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用!比亞迪掀桌子了,但背後居然有更長遠的打算!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比亞迪開啟智駕時代,意義是什麼?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2月10日,比亞迪舉辦了一場頗為轟動的釋出會,一次性推出21款搭載高階智駕系統的車型,涵蓋從7萬元級的海鷗到20萬元級的漢和唐等車型,標誌著比亞迪正式開啟了智慧駕駛時代。
在硬體配置上,比亞迪採取了差異化策略,推出了天神之眼ABC三個級別。各個系統配備了不同數量的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以及不同檔次的晶片,以滿足不同車型和市場的需求。

我們認為,作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冠軍,比亞迪的這一舉措具有里程碑意義,對全行業都具有示範效應,打破了此前“20萬以下無高階智駕”的慣例,基本實現了“全價位覆蓋”的智慧化。因此,就在釋出會開始之前,比亞迪以及相關智駕供應商的股價也經歷了一波大漲,表明了市場對其智駕戰略給予的認可。
未來,中國汽車行業將會進入智駕時代。消費者“用不用無所謂,但必須得有”的心理,將促使智駕系統成為各大車企的標配,沒有智駕的車會更難得賣出去了。這不僅讓歐美日韓的各個燃油車大廠壓力倍增,也有可能促使特斯拉加快FSD進入中國的步伐。

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儘管比亞迪的董事長兼CEO王傳福曾在2023年以比較激烈的言辭公開質疑自動駕駛的可行性,但當他意識到自動駕駛趨勢已來時,並沒有因為以前所說的話而影響自己的決策。
這種務實和果斷非常寶貴,畢竟轉變是要砸入真金白銀的。從2024年以來,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投入就不少。這次釋出會上,比亞迪還宣佈不增加車價,也沒有訂閱費,讓使用者敞開了用自己的智駕系統,這無疑犧牲了不少利潤。
例如,天神之眼A作為高階配置,搭載了3顆雷射雷達和兩顆英偉達OrinX晶片,算力高達508TOPS,僅零部件的成本就超3萬元;用於經濟型車型的天神之眼C,雖然採用純視覺方案,不用雷射雷達,而是依靠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攝像頭,以及1顆英偉達Orin N或地平線的征程J6晶片,但其成本應當也不低於1萬元。考慮到這類車型的車價往往不高於10萬元,這個成本確實不低。

不過,在誇讚之餘,我們也想指出,比亞迪所宣傳的部分內容還是有誇張的成分,背後也可能有他們長遠的考慮和佈局。
比如,在釋出會上,官方公開透露,2024年每天的新增訓練里程已經達到7200萬公里。這個資料雖然很可觀,但其真實性可能有待斟酌。
我們曾多次指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之所以能快速升級,與其資料收集策略密不可分。
特斯拉透過影子模式採集車輛的駕駛資料,即使在使用者未開啟自動駕駛功能時,系統仍在後臺執行,持續比對模型預測結果與駕駛員實際操作。當兩者出現顯著差異時,系統便判定為“高價值場景”。此時,車輛就會記錄並上傳包括攝像頭畫面、雷達/超聲波感測器資料、車速、轉向角度、環境資訊(天氣、光照)等各方面資訊,用於自動駕駛演算法的訓練。
特斯拉的每輛量產車均預埋了自動駕駛硬體,無需額外改裝即可參與資料採集。因此,特斯拉能夠迅速積累海量的駕駛資料,為自動駕駛系統的迭代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援。目前僅北美地區就有約40萬輛支援FSD的特斯拉車輛在貢獻測試資料。
透過這些車輛的自然行駛,特斯拉不僅可以掌握人類的駕駛方式,還能學習人類在動物突然竄出、施工路段臨時改道等罕見場景時的應對方式。
相比之下,比亞迪的資料收集能力似乎還有一定的差距。雖然去年比亞迪累計交付了400多萬輛電動汽車,但其中搭載了高階智駕系統的車型比例較低,主要為仰望、騰勢、以及漢和唐等系列中價格較高的智駕車型。因此,是否有那麼多車輛每天為比亞迪提供如此巨量的資料呢?畢竟7200萬公里/天的資料量,需要至少10萬輛車,全年不休不止的每天跑700多公里。
當然,並不能因為這些小瑕疵而否認比亞迪智慧化的決心,而且這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戰。未來隨著大量具有高階智駕系統的電動汽車投入使用,比亞迪每天獲得7200萬公里的新增訓練資料也不再是難事。特別是比亞迪還計劃自建超算中心,若他們能在晶片研發和模型演算法等方面實現突破,其自動駕駛技術也將會實現快速迭代,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比亞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他們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把握汽車產業智慧化的機遇,一鼓作氣,儘快實現電動汽車對燃油車的快速淘汰。
我曾說過,L3級自動駕駛是電動汽車的殺手級應用。一旦電動汽車具有L3級自動駕駛系統,其市場競爭力將大幅提升,燃油車將面臨巨大挑戰。
比亞迪早已獲得了L3級自動駕駛的測試牌照,說明他們應當是具有前瞻佈局。隨著未來自身自動駕駛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們期待比亞迪能引領汽車智慧化變革的早日實現。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再做個小廣告,“前哨AI矽谷”行正在招募中,我將帶你一起到矽谷看高科技企業,跟前沿創業者溝通交流,一起發掘屬於未來的機會。報名即將截止,現在點選連結報名,還有不小優惠!報名即將截止|王煜全帶隊,直擊矽谷AI革命前沿
更多詳細的產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訊號,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點選加入學會用AI為你工作(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2024年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TOP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