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手機SoC,即將釋出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來自半導體行業觀察綜合,謝謝
昨夜晚間,小米雷軍釋出了一項訊息,表示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名為玄戒O1的手機SoC晶片即將在五月下旬釋出。
按照雷軍在微博中所說,小米的造芯始於2014年9月。
翻開資料,小米當時成立了一家名為北京松果電子的全資子公司。據甲子光年在報道中描述,對於當時的情景,雷軍有過這樣的描述:絕大部分人心裡都會七上八下,因為不知道衝出去是死是活。而我心裡稍微平靜一些,因為我已經做好了幹十年的準備。
到了小米於2017年2月28日,小米也終於釋出了手機晶片的首個成果——松果澎湃S1手機晶片。作為一顆定位為中端手機晶片,澎湃S1採用臺積電28nm工藝,4+4大小核心全A53架構,大核主頻2.2GHz,小核主頻1.4GHz,GPU為ARM Mali T860 MP4,基帶為可升級設計。該晶片也首發搭載於小米5C上。
而後,小米的手機AP幾經沉浮,也沒有下文。不過,公司在此期間還是釋出了電源管理晶片、自研影像晶片等一系列大家眼裡的“小晶片”,松果也在接下來幾年被拆分,直到2021年成立上海玄戒,小米造芯,重回主幹道。
和之前一樣,小米造芯,應該也不會是坦途。尤其是考慮到之前的哲庫折戟,現在中美競爭關係,讓小米的前行之路,必將挑戰重重。尤其是在基帶方面帶給小米的挑戰,更是不容忽視。尤其是蘋果自研基帶的經歷,加大了大家對這方面的擔憂。
多年來,蘋果系統地將關鍵技術引入內部,從 2010 年的 A4 CPU 開始,接著是 2017 年的 GPU 業務、2018 年的電源管理,以及 2020 年推出內部 M1 Mac 處理器。這種轉變是由內部開發和戰略收購共同推動的,這使得蘋果能夠對其供應鏈保持更嚴格的控制。然而,調變解調器技術仍然是蘋果無法直接控制的關鍵技術之一。高通在蜂窩連線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多年來一直為蘋果提供調變解調器。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經常出現爭議,最終在 2017 年因許可費而引發了一場重大法律糾紛。這場糾紛於2019年得到解決,並達成了一項多年協議,高通繼續向蘋果提供調變解調器技術。
然而,蘋果尋求開發自己的替代方案只是時間問題。在英特爾與2019年宣佈退出移動調變解調器業務之後,蘋果在當年晚些時候收購了英特爾的調變解調器業務,加緊了公司在這方面的佈局,並終於在今年帶來了自研的C1基帶。
所以,小米這顆晶片會是什麼規格?小米又會如何平衡與高通的關係呢?公司的基帶業務,又將如何規劃呢?我們靜待這顆晶片揭開真正的神秘面紗。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36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