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擬定
秘魯一向都是我的大草,計劃了好多年,一直想著自己拉幾個女生去走四天印加古道,始終沒能成行。以前不敢考慮帶娃,覺得海拔太高了,得等娃長大10歲以後再考慮。到了今年,攢了很久的lifemiles要過期了,想想老大也11歲了,初中生了,應該可以帶著去些艱苦的地方了,網上找了些如何帶娃去秘魯玩而且如何避免高反的攻略,攻略看完就覺得信心滿滿了,火速用里程定了6月舊金山到利馬的票。
前往秘魯的黃金季節,是5月到9月,屬於乾季,特別適合印加古道徒步,6月乾季剛開始,亞馬遜河的水也還是滿滿的。
驢友圈的朋友們去秘魯,一週最多的是利馬,庫斯科(Cusco),聖谷(Sacred Valley),馬丘比丘(Machu Picchu),然後去的的喀喀湖 (Lake Titicaca),如果時間多的還去亞馬遜熱帶雨林,Nazca Lines,白色古城Arequipa。
帶娃出門,第一個排除的就是高海拔的的喀喀湖(3800米)了,我倒是兩年前去玻利維亞就去過了,當時揹包去島上住感覺還挺喘的,擔心娃受不了。而且考慮到帶娃,不能一直看古蹟吧,所以白色古城Arequipa也放棄了。娃們都喜歡各種動物,自然而然加進來的就是亞馬遜熱帶雨林了。
這秘魯看雨林有兩處,一個Iquitos, 在利馬北面,全世界最大的必須從水路或者飛機才能到達的城市,是秘魯亞馬遜門戶,要從利馬飛,還要回利馬,去這裡時間要多花1-2天。還有一處在Cusco附近的Puerto Maldonado (PM), 從Cusco飛只要半個小時,還可以坐車抵達,對於趕時間的人來說,可以最充分有效利用時間。我們對雨林雖然嚮往,但是時間緊,也只能嘗試一下三天兩夜,那麼最希望參與的兩個專案釣食人魚還有看粉紅色海豚,都是Iquitos才有。PM的食人魚據說很難釣到,PM最多的是看成群的金剛鸚鵡舔泥土。兩相比較下來,鸚鵡我們在熱帶看得多了,食人魚跟粉色海豚都是亞馬遜特有的,感覺更吸引人,於是決定前往Iquitos, 雖然這意味著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在路上。不過看野生動物真是看運氣,最後其實我們在雨林裡看到的動物沒有想象的多,在亞馬遜河裡我們也只看到了兩次的灰色河豚,沒看到粉色河豚。
定下去雨林三天兩夜,接下來就是定雨林裡的酒店了。對於我自己這種極其害怕各種蚊蟲但是又葉公好龍的人,對雨林酒店的唯一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封閉式的牆,雖然不能杜絕蚊蟲進來,至少可以減少蚊蟲進來的機會。網上那些開放式的住宿,蚊帳上各種奇形怪狀的昆蟲把我都嚇傻了。雨林裡大部分著名酒店,都是開放式的住宿,沒有單獨洗手間。慢慢花時間找review又有封閉式的牆的酒店居然花了很長時間才定下了。不過三天兩夜下來的體驗絕對足夠了,在各種防蚊藥長衣長褲的保護下,娃還是帶著一身包離開雨林的。
接下來定Cusco附近的行程,怎麼玩聖谷還有馬丘比丘。網上老美們帶娃攻略就是,到了Cusco(3400米)不要停留,馬上前往歐雁臺(2800米)住下,然後可以從那裡再玩周圍景點。歐雁臺前往馬丘比丘也比較方便,就在火車站旁邊。至於馬丘比丘,帶娃四天徒步是不可能了,要上到4000多米,娃沒有高反估計我也有高反。最開始考慮是帶娃去放羊駝,徒步三個小時,趕羊還可以看看古蹟。不過跟一起去的朋友商量,她覺得好不容易去趟秘魯,不走走印加古道怎麼行,所以沒有最猛,只有更猛的。她甚至找好了兩天一夜的印加古道給我參考,做了一番研究後,發現其實走的路線都在2800米以下,而且走7-8小時就可以了,兩人於是一拍即合,定下二天一夜的行程。
最後我們定了三天兩夜的Iquitos亞馬遜,兩天聖谷遊,兩天一夜印加古道,其他零零碎碎的時間給了半天Lima, 半天Cusco, 跟無數時間在路上, 行程還是蠻趕的,好幾天都是凌晨3點,5點起床的,大部分時間6點多就起來了。
利馬城裡:


亞馬遜河:

亞馬遜森林大樹:

亞馬遜森林動物:樹獺

食人魚:

小猴:

聖谷古蹟遍佈:



徒步馬丘比丘:



Cusco狂歡:

基本事項
同伴:
訂好了娃跟我的票,很長時間我都以為就我倆了,朋友圈如果有問我計劃的聽說秘魯,都是“哦,那你自己帶文文去探險吧,我們就等著看朋友圈了”。某日想起一位超級喜歡戶外的好友,曾經說過要跟我一起私奔秘魯的,家也有娃,於是問她是否還有興趣一起到秘魯,不過要帶娃。她迅速回復有興趣,而且還要帶倆娃(7歲11歲)。朋友非常乾脆利落,很快就訂好了機票。這樣,我們隊伍壯大到了兩媽三娃(1個7歲,2個11歲)。娃們有伴是走路最大的動力,這一路下來打打鬧鬧,過得飛快,到了旅程後期,我們已經開始討論一起去西藏或者Patagonia了。朋友家7歲女娃也成為當天我看到的走印加古道最小的娃了,還一路有人把她當榜樣去激勵別人。在秘魯,碰上的中國遊客非常少,亞馬遜有幾個北京來的,印加古道有兩撥從美國過來的,其他基本都沒見到。秘魯人好多人見我們就講日語,估計中國遊客還是不多,媽單獨帶娃的尤其少吧。
安全:
秘魯作為旅遊景點其實還算安全,最不安全的是利馬城裡,所以外國人多住在外面的Miraflores新區,那裡很安全,我們的酒店都定在那裡,從Cusco回來那天夜裡還帶娃出去找中餐,感覺都很安全。Cusco聖谷遊客很多,酒店周圍感覺都很安全。
飲食:
我們吃飯基本按照tripadvisor介紹的好餐館一路找去,在雨林酒店包飯,印加古道也是旅行社包午餐晚餐,也吃了不少當地菜餚,也吃過一些路邊攤小吃,感覺還行吧。聽朋友說過他們隨行朋友食物中毒最後馬丘比丘也沒上成,估計美國本地人胃太脆弱了。
飲水:
出門前專門買了帶過濾器的水瓶,想著可以過濾水喝,其實沒用上,一路喝礦泉水。在雨林裡,導遊說不能用水龍頭刷牙,要用礦泉水,有幾次我都忘了也沒事。之前網上攻略說,在秘魯游泳池的水喝下去也會生病,我們的娃在雨林酒店玩了兩天游泳池,估計水也喝了不少,也沒事,所以這個還是看運氣吧。
防疫措施:
之前看到Elon Musk的書,看到他去巴西得了瘧疾差點完蛋住了好幾個月醫院,我這次真是一路小心,最擔心的就是怕娃生病,所以臨行前專門跟travel nurse談了半天,最後娃打了黃熱病預防針(我兩年前打過了),娃跟我都吃了防止傷寒的藥(四片口服,每兩天一次,出發前吃完),娃跟我都吃了防止瘧疾的藥(出發前幾天吃7天,結果到第五天就忘吃了)。隨身帶的藥有,高反藥Diamox, 痢疾藥,朋友家帶了高原安。高反藥只拿了大人的,一直以為除了Cusco其他都少於3000米,後來沒想到聖谷最高到了3700米,好在大人小孩都沒什麼高反,最小的娃有點反應吃了高原安就好了。
防蚊措施:
雨林蚊子實在是太厲害太厲害了。我們帶了防蚊手圈,手腳都帶上了,推薦的含Dee 25%t的噴蚊藥(護士推薦30% deet, 是小孩可以用的上限,無奈買不到25%更高的了)。在雨林雖然溫度很高,我們都是長衣長褲包括徒步鞋,蚊子還是可以透過衣服直接叮下來,娃被咬的尤其慘。
徒步準備:
我是一向都喜歡徒步,所以沒有特別準備,本來想帶娃走個10 mile拉練,結果趕上一個比賽也取消了,所以娃是一點都沒有訓練。兩天徒步其實真的不難,走下來大家沒有一個腿肚子痠痛的。揹包用的Osprey Talon 33, 背兩天食物衣物雨衣跟午餐加三升水正好,也不感覺累。娃跟我都是base layer的長袖快乾服快乾褲,還跟hiking公司租了hiking poles用。
貨幣:
秘魯用的sol, 很多地方也用美金,還是需要帶些現金還有兌換一些sol的,很多小攤還有禮物都是sol標價的,歐雁臺酒店還只收現金,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最後只好把Inca trail hiking費用改成paypal了,否則就不夠現金了。$1大概換3 sol。
衣服:
隨身攜帶的衣物短袖很少用上,雨林裡熱,但是實在不敢直接暴露喂蚊子。Cusco天氣中午熱晚上涼,hiking也是早上冷中午熱,所以也是穿了長袖。我們帶的換洗衣服不多,儘量帶可以快乾的衣物,這樣臨時洗也很快乾了。
下一篇我們會獻上“兩媽三娃的秘魯10天(2)—吃喝玩樂住宿,請大家持續關注。
檢視以往文章:
所有“灣區帶娃一起去旅行”的文章和照片均為原創,轉載或投稿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關於我們:
耗耗,位於加州矽谷,家有兩男娃,愛好旅遊閱讀,希望帶娃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最喜歡John Muir “夏日走過山間” 的一句話,“你要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
長按二維碼關注灣區帶娃一起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