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imonbailly
國家層面的育兒補貼政策,終於公佈了。
簡單來說:
2022年起出生的娃,都有錢領。
新生娃給錢,存量娃也給錢


具體來說——
1)2025年1月1日起出生的娃,每年可以領3600元,領到三週歲。
一共領10800元。
相當於國家每月給你補貼300塊錢用來養娃~
一孩二孩三孩都有。
我問了AI,每月300元養娃夠不夠花?
AI說,極有挑戰性。
買100出頭一桶的便宜奶粉,幾毛一片的紙尿褲或者水洗尿片,衣服玩具都用二手的…
大概,可以勉強應付吧

確實,300不算多,但總好過沒有~
2)2022年-2024年出生的娃,也有補貼。
只是少一些,按月折算。
具體你娃能領多少?不用自己算,官方已經給了表格。

比如我娃是前年10月出生的,能領10個月的補貼,3000元;
我朋友的娃是去年11月出生的,能領2年11個月的補貼,10500元;
2025年起出生的娃,能領滿三年。
生一個薅一萬,再生一個再薅一萬

二
政策出來了,最大的疑問是——
在哪領錢,啥時候領,咋領?
時間嘛,估計是8月下旬開始領取。
在哪領呢?向娃的戶籍所在地申領。
官方說了,陸續的,各地會上線相關的領取頁面。
比如說,會在微信支付寶上線“育兒補貼”小程式;
或者是——在地方的政務app上領,到時會有一個“育兒補貼申領專區”;
或者是去娃戶籍地的社群領。
大夥再等大半個月,就有眉目了~~
三
另外,育兒補貼不止這些,除“國補”之外,地方可能還有加碼。
也許會有驚喜~
很多讀者都分享過,自己所在城市早就出爐了地方版生育補貼。
一個比一個給力。
我一個朋友今天回老家辦事,還遇到了催生——
社群工作人員勸她兩口子抓緊生娃,因為老家育兒補貼很給力。
一娃給1萬,二孩給5萬,三孩給10萬



這力度,太誘人了。
就是不知道,地方補貼和國補是能疊加領取呢?
還是“就高不就低”,哪個高給哪個?
這個目前還不清楚,就要看接下來各地的具體方案啦。
期待是前者~多領一份是一份。
PS.
我有種感覺——
這一波從雅下水電站,再到反內卷、育兒補貼。
已經構成了新一輪經濟刺激了。
一個一個重磅慢慢出,更貼合普通人的實際需要。
不再是喊喊口號就完了,也不是把人先餓到快死了,再一口塞十個大饅頭。
一波一波,節奏不錯~
希望作用在股市上,也是一波一波,慢牛長牛,慢慢漲。


PPS.
看著育兒補貼政策,我腦子突然一抽——
如果離婚了,育兒補貼誰來領?
不怪我多想,主要是上次漲見識了…
我寫過,在個稅抵扣時,出現了一種現象:
前夫或前妻撕破了臉,激烈爭奪“撫養子女的抵稅資格”。
誰搶先填了100%抵扣,另一方就抵不了稅了。
稅務部門對此也沒辦法,只讓你自行協商…
我寫這事時,本以為只是個例,結果有大量讀者現身說法:
“我就是這種情況,遭遇了奇葩前任,一分錢撫養費不給,抵稅卻搶的那麼積極”


那育兒補貼會不會也這樣?
政策還真cue了這一點:
申請育兒補貼以家庭為單位,由申請家庭確定1名申領人。父母離異的,由父母親中具有撫養權的一方申領育兒補貼。
撫養權在誰手裡,誰申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