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度100萬、7年還款,消費貸利率2.5%仍有下調空間?

消費貸政策的放寬及利率的下調,對應著銀行等金融機構運營能力的提升
文|《財經》記者陳洪傑 實習生唐敏安
編輯|袁滿
繼金融監管部門鼓勵消費金融後,銀行等金融機構進一步活躍起來。
“截至目前,我今年共收到了三次閃電貸利率券,3月有兩次:3月21日,閃電貸的利率為2.58%;3月中旬,閃電貸的利率為2.68%。而在1月初,閃電貸的利率在2.8%左右。”張先生(化名)稱,該產品的最高還款期限為84個月(7年)。
其他多家銀行也在繼續降低消費貸的利率,延長期限或者提升額度。例如寧波銀行的一款消費貸產品疊加優惠券後,利率可低至2.49%。
在國有大行中,3月中旬,中國銀行某分行的中銀E貸產品利率為2.72%起。而在一個月前,中銀E貸的利率為3.4%起。
在城商行中,江蘇銀行某支行人士稱,近期,針對國央企事業單位客戶,個人消費貸款的最低利率降為2.58%,低於之前的3%。“手機銀行線上可以辦理的最高信貸額度20萬元(相較於之前沒有變化),線下面籤的最高額度可以達到100萬元。”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明確為2025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第三方資料顯示,目前大部分銀行的消費貸利率已經都低於3%,個別銀行的消費貸利率甚至下探至2.5%左右。
消費貸提額、拓期限、降利率
自2024年四季度,多家銀行的消費貸款呈集中調整趨勢,跌勢延續到2025年3月。
在利率方面,目前很多使用者收到的資訊顯示,閃電貸利率為2.58%。近期寧波銀行的另一款個人信貸產品最低利率為2.58%,3月中旬為2.88%。
在額度上,浙商銀行的“雲信貸”產品,針對白名單客戶的利率降至2.78%起,最高額度可到100萬元。
江蘇銀行某支行人士稱,在手機銀行線上可以辦理的最高信貸額度20萬元,而線下面籤的最高額度可以達到100萬元。“此利率和額度主要是針對國央企事業單位客戶,私企客戶辦理個人貸款業務要看個稅、公積金的繳納情況和個人資產情況。”
在貸款期限上,商業銀行用於個人消費的貸款期限延長至不超過7年。目前,有股份制銀行已經推出了84期(7年)的還款選項。
當前中國居民在汽車置換、家居裝修改造、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長期大額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但傳統消費貸款普遍存在額度受限(通常20萬元以內)、期限偏短(多為1年—3年)的痛點。
“政策調整後,有望顯著改善消費者支付能力。以新能源汽車購置為例,延長貸款期限可有效降低月度還款金額,且能更好地匹配車輛使用壽命與還款週期,有助於刺激20萬元以上中高階車型消費。”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稱,同時,該政策與以舊換新補貼形成“金融+財政”組合拳,有助於更好地推動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和執行效果。
“從對經濟的影響來看,中長期消費貸款的擴容,有望帶動汽車、家裝等產業鏈實現更好的復甦,從而助力短期穩增長。”薛洪言表示。
仍有下降空間
“2.5%左右的最低利率所針對的是總行篩選出的一些白名單客戶。不過,按照目前趨勢,利率可能還會再降,針對的客戶群也可能會從試點單位擴充套件到全部群體。”一家頭部城商行人士稱。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資料顯示,2025年2月,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平均最低可執行利率為2.91%,環比下跌7BP(基點),同比下降28BP。國有行消費貸最低可執行利率平均水平為3.04%,環比下降11BP,同比下降26BP;股份制銀行消費貸最低可執行利率平均水平為2.80%,環比下降4BP,同比下降31BP。
“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平均最低可執行利率呈持續下行趨勢,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基準利率下行,直接壓降銀行貸款定價基準,此外,部分銀行的負債端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也起到關鍵性作用。”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稱。
在政策層面,“擇機降準降息”被多次提及。“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平均為6.6%,還有下行空間,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間。”3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稱。
此外,3月1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從豐富金融產品、便利金融服務、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方面,提出最佳化消費金融政策的具體舉措。
一是兼顧供需,統籌加大對居民消費需求與消費供給主體的金融支援。
二是適度優惠,針對長期、大額消費需求,從消費貸款額度、期限等方面給予支援。
三是合理紓困,針對信用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借款人,鼓勵與銀行商定貸款償還方式,有序開展續貸服務。
四是專項行動,要求金融機構開展專項行動,發揮政策協同作用,積極支援消費品以舊換新、消費貸款財政貼息等工作。
消費貸政策的放寬及利率的下調,對應著需要提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能力。“消費貸產品額度上限擴容,確實能夠滿足一些指定客群的大額消費需求,例如在裝修、購車、醫美等重點消費場景。”素喜智研高階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如何在更多額度、更長期限的授信業務與風險管理工作中取得平衡,銀行機構仍面臨挑戰,此外,如何選擇合適的場景來響應新規考驗各家機構策略與眼光,銀行機構需要把控場景方的資質、過往表現等,結合自身的客群與場景特徵進行決策。
針對當前消費市場,薛洪言建議,銀行等機構突圍方向需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深耕”,具體可從場景嵌入與客群細分入手進行產品創新。例如主動對接消費趨勢和消費場景;進行客群分層與區域下沉,提高差異化競爭能力;持續發力金融科技,提高風控水平的同時最佳化使用者體驗。
責編 | 張雨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