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時是個無神論者,甚至一度不解,為什麼有人會對求神拜佛這麼痴迷。
直到這兩年,世界的不確定性悄悄改變了我的認知,我理解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而中年人,在求人和求己之間選擇了求佛。
我跟一個熱衷買彩票的小姑娘聊過,她半開玩笑說:“因為中500萬這麼渺茫的機率,都比我的生活有希望。”
聽完很唏噓,誰沒有理想追求呢,誰不想發光發熱呢,只是現實太難了,要找一個排解出口。
所以不能簡單給年輕人貼上”佛系躺平、自我欺騙”的標籤,我們應該看到這種現象發生背後,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能進大廠的人,夠拼夠上進了吧?
但35歲員工,被迫從阿里“畢業”,進了小廠,薪資降了40%,公積金550塊,壓根沒法覆蓋貸款,還面臨著比阿里更卷的加班。

還有人正爬到40歲半坡,已經失業3個月,堅持不住了。

革命即將成功,熬到離退休期限還有一年多,照樣被裁員,你能找誰說理去?
如果說,大廠員工是那些早早趕上了時代紅利,登上巔峰,又陸續在幾年前,開始感知到“能量場”改變,腳底大山突然鬆動、消失、墜落的人。
那麼從2024年開始,這種變化,已經蔓延到了更多普通人生活之中。
用清華教授孫立平的話來說,就是:
“在今後的若干年當中,我們會面臨著一個時間可能不短的經濟收縮期。”
京東前 CEO 徐雷發朋友圈說:
“如果還認為我們陷入的是經濟週期的下行週期,那就真的錯得太可怕了,應該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和一個時代的開啟,週期和時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性質。”
大家要時刻記著一個觀念:
除非勢頭自己回來,否則沒人能夠逆勢,包括政策。
過去的二十年裡,國人有錢了第一反應就是去買房。
但現在,放開限購、降首付、降利率……任政策怎麼雞,大家都只攥著票子觀望。
這就是勢頭,財富獲取、分配的方式已經完全變了。
很多人問:“經濟會好起來嗎?”
問這話的人,應該是對“經濟收縮期”不太瞭解。
經濟收縮期會發生什麼?會持續多久?
相比於美國,大家可能參照日本更合適。
日本就剛完整地經歷了一個經濟收縮期,也是大家俗稱的“失去的三十年”。
房價,從1992年開始持續下跌。幾年時間,東京房價腰斬,之後大概以每年10%的速度下跌,跌了15年。
股市更慘,1989年12月創下峰值之後,就開始了漫漫熊途,一直跌了20年,市值縮水超過6成。
更可怕的,除了樓市股市齊齊爆雷。
民眾收入還少了。
這成了壓垮普通民眾的最後一根稻草,房價跌得比貸款金額還低,還不上房貸的人開始賣房,借高利貸買房的選擇自殺。
債務纏身,收入變少,一大批中產掉落。
老年人不得不面對“老後破產”,重回職場的窘境,不少年輕人直接躺平,低慾望生活,或者在家啃老,當全職兒女,人稱“平成廢物”。

日本所經歷的這些,彷彿是一個映象,大家或多或少在當前看到過類似的畫面,這也是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人研究日本“失去三十年”的重要原因。
如今,日本開始復甦,股市回到1990年代的高點,日本各大都市圈的房價,紛紛上漲,東京房價創下歷史新高。
CPI指數連續上漲,企業大幅漲薪,生育率出現上升,這些都表現出日本經濟水平在穩步回升。
這就是週期輪迴,勢頭回來了。
中國經濟當然也會變好,但這需要時間,不是一兩年就能好起來的。
日本花了30年,整整一代人的時間被埋葬,可能咱們花一半的時間,15年攻克難關。
聽著已經挺不錯了吧?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又有多少個年富力強的黃金15年?
如果咱們好歹還算嘗過騰飛時代的紅利,但咱們的孩子,又將面對怎樣的一個動盪時期,如何安身立命?
這些問題,細想起來,都令人頭皮發麻。
偏偏這種大週期節點,也是人生節點,專門就是社會財富洗牌。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覆盤》,作者是華裔經濟學家辜朝明。

-
如果咱們真的像日本那樣,進入經濟收縮期,會發生哪些變化? -
普通家庭做對什麼,能更好地應對週期? -
做錯什麼,會讓辛苦積累的財富灰飛煙滅?
這本書能給我們答案。
那個很火的資產負債表收縮理論,就是他提出來的。
日本經濟泡沫之後進入“賢者模式”,怎麼刺激都不起作用,成了個大謎團,西方經濟學家也琢磨不透,最後是辜朝明,把這個問題大概講清楚。
他把對日本過去30多年,經濟全貌的觀察和分析,寫成了《覆盤》,而且這本書的最後一章,還對中國經濟做了總結和預估。
這本書在8年前出版,他當時就提到,中國的狀況和90年代的日本很相似,走向也可能類似,而8年前的判斷,如今一一得到印證。
咱們現在為了推動經濟,用的一些打法,就是辜朝明當初給的解題思路。

讀懂日本,以史為鑑,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社交媒體盛行,我們在網上見過太多人和家庭的變故,有底層逆襲的,也有階層跌落的,本質上拼的都是資訊和認知。
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當下怎麼做,很可能會影響未來15年,你是往上走,成為別人羨慕的人,還是往下掉,只能羨慕別人。
咱們一定要認清現實,理性思考,做好準備。
就像那些經歷了日本“失去三十年”的普通民眾,有成為廢物和炮灰的;
但也有努力尋找機會脫穎而出,甚至利用低迷形勢完成個人財務飛躍的一群人,比如“渡邊太太”。

我當然不是讓大家跟著“渡邊太太”,炒外匯套利。
而是要學習他們開啟思維,積極應對,找到突破困境的辦法,成為這一輪財富洗牌裡面,過得更好的那批人。
《覆盤》的電子書,給到大家,7.30號也就是明天晚上19:30,孫明展老師也準備在一場讀書會,解讀《覆盤》這本書,強烈建議大家去聽聽。
掃碼免費參加讀書分享會
免費領取《覆盤》電子書

孫明展老師是中山大學統計系、數學系專業碩士導師。
他的長期主義觀念,幫助了幾十萬普通家庭避開了坑。
這次帶著大家讀懂《覆盤》,就是為了努力看清中國未來的路,為普通家庭尋找未來的方向,更好度過動盪期。
聽聽他的經驗,你會明白如何理性對待家庭資產負債表,即便真的進入經濟收縮期,咱們也能縮短走出低谷的時間。
聽聽他的建議,當下積極應對,下一個10年、15年,一定不會差的。
明晚的讀書會是免費純分享,大家可以掃碼報名,還可以免費領取《覆盤》電子書。

(本文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