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戰區網站2025年4月7日報道,在2025年馬里蘭州國家港舉行的"海空天"展會上,通用原子公司與以色列國防承包商拉斐爾正式公佈合作研發的Bullseye/靶心防區外精確制導導彈。還展示了全尺寸模型。通用原子電磁系統集團(GA-EMS)宣佈與拉斐爾簽訂諒解備忘錄,將在密西西比州圖佩洛工廠作為主承包商生產該導彈。該武器基於拉斐爾現有"破冰者"導彈技術開發,旨在為美軍及盟友提供可快速大規模生產的低成本防區外武器,重點應對印太戰區未來作戰需求。儘管採用多工模組化設計,通用原子公司表示初期將主攻海上打擊市場。

Bullseye/靶心防區外精確制導導彈基於Rafael公司2022年公佈的Ice Breaker"破冰者"導彈開發,GA-EMS數年前已與Rafael展開初步探討,實質性合作始於2024年7月。Bullseye的具體技術調整將根據美國客戶需求確定——可能涉及以色列限制出口技術元件的替代方案,需逐步解決供應鏈合規性問題。通用原子公司已完成Bullseye導彈氣動、發動機與導引頭測試,計劃2025年底開始交付,確認其技術成熟度(TRL)已達8級(完成飛行驗證但未實戰部署),目前正籌備飛行資格認證與作戰準備驗證。GA-EMS預計2025年末或2026年初投入實戰部署,屆時將達到TRL 9級。該公司總裁斯科特·福尼透露,Bullseye單價將顯著低於挪威康斯伯格公司的聯合打擊導彈(JSM)。

靶心導彈長3.96米,展開後翼展2.03米,重量低於453.6千克,射程超300千米,有訊息說射程482.8千米,這種導彈採用了隱身設計,擁有比較特殊的外形,首先其彈身最大的截面是類似於五邊形,導彈前部進行收縮,配備了一個較大尺寸的導引頭視窗,彈體背部則是後向摺疊的大展弦比彈翼,主要是為了增程,彈體中後部下方則是內收式的進氣口和渦噴發動機,尾部是4片X形佈局的尾舵。這種設計能夠兼顧隱身和遠射程,是一種較好的折中設計。

靶心防區外精確制導導彈彈頭提供226.8千克與113.4千克兩種版本,均整合高爆通用與侵徹雙重功能。該導彈設計高度模組化,初期以空射型為主,也可透過Mk41垂直髮射系統或多管火箭炮實現海陸發射。其導引頭技術直接繼承自"破冰者"導彈,採用INS+地形輪廓匹配TERCOM+抗干擾全球定位複合中制導,其中地形匹配(TERCOM)制導是指將飛行區域網格上地面的平均海拔高程形成基準地圖。導彈飛行時氣壓高度表和雷達高度表就即時地採集地形剖面資料,分別測出導彈的海拔高程和離地高程,計算出它所對應的地表高程的一維測量帶,與基準地圖進行相關匹配,尋找最相似點的位置,就可以確定導彈的位置偏差進行糾正。

拉斐爾高管稱靶心防區外精確制導導彈屬於"第五代導彈",能夠在沒有GPS的情況下進行海面5米掠飛、地形跟隨低空飛行,還配備了雙資料鏈路進行資料上傳和後送,具有人在迴路控制功能,可以進行戰術更新、飛行終止和戰鬥損害評估,攻擊的最後階段採用紅外成像導引頭制導,利用拉斐爾獨特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進行深度學習和基於資料的大場景匹配,使導彈具備自動目標採集(ATA)和自動目標識別(ATR)能力。而且可以讓四枚或更多導彈使用資料鏈路相互通訊,採用不同的攻擊路徑同時攻擊目標。

通用原子公司認為美國海軍因缺乏同類反艦武器,因此成為首要潛在客戶,該導彈可透過F/A-18、F-35等平臺搭載,填補現有火力空白,美海軍計劃將其部署於瀕海戰鬥艦,填補現有反艦火力空白。靶心專案未入選空軍"企業測試載具"計劃,美國軍方現在對獲取新的廉價空射打擊彈藥非常感興趣,這些彈藥可以很容易地大規模生產,部署此類武器越來越被視為在未來太平洋地區衝突中提供足夠打擊能力的關鍵,可以快速地補充庫存。該專案透過整合拉斐爾的導彈技術與美國製造優勢,可降低30%研發風險,可將單發成本降低40%以上。根據協議,以色列將提供核心制導技術,美方負責推進系統與隱身塗層的本土化生產。此次合作標誌著以色列軍工技術首次大規模進入美國防務市場,未來可能帶動"德利拉"防區外導彈、"狂暴"超音速導彈等更多以色列裝備對美出口,這也省得再花錢研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