋騰起熱氣,靳東舉起杯子,溫潤的奶液在杯壁留下珍珠白痕。金、藍、綠,層層託舉,最終凝成這一杯白。純粹到極致,反而最有力量。
他望向遠處牛群,「純淨,靠的是自然和時間。」
烏蘭布和的白,是一種能被看見、更能被品味到的純粹。它是特侖蘇獻給每一杯奶的承諾:更好的奶源,是將自然的饋贈,以最誠實的樣子交付。

 攝影© 時差島

終章·色彩之上的生命力

金是屏障,擋荒蕪於門外;
藍是積蓄,養生機於深處;
綠是韌勁,推終點向更遠;
白是本心,純粹為答案。

烏蘭布和的尋色之旅漸近尾聲,靳東望向天地蒼茫的沙金套海:去過很多沙漠,但這裡真的不一樣,荒蕪與豐饒在博弈中共生。烏蘭布和的色彩,本質是一種生命力。金藍綠白會隨天色變幻,但紮根於此的生命力,是比所有色彩更恆久的答案。

攝影© 彥俊

草長啥樣,得看根扎多深。正如這裡世代相傳的智慧,特侖蘇將根系深埋這片土地——沙層下,苜蓿根系織成固沙網;牧場上,有機肥反哺土壤一杯更好沙漠·有機奶中,每100毫升含有4.0克乳蛋白,125毫克原生高鈣。
更好的自然不在遠方,靳東俯身捧起沙土,「而在人類向土地俯身時——看清自己本是生態鏈中的一環。」

攝影© 彥俊

答案逐漸清晰——烏蘭布和豈止四色?它還是黎明的霜煙色,黃昏的琥珀色,夜燈的蜜橘色;是沙與草博弈的戰場,是水與旱和解的契約,更是人與自然共生的詩篇。
2024年起,夏秋之際(7-9月),特侖蘇邀請近6000名消費者共赴沙漠·有機溯源之旅,見證一棵草到一杯奶的誕生。當人們用腳步丈量色彩,烏蘭布和的饋贈遠超想象:
「金光閃閃的……像走進了一片夕陽組成的沙子裡」
「這裡竟然有這麼多水,湖泊像天一樣的寬廣」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沙漠中的綠洲」
「我想了解牛奶生產的完整鏈路——這次我看到了」
「來到這個地方,人都會感覺到非常的快樂,更何況生活在這裡的牛」
「如果特侖蘇有顏色的話,那一定是生態純淨的白」
「在沙漠裡能夠種出這樣一個草場,真是一個現代的人間奇蹟」

攝影© 時差島

比金堅硬的是十年堅守
比藍深邃的是迴圈不息
比綠頑強的是希望生長
比白純淨的是敬畏之心
——所有色彩熔鑄成三個字:生命力。
特侖蘇沙漠·有機奶,每滴皆生命力凝成的更好奇蹟。

– END –
【圖文組】
策劃 | 時差島團隊
 | 吳彤 PM|武柏萱 
 ‍‍‍‍平面攝影|彥俊 排版 | 周瑞晴
【影片組】
策劃|時差島團隊
監製丨八千里
導演|田勳 
文案 | 丸子 吳彤 統籌 | 武柏萱 阿門 
副導演丨楊素 黃湧 
製片丨昝昝 德彪 葉子 亮子 蚊子

攝影指導丨金耀南 Trinity丨賀朝陽 
美術指導丨董勁草 平面攝影丨彥俊 徐曉晨 

剪輯指導丨喬琳 調色指導|時文龍
視效設計丨陳伯軒 宣發丨周瑞晴 李博涵

© 時差島 出品
特侖蘇 × 時差島

時差島 · 《烏蘭布和沙漠》系列
© 時差島 
– 看見世界的時差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