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餘暉
政知君注意到,“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已經成立了。
據5月27日《新聞聯播》報道,5月26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根據畫面顯示,主持會議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會議的有: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
-
國務委員王勇
-
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
-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
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也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
可能有讀者會問,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
-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意味著中國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峰值之後,不再增長,並逐漸下降。
-
“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國透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產業調整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政知君瞭解到,碳達峰、碳中和會將會改變能源產業格局,重構整個製造業,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比如,在我國能源產業格局中,產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佔能源消耗總量的84%,而不產生碳排放的水電、風電、核能和光伏等僅佔16%。
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就要大幅發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因此,能源格局的重構必然是大勢所趨。
央視財經此前還解讀稱:
-
中國實現碳中和,光伏、風能聚集的中西部地區將會成為最主要的能源輸出地之一。中西部地區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的角色,將被重新定義。
-
到了2060年,中國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中國會擺脫對外部能源進口的依賴。碳中和的背景下,“石油地緣政治時代”被完全打破,國際競爭的焦點將逐漸轉移到低碳技術價值鏈的控制上。
今年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的一個議題就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
那次會議提到,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4月22日晚,習近平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時提到,“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
小組首次亮相,韓正主持會議
5月26日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意味著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又邁出了重要一步。畫面顯示,主持這次會議的是韓正。

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是韓正首次提到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今年5月18日,韓正曾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當時,韓正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態度要堅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要清晰。
除了韓正外,出席會議的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國務委員王勇,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


央視提到,“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負責人也參加了會議。
據新聞畫面顯示,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住建部、央行、生態環境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部、商務部、國資委、銀保監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都在現場。
其中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唐登傑,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財政部部長劉昆,住建部部長王蒙徽,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等。


同時,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傅興國,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徐麟以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也出席了這次會議。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齊曄對第一財經分析稱,目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時間比較短,很多問題都是剛露頭或是還沒有顯現出來。
“成立領導小組,有利於明確規劃領導和協調工作,走出原來不甚清晰的模糊地帶,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政知君注意到,在這次會議召開之前,相關部門都已經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部署。
比如,在4月24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就提到,科技部正在加快制定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技術路線圖,全面推進研發攻關、平臺建設、成果示範和國際科技合作。
4月28日,銀保監會也召開了會議,提到“全力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達成,創新產品服務,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加強頂層設計
在這次會議上,韓正提到了不少要求,包括:
-
緊扣目標分解任務,加強頂層設計,指導和督促地方及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科學設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
-
要尊重規律,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把握工作節奏
-
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尋求全球氣候治理的最大公約數
-
要積極宣傳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目標、舉措、成效,善於用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那目前最緊要的任務是什麼?
韓正表示,“當前要圍繞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支援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系、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等,研究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
此外,他還提到,要發揮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發揮好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的引領作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的一場新聞釋出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說,國務院國資委將“配合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相關規劃方案和配套政策,專門研究制定中央企業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實施意見”。
多說幾句。
除了國家層面外,地方也已經行動了起來。
5月21日,浙江省召開了“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會”,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說,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多作貢獻、勇當先鋒,打造“重要視窗”重大標誌性成果。

還有上海。
4月2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聞釋出會。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表示,上海在碳達峰、碳中和上要力爭走在全國前列。
他說,上海經國家批准的2035城市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2025年前要努力做到碳達峰,“所以當前我們正在編制上海的碳達峰行動方案,今年將要正式出臺,要把整個生態環境的建設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有機銜接起來”。
資料 | 央視 新華社 人民網 澎湃 中國政府網 第一財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