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參加我們初中同學20週年畢業聚會,時光荏苒,我們已經畢業20週年了!

參加聚會發現男同學普遍結婚比較晚,還有好幾個剛剛才生娃的,娃才幾個月大的。女同學大部分都是1胎或者備孕,2胎都很少,作為唯一一個三胎的奇葩,我真的是顯得格格不入。

可能因為我在美國普遍具有鬆弛感,身邊基本都是二胎,也有少量三胎家庭。

大家都在說國內育兒壓力大,教育卷、房價高、老人帶不了、工作也不敢丟……“生得起,養不起”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無奈。
但今天聽到一則訊息,真的讓我眼前一亮。
剛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釋出《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明確對3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

每娃每年3600元,連發三年,不分一胎二胎三胎!
也就是說,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生育的3歲以下嬰幼兒,國家將發放育兒補貼,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直到孩子滿3歲。即便是2025年之前出生、但當時還未滿3歲的寶寶,也可以按照剩餘月份折算領取補貼。
國家層面發錢養娃,真的來了!
新華社還整理了六大熱點問答,明確表示:

一胎、二胎、三胎都可以領;
不計入家庭收入,不影響低保;
補貼免稅,到賬就是淨收入;
可以線上線下申領,流程清晰;
補貼將直接打入父母或孩子的賬戶;
中央財政出大頭,地方可以加碼。
從財政角度看,3600元雖然不算多,但它傳遞的訊號很明確:國家開始真金白銀支援育兒了。過去生育政策一直在放開,但配套支援跟不上,如今終於開始邁出“制度化支援”的第一步。
但是,生不生二胎三胎,真的只差這3600嗎?
實話實說,3600元一年,頂多能買個奶粉+紙尿褲,離“決定生不生”還遠著呢。但政策訊號很關鍵,它告訴大家:
國家鼓勵你生育,不只是喊口號了,而是開始出錢、出制度、出保障。
未來是否可能提升補貼金額、延長年限?是否可能推出帶薪育兒假、免費托育服務?從這次《方案》的設定來看,確實有可能。因為制度框架已經搭建起來,往裡加東西變得更容易了。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決定生不生,其實最終看的還是:有沒有人幫你帶、有沒有時間陪、有沒有空間住、有沒有錢養。
如果你問我,會因為這3600塊決定生三胎嗎?
說實話,不會。
三胎是我們夫妻倆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我們希望孩子們彼此有陪伴,我也願意再經歷一次孕育過程。雖然辛苦,但也是無價的生命經歷。

但如果你問:這3600塊有沒有用?
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有!
它不但是一種實打實的幫助,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支援感。一種“我不是孤軍奮戰”的感覺。
那你呢?什麼情況下你會考慮二胎、三胎?
是工作更穩定了?是房子更大了?是老人願意帶了?是身邊朋友都開始生了?
還是,僅僅是你終於放下完美主義,覺得可以“帶一個娃,順其自然地愛著另一個娃”?
孩子不是國家的KPI,是你人生的同行者。如果國家開始承擔更多責任,也許我們就更願意踏出這一步。
你會因為這筆補貼而生二胎/三胎嗎?你覺得什麼樣的家庭最適合多胎?你希望國家下一步還能出臺哪些育兒支援政策?歡迎留言!



關注我的公眾號,在對話方塊回覆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推送啦
回覆【往期精華】更多美國小學資源文章
回覆【英語資源】獲取海量國外頂尖學習資源、網站、素材
回覆【書單】獲取各個年齡階段年度書單總結
回覆【思維導圖】開發最強大腦、批判性思維
回覆【自然拼讀】獲取自然拼讀資源和方法
回覆【情商】美國小學最火的實操情商訓練
回覆【單詞】單詞牆、背單詞技巧、單詞小遊戲
回覆【閱讀寫作】閱讀技巧、寫作方法、家庭閱讀角佈置
回覆【劍橋英語】免費練習口語、寫作修改網站
回覆【教材】瞭解美國小學英語/數學教材