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純愛戰神?知道華箏到底造了什麼孽嗎

文/六神磊磊、煙雨
先插播:六神古詩詞課小學版,早鳥價最後一天,之後價格回撥,大家可以到今天第二條推文下單。
我們繼續讀金庸。
華箏忽然翻紅了,一夜之間成了爽文大女主,郭靖渣男,黃蓉小三,只有華箏完美。
莫名開始的"草原純愛人設"裡,華箏被說成義勇雙全白月光,塌房文學裡的手撕綠茶大表姐。
我個人其實是挺喜歡華箏的,不少舊文為證。但問題是,很多人站隊來、站隊去,好像壓根不知道華箏到底幹了什麼,反正只要人設,小說本身無所謂了。
她告密害死了人啊喂。
看過書的你們先忍一下,會很快。
故事要從成吉思汗奇怪的拆快遞規矩說起。
蒙古大軍南征,成吉思汗給了三個大將窩闊臺、拖雷、郭靖一人一個錦囊,用火漆密封,並且嚴令:
等攻破金國大梁後,三人在大金皇帝的金鑾殿上聚會,一起開拆,依密令行事。三人必須相互監督火漆有無破損。
回帳之後,郭靖和母親都覺得錦囊有問題。況且成吉思汗最近行為詭異,不斷重賞郭靖娘倆,無事獻殷情非奸即盜,都懂。
郭母李萍是個非常勇敢果決的人,當場決定:拆。她是臨安府人,當地織錦之術天下無雙,宋代李子柒不是吹的,根本不用損傷火漆,只要挑破錦囊,回頭補好就是。
原來成吉思汗的密令是,郭靖滅金之後,立刻揮師南下,攻破臨安,滅了宋朝,到時候郭靖裂土封王。如有異心,郭靖立即斬首,郭母亦凌遲處死。反正就是當宋奸和死全家二選一。
為什麼老孃反而刑罰更重?說明鐵木真很瞭解郭靖,這渾小子,斬首他未必怕,你折磨他老孃他是真怕。
恐怖的是,這邊錦囊才拆開,那邊成吉思汗就來綁人了,比量子糾纏還快。最後郭母自盡,郭靖冒死突圍而走。他怎麼都想不通:訊息是如何洩漏的?難道蒙古包裡安攝像頭了?
答案是華箏告的密,以為這樣可以留下白月光郭靖。
關於這事,我在網上看了不少倒反天罡的言論,說華箏真愛無辜。還有以訛傳訛的,說是郭靖害死了自己親孃。
愛情這玩意很好,很動人,但愛情不是成年人犯一切錯誤的藉口。
華箏從小就旁聽軍務。她完全瞭解父親的脾氣和作風,知道她爹有多狠;對於告密的最壞後果,她也不可能沒想過。只不過她對老爹抱了個僥倖心理。
可惜,政治強人剷除一切路障的野心容不得半點僥倖。
李萍,這個在苦水裡泡了大半輩子的臨安女子,原本可以落葉歸根、終老故鄉,還能和兒孫共享天倫。然而,一次告密,斷絕了她最後的機會。
愛情可背不起這樣的鍋。
再說了,就算留下郭靖,為了你的愛,就要讓別人聽你老爸的安排去滅自己的故國,噶自己同胞的腰子,這不膈應嗎。
李萍死後,華箏其實已經明白,她和郭靖連見面的可能性都沒了。她給郭靖留了一封信,說:“我累君母慘亡,愧無面目再見……願君善自珍重,福壽無極。”
你看,華箏自己都很清楚咋回事,很多網友卻死活不明白。
我不是要搞什麼記憶恢復術,也不是要把虛構人物華箏批判一番。事實上,就算華箏不闖禍,她和郭靖在一起的機率也很低。
這裡只是想說一句老話,非黑即白二元思維要不得。
當代讀者,總愛耍製造刻板紙片人的三板斧:
考古式洗白:在故紙堆裡摳糖,把角色的某個細微高光時刻無限放大,立成完美人設,其餘一概不論。
二極體重構:非黑即白劃分陣營,強行套用大婆和小三、真愛和渣男的狗血劇本。
道德卸妝術:用"真愛無罪"的遮瑕膏,強行掩蓋角色身上的一切瑕疵。
華箏可以被簡單美化成"為愛衝鋒",李萍之死也可以解構成"婆婆自己作死",郭靖則被稀裡糊塗安上一個“害死自己老孃”。
用降智思維去抱團衝塔經典,把金庸筆下那個既純真又莽撞、既深情又衝動的立體形象華箏,壓縮成"草原純愛人設"的二維紙片人。
這其實比任何魔改劇都可怕。它是批次生產精神空心人,用飯圈濾鏡,消解文學最珍貴的人性灰度。
你看現在,很多討論文學經典的地方,已經淪為烏煙瘴氣、標籤亂飛的鹽鹼地。文學本來是人性的照妖鏡,卻非給打磨成了網紅濾鏡。
大家要看的到底是原著角色,還是同人二創的幻影?
只為了瞧一個誰是好誰是奸,誰是大婆誰是小三,誰是大女主誰是戀愛腦,何必看什麼書啊。
短劇裡最狗血的那一些還不夠看嗎。
磊磊這貨:一兩百元能顯好的三八節禮物。這一款是好友的烘焙店純手工製作、好看又美味的玫瑰花巧克力撻,只做了120份,送人、自己品嚐都好,喜歡的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