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025年1月13日報道,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TAI)於2025年1月13日宣佈,土耳其的安卡-3飛翼無人機首次從其內部彈艙中投放了一枚由土耳其Aselsan公司開發的TOLUN制導炸彈。展示了安卡-3保持較低的雷達反射截面來執行隱形打擊的能力。根據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影片,安卡-3從6096米的高度以333千米/時的速度飛行,地面控制站的操作員命令投放武器,安裝在機身下方的攝像頭捕捉到左側艙門開啟,TOLUN制導炸彈從彈架上落下並展開彈翼滑翔,最終擊中地面上的標記點上沒有爆炸,表明這是一枚用於測試目的的惰性彈。這標誌著安卡-3一個新的里程碑事件,距離正式服役又進一步。




安卡-3飛翼無人機由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TAI)研製,該機採用噴氣式動力,發動機噴管外露,翼展約為17.5米,長約8米,起飛重量6.5噸,有效載荷1.2噸,最高速度約為0.7馬赫(800千米/小時,高度9000米),巡航速度0.42馬赫,升限1.2萬米,可在9143米高度留空時間10小時。該機可能採用了AI-322F渦扇發動機的無加力型號,無加力最大狀態推力2500千克。該機與前輩安卡和安卡II無人機共享航電結構和地面控制站。該機兩個內部彈艙有2個掛點,各能攜帶四枚自主研發的小直徑炸彈,最高可承載各650千克彈藥。該機機翼兩側一共有4個掛點,內側一個掛架可承載650千克彈藥,外側掛架可承載100千克彈藥。




2023年12月28號,安卡-3進行了首飛,持續了1小時10分鐘,飛行高度達到2400米,速度達到278千米/小時。2024年8月19日,安卡-3在試飛中首次收起了起落架。2024年9月1日安卡-3完成首次掛彈飛行,TEBER-82彈藥裝載在左翼下方以不對稱載荷進行飛行,目的是在飛行過程中測試安卡-3機身和武器掛點的掛載和應力效能,由機頭安裝的ASELSAN生產的ASELFLIR500光電吊艙偵察並照射目標,最後投放炸彈成功擊中目標。2024年10月21日該機於8點30分從穆爾特德空軍基地起飛,抵達阿西克爾射擊場,左翼下方掛載TOLUN滑翔制導炸彈,最終成功擊中目標。2024年10月30日TAI宣稱首次由一架載人飛機遙控安卡-3飛行。








安卡-3可以使用SADAK-4T複合掛架掛載4枚TOLUN小直徑滑翔制導彈藥,TOLUN的彈頭由Tübitak SAGE設計,系統的其餘部分由ASELSAN設計,使用可摺疊的菱形彈翼。該彈重139千克,直徑0.17米,長1.8米,最高投放高度12000米,射程102千米,採用GPS/INS制導,精度CEP小於8米,可自行導航同時攻擊8個不同目標,TOLUN憑藉其高精度打擊能力和硬化的特殊形狀機頭結構,能夠穿透鋼筋混凝土目標。在射程55千米時可擊穿1米鋼筋混凝土,可以同時對抗軟目標和硬目標。TOLUN-IIR則增加了紅外導引頭,重120千克,直徑0.185米,長1.8米,投放高度12000米時射程80千米,CEP小於3米,還可攻擊移動目標。








土耳其人宣稱安卡-3的效能測試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將努力實現在一次出擊中從安卡-3發射多達8枚TOLON的能力,這意味著將使用2個SADAK-4T複合掛架,但不知道這個掛架是否能在其彈艙使用。現在看安卡-3可能很短時間內就會走向成熟,雖然其隱身設計未必能非常有效,但這種能夠保持乾淨外形還能夠隨時掏出大炸彈的玩意對周邊來說還是挺鬧心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