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洋洲的斐濟,孤懸南太平洋,距印度洋的印度十分遙遠,但人口中印度裔佔37.5%,這是如何形成的呢?

【斐濟】
斐濟位於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個島嶼組成,大部分是火山島,陸地面積約1.83萬平方千米,放在我國省級行政區中可排第三十位。斐濟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129萬平方千米,漁業資源豐富。澳大利亞東海岸以東約1300千米是法國海外領地新喀里多尼亞島,再往東以東約1200千米,就是斐濟。

斐濟人口約89萬(2023年),其中土著佔56.8%,印度裔佔37.5%,官方語言為英語、斐濟語和印地語,通用英語。

我們知道紐西蘭由兩個主要大島組成(南島、北島),斐濟也有兩個大島,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第三大島塔韋烏尼島就是地球上經度最東和最西的地方。

維提島面積約1.04萬平方千米,最高峰維多利亞山海拔約1324米,人口約60萬,首都在該島上。
瓦努阿島位於主島維提島以北約64千米處,面積約0.5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3萬。

塔韋烏尼島呈細長型,長42千米,最寬14千米,面積約434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約1195米。塔韋烏尼島人口有1.9萬,大部分是土著人。
塔韋烏尼島正好處在180度經線,也就是地球子午線上,這裡既是東經180°,又是西經180°。分佈在180度經線兩側的幾個小村鎮,包括索莫索莫、瓦伊耶沃等,距離不過兩三千米,卻是地球的最西和最東端。

斐濟能稱得上城市的地方,就只有首都蘇瓦,人口9萬餘(2023年)。
斐濟首都蘇瓦(Suva),位於維提島南端,經度是東經178°26′00″,是地球上最東的城市。

斐濟旅遊業較發達,2023年,接待遊客人數近93萬,比人口數多。
【斐濟歷史】
1874年,斐濟淪為英國殖民地。斐濟森林覆蓋率約50%,出產優質硬木和松木。耕地面積也不少,出產甘蔗、椰子、香蕉等。斐濟群島的原住民並不多,英國無人可剝削,便想到了他們的最大殖民地英屬印度。

1879年-1916年,一船一船的勞力從英屬印度,漂洋過海來到斐濟,從事種甘蔗的工作。
1970年,斐濟獨立,不過仍是英聯邦成員國。斐濟依然受到英國的深刻影響,比如斐濟的國旗,左上角就是一面英國的米字旗。英國女王的頭像印在斐濟的貨幣上,斐濟人天天都能看到英國女王。

斐濟與英國之間,恩怨矛盾也不少,在英聯邦也是幾進幾齣。斐濟在1987年退出英聯邦,1997年重新加入。2000年英國暫停斐濟英聯邦成員資格,2001年又恢復。2006年斐濟再次被英國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2014年再次恢復。其中在2010年,斐濟設計了新版的貨幣,各種具有本地特色的動植物,取代了英國女王。斐濟還一度傳出,要將國旗上的英國元素也去掉,如果以後再次退出英聯邦,這件事可能會實現。

圖-斐濟蘇瓦
2006年,英國暫停斐濟英聯邦資格,那年軍隊司令姆拜尼馬拉馬發動兵變。斐濟與美國關係好,是美軍在太平洋主要補給點之一,美國對這次兵變沒有任何說法。到了2014年,英國也默許了兵變,恢復斐濟英聯邦成員資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曾跟隨英國對斐濟制裁,後來同樣不了了之。

圖-斐濟機場
【斐濟和印度】
印度與斐濟關係密切,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斐濟。2018年,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訪問印度。很難想象印度這樣一個人口、面積、GDP總量都居世界前列的大國,會如此關心太平洋中這個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小島國。

印度的野心,絕不是斐濟這一個太平洋島國,印度對整個太平洋都有興趣。
太平洋島國擁有22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專屬經濟區,海洋資源豐富。由於遠離地球人口密集區,是飛行器回到地球的理想著落點,也是試驗先進武器的絕佳場所,美國就多次在南太平洋試驗核武。

2014年,印度與14個太平洋島國,在斐濟蘇瓦召開首屆“印度-太平洋島國合作論壇峰會”,這是印度 “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該峰會檯面上是印度強化與美國及其“印太”盟友互動合作,對抗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影響力,實際上印度的觸角深入南太平洋,也削弱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法國等國的影響。2023年,印度第三次召開該峰會,印度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確實有所提高,尤其是印度人,在南太平洋島國中的比例越來越高。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新中國援外第一戰:越法邊界戰役,陳賡建議圍城打援
穿越近兩千年的“說唱明星”——東漢擊鼓說唱俑
史上最強逆襲:鐵木真是怎樣崛起的?
流動中的民族主義研究——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曉律教授訪談
工業革命的寶貴經驗——工業化仍然是強國之本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