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國朋友一起看再見愛人,外國朋友集體同情麥琳?!

From:Panopath過來人
ID:Panopath_liuxue
再見愛人4,絕對是一場全球盛宴。
從來沒見過有哪個綜藝,能像再見愛人4一樣開局即巔峰,引發全網的關注。更絕的是,不止國內的網友被氣得血壓飆升,連外國人也沒放過,氣得外國朋友恨自己手伸不進電視,只能在螢幕前翻白眼。
(Source: 網路)
不過,在看外國朋友的吐槽時,我們發現在不同的文化視角下,大家的觀念似乎也有所不同…
國內網友對麥琳直接開啟全方位狂吐槽模式,而外國網友在看到麥琳和李行亮這兩個人婚姻問題本質的同時,竟然還有人同情麥琳?!
全球春晚
國內外一起看再見愛人4
再見愛人4,當之無愧是最近最火的一檔綜藝。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起手就是一波油炸泡麵,一個人有五六個微訊號,還動不動就PUA的好大爹楊子已然是開局即巔峰的時候,沒想到半路殺出來了麥琳(幸好只播到1.18不然春晚都沒人看了
(Source: 網路)
有網友調侃,楊子本來上這個綜藝是為了熱度,但沒想到時隔多年,才華再次戰勝了資本。再見愛人4有自己的“汪峰”,楊子在綜藝天賦Max的麥琳面前,妥妥的小巫見大巫。
麥琳似乎自帶drama buff,馬桶墊事件、燻雞事變、錢和孩子歸我談話,是麥學的必備知識。
麥學小課堂
先說馬桶墊事件,麥琳和李行亮住酒店時,麥琳下意識認為馬桶墊自己墊的,但實際是李行亮墊的。
(Source: 網路)
燻雞事變,是讓她熱度飆升的關鍵性節點。
在麥琳自己當導遊的時候,限制別人各種開銷;但當別人當導遊時,她開啟了一種“報復性消費”的模式。
在2天只有1000塊經費的情況下,麥琳在服務區堅持要花140元買兩隻燻雞,還買了奶皮子、薯片和咖啡。在楊子等人詢問為何這麼“放縱”地花錢時,麥琳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另外兩個女生要買的。
在吃飯的時候,麥琳對葛夕夫婦貼臉開大“錢都沒有了,現在你們的心情是什麼感覺,跟這個風一樣哇涼哇涼的嗎”,嘲諷兩個人不會管錢,還沒學會使用支付密碼,錢就已經花沒了。
(Source: 網路)
後續更是拔高自己的先見之明,表示如果她不買燻雞,那明天連燻雞都沒有。
至於錢和孩子歸我談話,大家應該也有所耳聞。在兩個人進行開誠佈公的談話的時候,李行亮解釋了自己為何在理想伴侶遊戲中選擇葛夕,以及自己對婚姻出現問題的思考後,麥琳突如其來的發問“我們離婚,錢和孩子能歸我嗎”
(Source: 網路)
麥琳幾次三番這樣謎一般的操作,直接把國內網友幹蒙了,全網的討論和吐槽就沒停過。不過,畢竟是全球春晚,不止國內討論度爆炸,國外也是如此。
YouTube上,再見愛人4的觀看量達到了74萬。
(Source: YouTube)
iyf上,再見愛人4的熱度更是飆升到485.9萬,和再見愛人3的197.4萬的熱度直接拉開斷檔優勢,更是掛在了熱門搜尋榜的No.1!
(Source: iyf)
甚至誇張到走在美國的街上,都能聽到旁邊的人再聊這檔綜藝。
(Source: 小紅書)
國內一水的吐槽和討伐麥琳,甚至還舞到正主小紅書賬戶去了。4.8萬的粉絲,近19萬的評論,這其中不少都是吐槽和謾罵…
(Source: 小紅書)
但反觀看了再見愛人4的老外,視角卻有著天差地別,他們承認麥琳的人格的確存在一定缺陷,也看懂了她和李行亮婚姻問題的本質,但…還有些人表示自己挺同情麥琳的…
外國人VS中國人
看待麥琳的視角
可能是因為文化視角的不同,對於麥琳和李行亮的婚姻以及麥琳這個人,國內網友和外國網友的看法和視角似乎有著天差地別。
國內網友
看待麥琳的視角
對於再見愛人4這檔綜藝,很多國內網友是真的“愛恨交織”,正所謂“不看難受一天,看了一天難受”
作為觀察員的胡彥斌,直接一秒大眼特效:
(Source: 網路)
黃執中老師這種圈內出了名的理中客,似乎也在觀察中開始失態…
(Source: 網路)
不得不說,對於麥琳這種天賦型選手,真的是不服不行。
(Source: 網路)
“一個人怎麼可以同時失去智慧、善良和家教…”
(Source: 抖音)
“冷知識,男的也有乳腺,因為我看完之後氣到胸疼。”
(Source: 抖音)
“已經不爽到李行亮身上了,他明明可以自己在家受氣,但卻非得把她帶上綜藝來氣我。”
(Source: 抖音)
“好奇心害死貓,現在好奇燻雞事變的我,已經生氣了。”
(Source: 抖音)
“如果這是劇本,編劇真的可以封神了…”
(Source: 抖音)
“節目組是怎麼從十四億人中精準尋找出這個極品的,太牛了。”
(Source: 抖音)
“見過集體霸凌的,沒見過霸凌集體的人。”

(Source: 抖音)

“麥琳想要的東西很簡單,她只是想要所有人的命而已。”
(Source: 抖音)
“楊子瘋癲只是為了黑紅的人設,但遇到麥琳這種天賦選手,她的一舉一動都是楊子努力半輩子都到不了的境界。”
(Source: 抖音)
“雖然葛夕girls help girls,但架不住麥琳農夫與蛇啊。”

(Source: 抖音)

更有網友把這六個人之後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Source: 新浪微博)
國內全網一片吐槽,畢竟是全球春晚,很多外國朋友也加入其中,但似乎外國朋友的視角和國內不太一樣。
外國網友
看待麥琳的視角
首先,在對麥琳這個人的評價上,很多外國朋友都透過問題看到了本質。
比如,在燻雞事變上,有的博主一下子就看懂了節目裡的彎彎繞繞,他看出來麥琳希望是一個掌控者的角色
(Source: 小紅書)
有的外國朋友認為麥琳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能透過釋放情緒來發洩。
(Source: 小紅書)
但在麥琳和李行亮的婚姻問題上,似乎外國朋友的視角和國內的大部分單方面批判麥琳這個人的視角要有所差異,還有的網友表示自己共情麥琳(但不認可她的行為)
除非特殊情況下,不然通常都是雙方都有問題,從而導致爆發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是需要雙方去解決,而不是單方面一個人的妥協。”
(Source: 小紅書)
李行亮同樣存在問,雖然我和周圍的朋友共情麥琳,但並不認同她的行為。”
(Source: 小紅書)
李行亮不遲鈍,只是和麥琳的需求反著來而已。他表現得很直男,因為直男思維可以合理化他的一切行為。麥琳的確有很多行為很過分,但絕對也存在被李行亮刺激、激化的因素存在。
(Source: 小紅書)
李行亮在和畫師拱火的時候,一直表示這是麥琳的日常狀態,和麥琳在一起這麼久,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她的情緒呢?與其說她壞,不如說她笨、邏輯不通,她可能自己業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行為會如此糟糕。”
(Source: 小紅書)
“為什麼要透過罵一個人來顯得自己多正義呢?麥琳的問題固然是有,但任何人放大到鏡頭下,都會存在很多問題。”
(Source: 小紅書)
且在葛夕和劉爽的婚姻模式上,有的外國朋友也認為不合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用自己媽媽說哪有媳婦不做家務這件事,來讓自己的妻子洗衣服,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思維模式。
(Source: 小紅書)
同樣的一款綜藝,在國內外同樣的爆火,為何國內網友和外國網友的視角竟然如此迥然不同?
視角不同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源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01
在西方社會
個體主義不僅是文化價值觀的核心,更是社會結構和法律體系的基石。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每個個體都會被視為是擁有獨立意志和權利的實體。
在婚姻和家庭關係中,西方更強調夫妻雙方的平等和獨立,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軌跡,包括對婚姻的選擇、家庭的規劃以及責任的承擔。在面對矛盾或問題時,夫妻雙方也會更傾向於透過開放、平等的溝通來尋找共識和解決方法,而不是依賴傳統的權威或性別角色來解決問題
(Source: Medium)
中國文化
02
中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家庭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重要性,以及每個人在家庭中的責任和義務,更多是偏向以家庭為單位的集體化。在傳統的觀念中,家庭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家庭成員之間也存在看似明確的角色分工,譬如大家一直都能聽到的“男主外女主內”等。
此外,中國家庭在情感表達上往往更含蓄和內斂,部分妻子在情緒低落時,都更希望丈夫可以給予一定的安慰,就像在麥琳生氣時,楊子和劉爽會建議李行亮去哄她一樣。
正是因為這樣視角上的差異,才導致了在面對再見愛人4中的這些事情,國內網友和外國網友的看法和側重點不太一樣。
西方文化視角就完全正確?
個體化思維,的確為獨立的個體提供了更多自由和空間,但也存在一些挑戰,特別是在家庭關係維護和孩子成長方面。
(Source: Medium)
比如有些西方的母親可能會過分強調自我實現和個人空間,不自覺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注和陪伴,導致孩子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甚至產生孤獨感和被遺棄的恐懼。這種情感的缺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此外,個體化思維,也可能會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疏離,忽視了彼此之間的感情聯絡。
不同的文化視角,在不同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都會有優勢和侷限性,每種文化都會有其可取之處。在面對問題時,或許我們需要透過更多的視角去剖析問題的本質,而不是人云亦云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編有話說
最後小編想說,麥琳的爭議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她身上的很多缺點,我們在身邊的人的身上都能看到,但是可能沒有這麼集中。我們許多人都遭受過這樣的對待,所以激起了遙遠的記憶。
而她對自己的描述和實際行為出現了嚴重偏差,只說不做,就像那個在外人面前表演“很愛你”的伴侶。
以及大家對她“病化處理”,其實是一種對她的開脫。包括“家庭主婦”“文化程度低”“原生家庭”等等都是開脫的藉口,如果一個人三十多四十多還在談“原生家庭”,那麼現在的她是被過去的她關進牢籠的。
在她的位置上,有一萬種方式把自己變得更好,但是她沉淪於這種種的標籤,把自己也標籤化,和女性正在努力爭取權利爭取進步呈現了分化。
我們可以去探索她身上種種問題的成因,但是千萬不要被這種敘事所裹挾,自己的困境只有自己會在乎,就像李行亮積極解決問題,而旁人只會和稀泥一樣。大家用一種近乎粗暴的方式解決他們之間問題的同時,也中止了麥琳發現真正問題的可能(當然沒有誰必須要幫助他們解決,以及麥琳並不需要真實的解決問題)
我們在社會上會有各種各樣的身份,但是不要用這些身份標籤消解自己的可能。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啦,
置頂公眾號變成了星標,
加了星標,
才能不錯過我的每一次推送和福利呀。

加星標方法

美西
郵輪
邁阿密
夏威夷
美國簽證
阿拉斯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