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見愛人4》 熱播,節目中除了楊子黃聖依這對婚姻被熱議,麥琳李行亮這對夫妻也引起網路許多討論。
麥琳是「快男」李行亮的妻子,兩人結婚12年。
從表面上看他們沒有任何問題,相比黃聖依楊子,他們是熟悉親密的;
相比留幾手和葛夕,他們是平靜溫和的。
麥琳本是最能引起共情的「賢妻良母」人設,沒想到節目播出後,李行亮收穫了最多的憐愛與同情。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繼被全網吐槽「爹味之王」的楊子後,《再見愛人》又一對夫妻遭遇審判。
這一次被罵上熱搜的,是李行亮麥琳。
雖說這一對的名氣不算大,李行亮是非一線歌手,參加過快男,麥琳是全職太太。
初登場的時候,兩人之間的氣氛更是和諧得「像是來上戀綜」。
但是隨著節目的播出,這一對看似最沒有問題的夫妻,卻讓人越看越窒息。

一些網友認為麥琳「太虛榮」,吐槽女方:
實在不行就找個班上吧。

一些人認為麥琳就是妥妥的npd人格,一直在pua李行亮。

甚至還有人惡意揣測,「掌握李行亮全部身家的麥琳,就是在吃吃絕戶」……


誰也沒料到,麥琳,竟遭受了不遜於楊子的全網「圍剿」。

麥琳節目上的表現,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老舊」。
這種「老舊」不關於年齡外表,而是特指她的行事作風,乃至於各種言論,都太像上一輩子的人了。
她的人生劇本,符合所有人對於一個標準「賢妻良母」的認知。
在李行亮還查無姓名,只是深圳公司的一個普通銷售時,她就選擇了無怨無悔跟隨男方。
在得知李行亮熱愛唱歌時,她又無條件支援對方的事業,陪著他來到北京參加快樂男聲的比賽。

在那之後,她又跟隨前途未卜的男生來到北京,放棄了自己的工作。
最艱難的時候,她就自己批發點耳環掛在網上補貼家用,腳上連一雙保暖的棉鞋都不捨得買。

後來,李行亮在參加《中國好聲音》後終於重新翻紅,也讓彼此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只是麥琳依舊習慣節儉,甚至到了有點過度的地步。
家裡的凳子、沙發等傢俱,是原來房東留下來的二手物品,就連垃圾桶,還是裝修用剩下的油漆桶。

孩子在外面看見什麼喜歡的玩具,第一反應就是拍下來,回家再到網上買。
在麥琳的世界裡,李行亮就是她的宇宙中心。
她對幸福的定義是:「亮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到了如今,她的夢想依舊是:
亮子站上一個更大的舞臺。

無論是她的描述,還是在她節目上的表現,麥琳的姿態太低了,好像低到塵埃裡。
然而就是極力為自己塑造「賢妻良母」人設的麥琳,似乎只感動了自己。
在一些網友看來,麥琳下意識的很多行動,都暴露了她可能是一個潛在的npd人格。
比如她有著強烈的自我價值感誇大,多次強調她為李行亮,以及為整個家庭的犧牲,然後陷入自我感動。

在她的排序裡,老公是第一位,其次是孩子和父母,接著可能才是自己。

比如很多時候,她在用看似溫柔的態度,試圖去幹預李行亮的一舉一動。
當在婚姻體檢時,有一個細節是她突然在鏡頭前,表示李行亮的衣服需要整理。
緊接著,她就俯身蹲下替對方整理褲子。


當李行亮表示自己不想吃水果的時候,她彷彿沒有聽到一樣,要求對方必須執行。

家裡的經濟大權更是由麥琳全盤掌握,李行亮並沒有太多的零花錢。
又比如她對於另一方有著強烈的情感需求,總是指責對方不夠關心,不夠關注她。

麥琳羨慕朋友老公買很多東西,抱怨李行亮沒有行動。
站在李行亮的視角,老婆一向節儉,他買的東西肯定要夠實惠,她才會開心。
一番思索之下,他覺得不買最好。
然而如果他不買,她又會不高興,可一旦李行亮真的買了,她又推拒說不要,反手就會退掉。

看似麥琳在這段婚姻裡將自己擺在弱勢的地位,可事實上她始終是處於情緒的高位之上,俯瞰著李行亮。
她嘴上說著不求回報,卻時刻強調了自己以往的付出,以此來敲打李行亮。
我年輕還是很多人追的,追我的人都還是挺有錢的。
我二十多歲時就已經有人能足夠給到我,可能還超越我現在物質上的東西,我沒有選,我選了你。
任何一個追我的,可能我都直接是富太太生活,或者我的一切財務我都滿意了,或者至少深圳幾套房吧。
我賤嗎?我就喜歡節省?我不喜歡過富太太的生活?我是有病嗎?我不是因為愛嗎?

就是這段獨白,讓很多人都覺得麥琳與呈現出的人設太割裂了。
一面是「以夫為天」的賢妻良母,能為家庭奉獻所有,另一面是強勢固執,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操控丈夫。
她在熒幕上的形象太擰巴,太反覆無常,甚至是顯得無病呻吟。

而這恰恰是觀眾無法真正共情她的一點,才會反過來同情李行亮。

可若因此指責,甚至是為她扣上女版「楊子」的帽子,那麥琳,真的罪不至此。
在這三個女嘉賓裡,恐怕她是最需要心理干預的。
比起楊子這種目的明確的控制慾,麥琳她壓根意識不到自己的強勢。
亦或許是說,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病了。
在節目裡,麥琳不止一次談到自己的擔憂。
由於生育帶來的發胖,年齡漸長,她對於自己目前的外表都是很不自信的。

她會因為李行亮沒有帶她參加劉歡的聚會,一直耿耿於懷。
就帶出去有點丟人。

在生育的過程中,麥琳經歷了一胎恥骨骨裂、再懷孕八月胎停引產,直到平安生下第三胎。
這個過程帶來的身心煎熬,雖然沒有被特意放大,但是這對於任何一個母親來說,這都是很難釋懷的痛苦。
隨著一起被留存的,還有那一段捉襟見肘的日子。
當然明星的窮,與大眾認知裡的窮不是一個等級,李行亮和麥琳不一樣,他們也曾是北漂,實打實地吃過苦。
所以哪怕經濟得到極大的改善,麥琳還保留著極度節儉的生活方式,更準確來說,已經有點近乎病態的程度。
有網友發現她的二手閒置賬號,五塊錢用不完的睫毛膠水。

孩子穿到變色的運動鞋,她都捨不得扔。

所以她在節目裡的狀態,似乎總是時刻緊繃著的。
有一個鏡頭,是大家都圍在一起,麥琳原本很開心在人群裡搖擺。
誰知道一個轉身,她瞥見黃聖依已經起舞,周圍人已經發出歡呼聲。
她第一反應是逃離,臉上是肉眼可見的慌張,隨即埋怨李行亮怎麼不提醒自己。

本質上就是她有太多的不安全感,所以她總是不斷索取,不斷去要求,渴望得到李行亮的關注。
她就像一個溺水的人一樣,死死想要抓住李行亮這根浮木。
而李行亮,如他而言確實不是毫無作為的。
關於麥琳所提到的情緒價值,李行亮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
我說親親抱抱舉高高這件事兒,我覺得我肯定是王者。

麥琳腰疼,他就會記得給她買腰凳,會給她準備護手霜和身體乳。
出差了,他也會記得帶她喜歡吃的東西。
麥琳的生日,他還會親手佈置,將自己扮成一個公仔為妻子準備驚喜。

面對營造出來的這些盛大驚喜,藏在日常裡的瑣碎關心,麥琳不是不感動,可感動過後,她對於婚姻的恐慌依舊在。
這一點,可以從夫妻與留幾手的對話找出一些答案。
當李行亮表示他有對麥琳給出肯定,他舉出的例子是家裡裝修的時候,麥琳的精打細算為家裡省下了很多錢。
於是他給的正面反饋是:
我說媳婦,你這麼幹是對的。

這時候,留幾手一針見血點出來:
女生想要誇獎就是女生的魅力,這個她沒有什麼成就感的。


李行亮或許都沒有意識到,他誇獎的始終是麥琳身為妻子、身為母親這個角色的功能性。
而不是他從伴侶角度,發自內心對於麥琳的欣賞與肯定,這才是她渴望得到的。

李行亮在這段關係裡的所有努力,總帶著一層不得而為的被動,他不能說不,他更不敢說不。
身邊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一直都在不斷提醒麥琳很好,不可以辜負她。
這些在他周遭壘起來的道德砝碼,讓他如履薄冰。
在婚姻體檢裡,他害怕自己答錯題,分數比麥琳低。
她老說我不夠關心她,如果說她的分高出我很多,我今天就死慘了。



在聽到麥琳這一輩子,除了他很難再愛其他人時,他的表情不是感動,而是凝重。

這一對給人的感覺看似很和諧一致,沒有所謂無法調和的矛盾。
實際上兩人已經陷入了共生絞殺的情感模式,無法脫身。
麥琳總是試圖將兩人緊密繫結在一起,達成情感上的共生關係,將對方逼到退無可退。
正如武志紅老師所說:「共生即絞殺。」
為了追求所謂的一致狀態,就意味著雙方越來越要壓抑自己的意願。
所以在麥琳的道德綁架下,他就會在情感上選擇逃離,打著做音樂的名義順理成章離家出走一個月。

他的那些冷漠與迴避,恰恰正是最刺痛麥琳的存在。

所謂親密關係到最後,本質上是一趟尋求自我的旅程。
麥琳更為深層隱秘的痛苦,在於對自我的失望與迷茫。
在鏡頭前,她一遍遍強調自己的付出,讓自己活在「好妻子」的套子裡。

不只是為了敲打李行亮,更是為了說服自己,來緩解內心深處長期脫離社會的羞恥。
這段婚姻的癥結,在於雙方社會角色身份的差異。
李行亮家庭之外,他還有自己的社交圈,自己的事業。
麥琳是全職太太,她的世界除了家庭,再無其他。

她只能從伴侶獲取認可,證明自己被困在家庭的傳統式妻子身份是真的幸福。

麥琳在這段婚姻的成長已經停滯了,這種停滯不單單是她身份角色上的,也在於她最先走入婚姻的邏輯思維,已經走不通了。
她是因為愛情走入婚姻的,甚至為了婚姻到了「忘我」的程度,她習慣了李行亮需要她,依賴於她,也渴求著得到相同熱烈的愛。

可生來就註定,男女對於人生中愛情的佔比觀念就是會有不同,李行亮的目光註定也很難只聚焦於婚姻之中。
麥琳找不到生命的支點了,她早已在漫長的婚姻中丟失了自我。
比起嘲諷、甚至是苛責,這樣的麥琳更讓人不由得心酸。
她的困境從不在於婚姻,只有當她正視並接納自身的狀態,實現婚姻之外的獨立成長,她才能真正走出來。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宜然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